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的出處是...?

2008-02-25 1:32 am
三字經入面有句「人之初,性本善」。當中的「性善說」出自何處?

回答 (3)

2008-02-25 1:39 am
✔ 最佳答案
孟子主張「性善說」。所謂「性善」,即是說人性之中,而具善端,是與生俱來的特性,那就是仁、義、禮、智,稱為「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善惡之心義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孟子指出,人之有四端就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地方。此外,他認為人類的行為未達到「善」的境界,甚至成惡,只因天性受了物慾的蒙蔽或者是受到環境的影響。
2008-02-25 1:46 am
孟子的三字經
2008-02-25 1:46 am

性善說的淵源
孟子自謂承襲孔子
孟子正式提出「性善」二字,「性善說」則淵源於孔子、中庸。孟子自謂:「乃所願則學孔子。」(公孫丑上)又曰:「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注一)諸人也。」(離婁)故其學承自孔子是肯定的。
孟子曰:「詩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告子、文教第四冊道性 善一)此段可視為孟子性善說源自於孔子學說之依據。
注:
1.淑,善也。私淑者,間接的私下受其好處。
孟子所謂的性善也許應該這樣解釋:

就人性之實而言,人人都是可以為善的,這是孟子所說的善。可知孟子所說的性善之善,是就人自覺要去為善之心上面來說。

人人都可以為善,不管他天賦的資質是賢是愚,是清是濁。人一旦自覺要去為善,他都具有這個能力,沒有人不能。而當他要去為善時的心,便已經是善了。並不需要成就多少功績才算是善,這本心,善意本身,便已是善,而且是絕對的善。



孟子也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



也就是說,性=水,性之善=水之自然往下流,這個比喻點要弄清楚,此處是以低處比喻善,所以後面就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而之所不善,則又如後段所說,是因為受到外力影響所造成的,具體而言就是外在一切形器物欲的影響,導致逆性而為,然而實非本性也。



孟子對於性善的說法,如果你是很有興趣想要進一步瞭解,建議你不能只靠這邊看看,可以去找書來看,你會瞭解得更多,更深,更廣,屆時你對善,就能夠有相當的體悟也不一定。



收錄日期: 2021-04-14 20:45: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4000051KK031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