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為什麼能治病?

2008-02-23 10:47 pm
針灸為什麼能治病?

回答 (1)

2008-02-23 11:14 pm
✔ 最佳答案







針灸醫學是中醫學寶藏之一,受歷代醫患所重視,為世人所矚目。隨著近代醫療科學技術的改革發展,針灸學術在醫療領域裡所扮演的角色益顯重要。不但已成為臨床各科的重要治療手法,還被廣泛地運用於診斷醫學上。
一、針灸學術在診斷醫學上的運用
中醫學裡的“經絡學說”是針灸醫學的理論基礎。經絡主要包括十二經絡,奇經八脈和十五絡脈。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外與皮膚指(趾)端等感覺器官相聯,內與臟腑相接,連絡全身各部。故人體臟腑、感覺器官、肢體活動能夠分工協作,構成統一的整體,經絡起著重要的作用。十二經絡和臟腑相連,經絡有病,可以傳至臟腑;臟腑有病,也會反映至經絡來;所以,經絡的症候是以臟腑的病理變化為依據。這種關係在五臟經脈的病理症候中最為明顯。如肺經有病,則出現咳嗽氣喘的病狀,心經有病,則出現胸痛等。這些特點在疾病的診斷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靈樞‧九針十二原》指出:“五臟有病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人體的腦子、臟腑、經絡與體表的穴位或相應的“反應點”是統一的整體。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人們早就發現,針灸的“治療點”,又稱為“反應點”,具有審察病變的所在。指壓體表腧穴診病法,探測耳穴的色澤、壓痛、電阻異變診症法,中醫腹診法等等,都是運用針灸醫學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診斷疾病的方法。
在近三十年的臨床針灸工作中,本人按照中醫傳統的經絡學說為指導,創出一套名為〈經絡熱感指檢法〉,對數千病例進行了反復的驗證和研討,發覺對疾病的全面和早期的確診具有重大的意義。經絡具有“內屬臟腑,外絡肢節”的功能。依照十二經絡的走勢,幾乎每條經絡的起點和絡點,都抵達人體的指(趾)端。當人體臟器發生病理變化時,指(趾)端各經絡的起止穴的“對熱感度”的測算,便可審察出人體病變的部位、病變的性質和病變的程度。甚至更發現此項《經絡熱感檢法》對人體羅患癌症、腫瘤疾患起到早期的診效。
事實上,中國醫學的歷史,由古至今,我國醫家一直都把有關針灸學術的原理,廣泛應用於床診斷醫學上。展望未來,只要中西醫者能夠緊密攜手合作,用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去加以發掘、研究和探討,以針灸學術的理論基礎為依據而發展出來的科學診斷法,必定會成為鼓舞人心的新發明、新貢獻。

二、針灸醫術在臨床醫療中所發揮的作用
(一)主角的作用
臨床中針灸療法對許多重症、急症、危症的搶救過程,常能起到快速、及時、有效的作用。例如,對發高熱、超高熱的病人針刺合谷、曲池、太沖穴,能令病患者的體溫迅安全回降,兼且能令病人及時時蘇醒而得以『起死回生』;甚至在手術過程中因病人出現血壓過低而影響手術進行時,針刺耳穴升壓點常能湊效;對中風前期的病人,採取前額點刺放血,可以及時令病人渡過“中風癱瘓”的大難。
針灸療法對患有嚴重精神病人士,臨床上常能作為最有效用的治療方法。對各種類型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者,針刺定神穴、頭顳穴即可令病人迅速安定入睡,狂妄症狀即能及時得到控制,再經合理治療後,多能康復。
針灸的鎮痛效用堪稱“立杆見影”。對牙痛、頭痛、經痛、風濕痛、急腹痛、急性腰痛、頸背痛等,採用針灸治療,常能令病人驚喜,一針見效。
對許多慢性病、難治病、各類奇難雜症,例如,令群醫束手無策的周圍神經硬化症,眼病綜合症,風濕病與類風濕病,各類頑照性,過敏性疾病,神經性皮炎,急慢性濕疹等,採用針灸治療法確是最佳選擇。
綜上所述,針灸療法在許多疾病的治療康復過程中,能擔當著主要的角色,甚至由它扮演獨角戲。
(二)配角的作用
臨床上有許多內科疾病的治療過程,配合針灸療法,會顯得更加有效和令人滿意。如對各類心臟血管病的療理,肺結核病、肺氣腫、急慢性支氣管炎,各種類型的哮喘病,各類肝炎、膽囊炎、膽腎結石、泌尿系內外科疾病,男女生殖系疾病,內分泌混亂及各種代謝障礙等疾病的防治,配合採用針灸治療,往往對疾病的康復更為理想,更令人滿意。
許多骨傷科方面的處理,如跌打扭傷或骨拆骨裂的手術處理,能同時配合針灸治療,則可減輕病人的痛苦和令手術療效更良好。
不少兒嬰方面的疾病,如小兒發育不良,部份先天性、生理性的毛病、小兒消化不良、疳積驚風等症,施以針灸、捏脊、按摩等法,常顯效用。

部份婦產科疾病的醫治和防護,如盆腔炎、附件炎、婦女不育症、產後護理及更年期綜合症等,如配合針灸治療,定會收到更好的效益。
最近更有研究人員發現,耳穴電針能令肺腫瘤體積縮小,症狀獲得明顯改善。可見針灸醫術在配合各科疾病的治療方面,同樣能發揮其不可輕視的功效。
(三)小丑角色
中醫學認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氣血是循著一定的路徑,在體內循環不息,去灌溉、榮養臟腑、四肢百骸,使臟腑經絡保持著協調與平衡。一旦經絡失衡,發生偏盛與不及,就會產生疾病。針灸療法的原理,是透過對特定“穴位”的刺激,形成從經穴傳達到大腦皮層的刺激信號,而所循行的道路,以反射的方式(針灸學稱為“得氣”)來調整氣血,疏利經絡,激發機體抗病防御的生理機態,而達到對機體的調整平衡作用。
長期以來,經驗醫家就是利用上述原理,對人體進行定期針灸護理,可以使老年人健康長壽,使久病體弱者恢復榮光換發,使過早衰老的個體重現青春。針灸美容法,針灸減肥術,針灸醫斑禿,針灸防治近視老花,針灸戎煙戎毒等等。這些不甚為人注意的一角,也都拜托針灸醫術之靈驗。
針灸醫療範圍實在十分廣泛,內、外、兒、婦各科無所不及。所不同的,只是擔當的角色而已。有時它當主角,有時當配角,又有時它演小丑角色。它當主角時候,確有如古書所曰:『針灸能起沉痾於一旦,挽救危症於俄頃』
展望未來,伴隨著中西醫療科學的不斷創新,醫界能人的無窮輩出,針灸學術在醫療領域裡所扮演的角色,必定顯得更加光芒。











參考: lifetech (asia) ltd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13: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3000051KK0215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