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四川的風土人情:
四川有長江、岷江、嘉陵江、深山叢林大山及武俠小說中有名的峨嵋山。因李杉父子做好舉世聞名位於岷江口都江堰魚嘴水利工程,大小渠道如網狀般的分佈在四川,連外國的水利專家都囋嘆不已。因為水利便利,所以物產豐富,綠油油的稻作,遍地皆是,人民生活富裕。堪稱為魚米之鄉,屬於富裕的城市。
四川位於中國西南,不易受中原的戰爭波及,因此,一些古蹟及傳統的文化習俗都得以保留。自古有句名言「上青草天難,上蜀道更難」,「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筆者到此才知如何過棧道,什麼才是棧道。在小三峽的上端仍可看到當時棧道的遺跡,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的偉大工程。
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劉備、張飛、孔明、曹操、杜甫及薛香(女詩人),這些英雄豪傑對四川的文風教化很有影響,在成都的風景區內,有整理他們的資料並尊重的加以介紹。杜甫草堂中所塑的杜甫像,文人氣質的傲氣,是那麼貼切與真實。武侯祠內的英雄人物,仍栩栩如生的神情,立在那裡,好像訴說出當年是如何的英勇與智慧。酒樓中、茶館裡都是高朋滿座,騷人墨客呤詩作對,談古論今,唯一受不了的是,滿地瓜子及些尿騷味。
四川人很喜歡竹子,庭院中都有種竹,可以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鄉間每戶都有池塘以備灌溉之用。
四川的氣候可以說與台灣差不多,唯一不同是霧多了些。早上要到十點以後才有機會瞻仰到那美麗的太陽,也因為如此的氣候,四川的小姐們,皮膚細白,非常漂亮,後來才知楊貴妃也是出自四川的女兒家。
四川的菜叫川菜,以麻辣為特色,所以也能品嚐到麻婆豆腐的滋味,可是紅抄手擔擔麵則沒有機緣嚐到。蔬菜、應時水果以水蜜桃最好吃。
由於此處地理氣候很好,再加上四川人都很好客、不排外,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彼此包容,所以有些北方及西方受戰事的百姓移民遷居到此地。主客和諧共榮,相處甚歡。在此,同時也將各種文化融合於一體了。
二、四川的著名佛寺
筆者及一些同修們,仍本著參拜各佛寺為主的心念排出行程。大體說來,四川目前各佛寺道場香火鼎盛,信佛的心念很強,香燭供應無缺,鐘聲、燭火不斷,香煙裊裊,氣氛非常好。
(一)文殊院:此院內以供文殊菩薩為主供佛,各殿有其他佛及菩薩,一般與中原格式相同。文殊院屬中軸線對稱式建築物。寺內角落處,有一飲茶處所,坐無虛席,一些字畫都淹沒在垃圾、紙箱中,非常掃興。文殊院外圍商家生意很好,也可看出個體戶的經營生財有道。
(二)照覺寺:此寺是一個顯密雙修的道場,有位清淨上師主持寺務,非常忙碌,一大早訧加持各地的眾生,有出家眾法務活動及一些活動課程。顯部的唱誦及密部的一些軟硬體設施,較他處為好,讓人法喜充滿。
(三)樂山大佛:位於成都到峨嵋山之中間,依山畔水(岷江、清一江及大肚河三條河川的會流處),此佛高有十幾層樓房,由三代工匠才完成這位未來佛的名雕作品。由沿途步道的曲折安排、排水的設施、石洞的大小及佛寺建立在山壁中等設施,可看出工匠們細心規畫及詳細佈局。可惜只具有建築的硬體設施,而無軟體設備,只是一座觀光寺院而已。
(四)峨嵋山:如圖所示,峨嵋山很像台灣的獅頭山,由山腳到山項,佛寺林立,每一座都是無限寬大的叢林,想當年必然是梵音梟梟,廟院鐘聲,出家人來去的穿梭於山林之中,其中以萬年寺、報國寺、雷音寺及三千多公尺的金頂最讓人難以忘懷。峨嵋山的取名是因遠處陵線上有二座大山,像人眼睛上的眉毛,而定名的。
(1)萬年寺:萬年寺內有隻六牙白象(如圖所示),腳踏四朵蓮花,重約六十多噸。南無普賢菩薩就端坐在大白象上,手持法器,慈悲的下凡到娑婆世界,教導眾生行願、行懺。大白象的眼睛不知是由何種寶珠鑲成,明亮有神,氣宇非凡。總高度有二、三層樓高,真不知當初是如何完成此圓型房屋的建築物。萬年寺中古物也多,也是以供未來佛、現代佛及過去佛為主的佛寺。
(2)金頂:是南無普賢菩薩的道場,主殿供了一尊金身以「金子」所塑的普賢菩薩,聳立在那最高層上面,仍繫著一條白色哈達絲巾,難道說明他是由西藏來的嗎(如圖所示)?金頂的建築物以木質為主,風格以唐式為主,建在三千多公尺上,每天的雲霧飄渺,宛如仙境。此處氣侯如台灣的高山氣侯,早晚溫差大。山上的樹木以針葉樹為多,遊客是都是坐日式纜車,直接上金頂一遊,周遭有些尚未修復或有些因火災而尚未復原,使得這一部份的景色較為淒涼。望著金頂佛菩薩,看著每日的人群,感嘆眾生何時能醒悟?何時能了生死?何時能以普賢十願,依願而行的教化眾生?沿石板下山,沿途山中有多種藥材,植物種類及景觀與台灣類似,感覺親切多了。
(五)寶頂大足的石刻佛圖:是一部佛教的圖示,包括佛教的教理及各淨土世界的種類,大足的石雕是舉世有名的,整個山區的地質堅硬,而且地形隱蔽,因此石雕多年來,經由唐五代也不被風化,至今仍保存完整,連年戰事也未波及此處,此次紅衛兵事件也未被破壞,頗不容易。筆者走到河南龍門石窟時,只有傷心落淚,天地變色,連佛菩薩也遭難,佛頭佛手都不見了,金身傷痕累累,佛頭佛手有一年在台灣歷史博物館展出,才知那雄厚的手及慈祥的佛頭都源出河南的龍門石窟。大足石窟是一部佛教的文化、佛教教義及石雕藝術美的綜合表現。每區每間中有各淨土的佛菩薩及其護法,大大小小不知有多少!雕刻的線條俐落,手法意境已是出神入化,雕刻的手法應是以敦煌的手法為主。佛陀的出生及傳法的過程也有刻劃出來,鉅細無遺的展現在娑婆世界中,最項上是尊臥佛,是佛陀圓寂時的狀況,其弟子左右其側。六道輪迴,轉法輪盤,三世因果均詳刻於上。
大足頂上有間佛寺,入門口是尊千手千眼觀音石雕,造形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千隻手、千隻眼,感覺上,千隻眼及千隻手都在揮舞著,那慈悲的眼神,關懷著眾生,令筆者心中無限的蕩漾,只想哭泣,第一次領悟到菩薩的心力及念力,此間佛寺於八年前曾參拜過,香火很少,人也很少,不知目前的狀況有沒有好些,希望能像前面幾間佛寺一樣,香火鼎盛,梵音裊裊,鐘鼓齊鳴。
後來突然悟出早期人民知識教育不普及,只有用刻劃方式,用一段段的方式來講佛法的精髓。跟以前相比,現代傳播媒體發達,知識方便傳播,我們得到得太容易了。古代大師以如來家業為重,那麼慎重,謹慎的將此文物傳承給我們,內心充滿感恩及無限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