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四書五經的「書」係咩意思?

2008-02-25 12:48 am
古代的四書五經的「書」係咩意思?

回答 (1)

2008-02-25 12:55 am
✔ 最佳答案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古代一系列經典書籍。

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
而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後來失傳,只剩下五經。

六藝是中國古代儒家術語。有兩種含意:

一是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出自《周禮·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禮:禮節(即今德育)
樂:音樂
射:射箭技術(鍛鍊體格,品格修養)
御:駕馭馬車的技術
書:書法(即今文學)
數:演算法(即今數學)

二是關於六經即《易》、《書》、《詩》、《禮》、《樂》、《春秋》的學說。


四書為儒家經典,南宋學者朱熹將《禮記》中《大學》、《中庸》兩篇拿出來單獨成書,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據稱它們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之後各朝皆以《四書》列為科舉考試範圍,因而造就《四書》獨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後《四書》已凌駕《五經》的地位。

《大學》原本是一篇文章,本來是《禮記》中的一篇,朱熹把它分成經一章及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朱熹:《大學章句》)而《中庸》是「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朱熹:《中庸章句序》)。但這種說法並不可靠。清朝學者戴震小時問老師說:「此何以知其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其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師應之曰:「此朱文公所說。」但戴震接著指出周朝離宋朝有兩千年之遙,為什麼朱子能知道這些事呢,問的老師無言以對。朱熹為了鞏固「新儒學」的地位,刻意造成不少錯誤。



五經,原為六經。《莊子》一書首先稱《詩》、《書》、《禮》、《易》、《樂》、《春秋》為六經。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稱之為「六藝」。 其中《樂經》散失,只留存下來《樂記》一篇,併入《禮經》中,因此在漢朝,以此五本著作作為經典,稱為「五經」。


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一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儒家本來有六經,它們是《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和《春秋》。

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注疏》傳世。「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五經是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收錄日期: 2021-04-25 22:29: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4000051KK028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