✔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
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13.gif
自從有了便利店和超級市場後,士多、辦館、雜貨舖的數目就不斷下降,如果你現在問一位小學生知不知道什麼是士多、辦館、雜貨舖,他們可能反問這是什麼來的!
士多是一家專賣汽水、啤酒、牛奶、香煙、零食的地方,幾乎每一間學校附近都會有一間士多。每當上學和放學的時候,學生們都會湧在士多門口,揀選心宜的零食。有些士多的老闆娘會自製一些小食,如咖哩魚旦、尤魚、砵仔糕、燒賣等放在門口,盡管老師說不要邊走邊吃零食,但是貪吃的學生哥還是會吉一串魚旦的!
另外,士多最大特色就是買汽水或牛奶時,必須多附按樽錢,按樽錢一般是三、四毛錢。
當你把空樽交回時,就會把三、四毛錢退回給你。此外,當農曆新年時,老闆就會入一些送禮用水果和禮盒,以方便來訪的人選購。
不過,最深刻的還是夏天時吃的雪條,那時龍貓跟二少爺是讀上午校,所以中午放學時是十分熱!由於要等校車的關係,總會陣這段時間跑往學校對面的士多買孖條雪條,然後跟二少爺一人一半!可是吃得太多雪條的話,氣管的老毛病就會跑出來,那時王師奶就瓜瓜大叫,好幾天也不會給零用錢呢!
辦館和雜貨舖其實就是一間小型的超級市場,可以找到各式各罐頭食品,罐裝汽水啤酒、包裝餅乾,但前者就有一些高級洋酒賣及日常用品,後者就有一些散裝的殼物如黃豆、綠豆、紅豆、大米等等,並有一些調味醬料賣如南乳、豆豉、面豉醬等。
記得小時候家裡是吃元朗絲苗米,說到明是元朗就是新界元朗所出產的米,相信要在買到元朗絲苗米,可說是天荒夜談!廿多年前的香港在新界地方有很多農地,而且有少量的稻米出產,並且在雜貨店出售!當時一斤元朗絲苗米大約是三個幾一斤,而中國的大米就兩個幾一斤,故買元朗米的人家算是有錢人!
後來,電視出現很多賣米的廣告,如雙羊百搭的澳洲米、泰國金象米等廣告後,王師奶就改在超級市場買米了。現在家中吃的是入口的泰國米,而且現在要找一間有散裝米賣的地方,真是十隻手指數得出!!
2008-02-26 20:08:37 補充:
除文具、玩具店外,士多、辦館、雜貨舖是我童年流連得最多的店舖。
現在香港多數是:XX廣場、XX中心、XX城…都是那些大型連鎖店進駐,所以行那間商場,分別不大。
以前的店舖反而有一份人情味!
2008-02-26 20:09:24 補充:
文具店現在就很難搵到,相信再過多十年八年,又成為歷史名詞!現在買文具多數都是去書局或百貨公司的文具部,再唔係就是日本城或十蚊店這類地方!
我的老外表哥都說,香港改變了很多,很多從前有的店舖,現在已經沒有,取代的就是大型連鎖店,相反外國還可以有這類店舖,好似只是一水之隔的澳門還有雜貨店、士多、辦館這類店呢!
2008-02-26 20:12:32 補充:
這裡面,你又最喜歡哪一款? 我喜歡魚皮花生、蝦子花生和橙香軟糖。
很疑惑,這家俗稱「雜貨店」即南貨店,究竟是不是我當年時常被媽媽寄存托管的一家,這樣的店子可能都是千篇一律的陳設,甚至貨架的位置。
可是一看,不期然就會回到那個時候,媽媽總是說:「妳乖乖在這裡別吵,媽很快就回來接妳。」然後,店裡的伯伯們就拿一塊冰糖,洗了洗就送我手裡。
2008-02-26 20:12:57 補充:
這種「一毛錢一串」糖水馬蹄,可恨我還沒有親嚐一口的機會。在我發現這些瓶子和瓶子上方用油漆寫著的價錢都悄悄消失在我們的生活裡時,媽媽還是不會容許我吃這種街上即賣水果。
2008-02-26 20:13:27 補充:
這種麵家的廚房陳設,可能至今都沒有大變;不過,那位煮麵師傅的短袖「雞仔牌」羊毛衣,還有架上那些「長壽麵」型的大麵餅,還能告訴我們這照片的年份吧。
2008-02-26 20:18:05 補充:
以前市民習慣在街市買蔬菜、肉類及鮮魚等;雜貨舖則提供罐頭、油、米及調味料等貨品;辦館和士多則售賣零食;煙、酒和汽水等。現在的超級市場為市場提供一站式購物服務,快捷方便。隨著舊區的雜貨舖和士多已漸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