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係張學良 (1901 - 2001)。
張學良(1901 - 2001),字漢卿,別號毅庵,清光緒27年(1901年)六月四日生於遼寧省台安縣,為東北軍閥張作霖的長子。1928,日本人於皇姑屯事件中將張作霖炸死,年輕的張學良繼承父位,成為東北地方的統治者。張學良自知無法以東北一方之力抵擋日本的強大軍事力量,為了謀求集中全國力量共同禦侮,他以「易幟」的果斷行動,統一於蔣介石國民黨政權。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執行了蔣介石「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迅速淪入敵手,使他背上了「不抵抗將軍」的罪名,讓他的生命更為沉重。為了收復東北失地,他參加剿共內戰,但卻一再受到紅軍的沉重打擊。在日軍侵華情勢日漸危急及人民要求停止內戰,立即抗日的影響下,張學良在共產黨抗日民組統一戰線政策的爭取下,同楊虎城將軍發動了西安事變,促成了全面對日抗戰的局面。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判有期徒刑十年,褫奪公權五年,卻遭到長55年的軟禁,直到1991年,始偕同夫人赴美,2001年十月在夏威夷逝世。
西安事變
1936年,日本侵華情勢日漸危急,當時的中央政府領導人蔣介石認為「攘外必先安內」,將中央軍主力用於消滅共產黨紅軍,引起國內民眾普遍的不滿。張學良、楊虎城利用蔣介石赴西安視察之際,捉拿蔣介石,以兵諫的方式,要求立即停止內戰,全面抗日,蔣介石同意後,使獲得釋放,是為「西安事變」。第二年(1937年),蔣介石正式決定,以戰爭的形式抵抗日本的侵略。正是這場戰爭,使得中國各個政治、軍事派別捐棄前嫌,共赴國難,終於打敗了日本人,致使中國擺脫了自1895年第一次中日戰爭以來一直遭受日本淩辱的命運。此外,這場戰爭,加速了共產主義革命的進程。
第二個係宋教仁。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 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號漁父,國民黨代理事長。出生於湖南省桃源,逝世於上海,是中華民國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是孫中山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是中國國民黨的組建人之一。後來被袁世凱刺殺。
第三個係宋慶齡。
宋慶齡原是宋家二小姐,其姊藹齡原是孫中山的秘書,後因與孔祥熙結婚辭職而舉其妹自代,自此為中山先生與宋慶齡譜上了"忘年戀"的樂章。中山先生于1925年去世,他們只過了12年的婚姻生活,但慶齡對愛執著,更堅定追隨中山先生的對國家民族的理想。中山先生主張"聯俄容共",(或稱"聯俄聯共"),故中山先生去世後,宋慶齡一直同情共產黨,庇護共產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宋慶齡留在大陸,並成為共和國副主席,至80年代初去世時,獲中共接納為黨員。由於她的立場親共,因此就與其妹妹宋美齡的政治路線大異其趣。宋美齡由於嫁給了蔣介石,因此自不然與蔣介石的立場一致。
http://www.gaogo.com/c_cate/c11_topic/C11_074.htm(有好多佢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