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想分開兩個層面去談。
首先,論歷史,兩教同源,都有共同的信仰基礎,那便是《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所列的信條。到了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兩者才正式分開。分開的原因很複雜,有些是出於神學的原因,有些是出於個人的因素。
時至今日,兩教雖然分裂,但自天主教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以來,合一運動持續不斷。總的來說,世界上很多地方,兩教並不是那麼壁壘分明的。
其次,在香港的情況。華人基督教會傳統,對教會歷史並不看重,加上有某些有影響力的宗派領袖(如吳主光、陳終道),對天主教作出猛烈的抨擊,做成一些新教基督徒(Protestant Chirstian)對天主教採取敵視的狀態。但另一方面,亦有一群基督教,在與天主教合一的道路上作出很大的努力,而天主教香港教區亦加入了「基督教協進會」成為成員之一,在很多事情上也體現了合一的精神。例如在沙士期間,香港的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會在中環天星碼頭舉辦聯合祈禱會,便是合一精神的體現。
在下是聖公會會友,在基督宗教(Chrisitanity)的光譜上,剛好夾在中間。我們有很多慶典,都邀請天主教主教出席。
答者只回答天主教「官方」的答案。
1964-1969年,天主教舉行「大公會議」(即梵帝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來自世界各地的主教、神學家、教友代表等(包括東正教及基督新教的代表)在會議中發表「大公主義法令」,正式確定羅馬天主教對東正教及基督新教的立場:就是堅定的「走向合一」。
天主教本身絕不對東正教和基督新教採取敵對的態度,反而視彼此為「弟兄姊妹」。教會分裂是「罪」的結果,要合一,首先就要「修和」。為基督新教,天主教已為當年處理「馬丁路德」的手法作過公開的道歉,1999年更與信義宗(路德教派)達成「因信稱義」的協議。聖年二千,梵帝岡隆重舉行聖年的開幕典禮(開啟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站在當時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身旁,就是英國聖公會的大主教。
可是,合一的路途仍很遙遠。要各教派「心平氣和」地對話,商討彼此的異同,和「接納彼此」並非想像般容易。「合一」真要靠天主的旨意和恩寵。
附帶一提,「東正教」也是由宗徒傳下來的教會。詳看1054年前後的歐洲歷史。
參考: 梵二文獻《大公主義法令》;思高聖經 若17:20-26;答者是服務香港的教區神父
其實天主教與基督教所存在的只是「大同小異」,大同的原因是兩教派的根源相同,皆是源於同一位父, 就是創造救贖和照顧宇宙的天主,亦即是基督教所信的「神」或「耶和華」,根源的分別只流於字面。不過,那些異端引發西方國家的天主教與基督教信徒發生衝突、戰爭等流血事件。即使在香港,教派互相指責亦屢見不鮮,但這些事情都不是直接與信仰有關,因為不論是天主教還是基督教,都是導人向善,因此可斷定那些衝突和流血事件是發自於人們好勝、傲慢之心,最盡都只可以說教會未能給予有效的引導而已。
其實它們不是敵對,2個教都是信"主耶穌"。事實上,基督教確是由天主教衍生出來,因為當時的某些外國,天主教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一個團體,在在某程上是幾乎支配了整個社會,地位是等同政府級。後來,隨住權力和影響力的增加,天主教淪入敗壞,有真正誠信的信徒離開天主教,另起爐灶,重新燃起基督的光。
"小異"
「對經文的解釋」: 基督教較為著重強調聖經的重要性,鼓勵自由解經,因此在釋
經學和著作發展亦相對豐富。相反地,天主教主要藉訓導和演譯去讓信徒了解聖經中的道理,鼓勵信徒參透聖經中的脈絡,並共同出版更完善的版本。由此可見,基督教是傾向尊重聖經,不會質疑和擅自更改版本。
「宗教的權威」: 基督教強調崇拜獨一的神,其他聖經中的人物不能以「聖」來形容,摩西亦不例外。天主教亦是崇拜獨一的神,不過同時亦會祟拜「聖母」,以她的行為作生活榜樣,於是便有各種儀式來紀念這些所謂聖人的行為,如誦讀聖母經或詩歌讚頌。這卻是誤解和曲解了「聖」的意義,因為聖是由於主的光榮,而天主教徒卻將焦點放在聖人的德行上,卻忽略了神默示。且外,天主教徒要向神父告解,透過神父才能與神溝通,成了一個階級對比,相對於基督教,信徒可以直接向神禱告什至對話,牧師亦只是傳道人的身份。
總括來說,兩教派在本質上沒有多大分別,只是崇拜與釋經的方式不同和與神溝通的理念
差別,這些微觀性的差別基本上是不成氣候。因此,發揮神的宗旨,凡事向善,就能步向基督的真理。
參考: lau che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