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的解釋(10分)

2008-02-24 10:17 am
四字成語的解釋(10分)
1.三緘其口
2.三顧草廬
3.上行下效
4.千里迢迢
5.千呼萬喚
6.千載難逢
7.千嬌百媚
8.千錘百鍊
9.口中雌黃
10.口若懸河
11.口誅筆伐
12.口蜜腹劍

thx a lot!!~

回答 (3)

2008-02-24 12:26 pm
✔ 最佳答案
1.三緘其口

解釋: 相傳孔子到周的太祖后稷的廟裡, 看見有銅鑄的人像, 嘴上貼了三張封條, 而像的背後有銘刻的字: "古之慎言人也". 後來形容言語謹慎, 不肯輕易開口為【三緘其口】

2.三顧草廬

解釋: 相傳三國時諸葛亮隱居隆中的茅廬, 劉備為請他幫助打天下. 三次到茅廬裡拜會他, 諸葛亮才答應出來. 後以【三顧草廬】比喻誠心誠意方邀請人家.

3.上行下效

解釋: 出自唐玄宗鶺鴒頌: 上之所教, 下之所效. 即是上級怎樣幹, 下級也跟著樣子幹.

4.千里迢迢

解釋: 形容路途遙遠.

5.千呼萬喚

解釋: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萬喚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 即是多次地呼叫邀請, 再三催促.

6.千載難逢

解釋: 亦作"千載一時", 相傳王羲之與會稽王箋: "遇千載一時之運; 顧智力屈於當年." 即形容機會難得, 一千年之中乎有此機會.

7.千嬌百媚

解釋: 即形容女子的嬌媚.

8.千錘百鍊

解釋: 比喻經歷無數艱苦的鍛煉和考驗.

9.口中雌黃

解釋: 出自晉書王衍傳:"義理有聽不安, 隨即改更, 世號口中雌黃." 即是不顧事實, 而隨便議論, 現多作【信口雌黃】.

10.口若懸河

解釋: 出自晉書郭象傳: "聽象語, 如懸河瀉水, 注而不竭." 比喻說話滔滔不絕, 善於辯論.

11.口誅筆伐

解釋: 出自唐書: "知公口伐, 可汗如約." 即是用言語和文字斥責壞人的甲罪行.

12.口蜜腹劍

解釋: 相傳唐朝宰相李林甫, 忌恨文人, 表面上和他們友善, 卻加陷害. 當時的人說李口有蜜而腹則有劍. 比喻為狡詐奸險.
參考: 成語辭典
2015-12-10 12:23 am
棄如敝屣的解釋
2008-02-24 12:58 pm
1.三緘其口:
緘:封。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出自·劉向《說苑》“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

2.三顧草廬:
比喻人一再誠心誠意地邀請別人,或喻為敬才。
出自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3.上行下效:
效:仿效。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麼幹。
出自班固《白虎通》“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
。”
4.千里迢迢:
迢迢:遙遠。形容路途遙遠。
出自馮夢龍《古今小說》“辭親別弟到山陽,千里迢迢客夢長。”

5.千呼萬喚:
形容再三催促。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6.千載難逢:
形容機會極其難得。
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7.千嬌百媚:
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出自南朝徐陵《雜曲》“綠黛紅顏兩相發,千嬌百態情無歇。”

8.千錘百鍊:
錘、鍊,打鐵鍊鋼,除去雜質。喻為精益求精。
出自《甌北詩話》“詩家好作奇句警語,必千錘百鍊而後能成。”

9.口中雌黃: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沫後重寫。喻為言論前後矛盾,沒有一定見解。
出自 《晉書‧王衍傳》“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更改,世號口中雌黃。”

10.口若懸河:
形容能說會辨,說個沒完。
出自《世說新語·》“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11.口誅筆伐:
從口頭至書面對人和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出自《三祝記》“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壟上璠間識者羞。 ”

12.口蜜腹劍:
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出自《資治通鑒》“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41: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4000051KK004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