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無為」?

2008-02-23 9:12 am
請詳述,並煩請提供有關參考資料,如書藉、網頁、學者訪談等

回答 (4)

2008-02-23 9:42 am
✔ 最佳答案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


老子說:道法自然。如果你太有為,就是代替人家去選擇。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是不道德的,違反天道,是要一群人按照某個老闆或企業目標犧牲個人。你看資本主義社會分工精密,工作是被扭曲異化了的。其實,公司,是所有員工意志的總和,無為,也是尊重這個意志。」

 老子云: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無為」的道理從古代抵達當今社會,依然是適用的。「好的決定應該由掌握資訊的人做出來,但哪些人掌握資訊技術呢?是中央人員還是前線人員呢?我估計前線人員才接觸客戶市場社會,由他們做決定好過層層向中央匯報。」

「無為」其實順其自然,不要逆水行舟,只順水行舟事情就很易解決.....
參考: 《道德經》
2008-02-23 9:48 am
論老子所謂「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的「身教」思想。
所謂「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是老子指出:他理想中的人君會選擇以自身為榜樣(身教),而不是「示」民以「邦之利器」此種用頒佈形式上的「聲教法令」之方式來治邦。

一《老子‧二章》曾說:「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首先,如何理解老子所說「聖人」,試看王博先生說:「《老子》以『聖人』與『民』、『百姓』相對使用,且一再講『聖人之治』,則聖人指君主而言。」又,此「聖人」無疑是指「理想之人君」。
  其次,何謂「無為」,依蔣錫昌先生指出由於「無為」、「不言」並言之,故「『不言』與『無為』辭異誼同。」看來,老子在此處為了避免吾人誤解其「無為」乃指「完全無所作為」,因此便有意以「不言」進一步解釋其「無為」的意思。而既然「不言之教」或「教不教」(「教以不言之教」),很明顯是指「以身為教」,那麼所謂「無為」(「無為之事」)確實就當從陳代湘先生所說有「帥以正」的用意,即「要求統治者以身作則,用自身的榜樣行為來治國」。易言之,即如羅義俊先生所說:「聖王治國,要在身教」也。
  再來,何謂「言」,據宋人葉夢得說:「號令教戒,無非『言』也。」蔣錫昌先生也說:「『言』乃政教號令,非言語之意也」,張默生先生也有同樣看法,當今學者陳鼓應、余培林、劉笑敢、陳錫勇等先生同樣認為「言」乃「政令」是也。
  二
  據上所述,「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便在於是說:老子認為他理想中的人君必定會「為無為」,也即是會選擇以自身為榜樣(身教)的方式來「愛民治邦」,而不是「示」民以「邦之利器」,此種以頒佈形式上的「邦之利器」(「聲教法令」)之強制如「割」一般的治理行為,來試圖解決此時「大道廢、智慧出、六親不合、邦家昏亂」的局面。例如《老子‧十九章》說頒佈:「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偽棄 ,民復孝慈」,諸如此類「文彩斑闌」(「 」,即「 」)之「言」(「政令」)。並且,往往於頒佈後在總是得不到人們回應的「莫之應」下,將使其覺得政令宣導多有「不足」,故又開始不斷重複命令、呼囑,以致於轉變成強制性地對人們「攘臂而扔之」(「民不從強以手引之,強民」)的做法。
  當然,老子也自知要人君完全不發佈任何聲教法令以治邦,以現實情況來看根本不可能,所以《老子‧六十章》才又說:「治大邦,若烹小鮮」,是治理大邦就像煎小魚一般,若經常翻動與大力翻動,魚必然會碎,但卻也不能不翻動,而必得少翻與輕翻耳。再例如說〈二十三章〉也曾提到就算是「自然」仍難免會有短暫的「飄風」與「驟雨」。老子就以此說法而在本來「不言」的硬性規定下,又適時提出了「貴言」、「希言」的彈性空間,伍至學先生就說此無非亦「言」之「儉」而已。若然,這當是所謂「儉約『言』」的較切實說法,以強調對政令(「言」)之使用要有所約束,是盡量「少言」的意思。
  總之,不論如何,老子認為:「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由於「多言」即「有為」,此據上曾引述蔣錫昌先生說老子將「無為」、「不言」並言之,故「『不言』與『無為』辭異誼同」,接著他又說:「『多言』為『不言』之反,亦為『無為』之反,故『多言』即有為也。」是以,此句乃謂「有為」的「政令煩苛,加速敗亡」,因為既然「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是「即使天地,亦不能長久,又何況人為之政令乎!」故不如持守「既不是『虛而不淈』的『不為』,也不是『動而愈出』的『愈為』,而在『不如守於中』的『無為』」。「此『中』乃老子自謂其中正之道,即無為之道也。」
  準此,《老子‧七十五章》既然說:「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那麼由此見得「不言、無為」才是老子認為最容易治理人民百姓的方式,而能像老子理想中之人君那樣「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在上位者,無疑也是所謂能順應「道」的「上德」之人、「知者」,又「聖人」也正是由於知道「有為」會加速敗亡,而「無為故無敗」,所以才「不敢為(有為)」矣。
  不過,老子當時的情況卻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是當時「天下」各邦之人君多只是「有事」(義同「有為」)、「為之」的「上仁、上義、上禮」之人,故「不言、無為」的治邦方式始終與他們保持平行線而無交集也。
  三
   簡言之,所謂「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是老子指出「聖人」會以其「尊行」(「可貴的行為」)所形成之「身教」來「加人」(「對人施以影響」),[35]以為「天下」人的模範,所謂「聖人……為天下式」,而絕不贊成以發佈形式上的聲教法令這種方式來治邦矣。
2008-02-23 9:30 am
  “無為”觀是源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的一個概念。它在老子的書中有多處的出現,如其中之《三十七章》言及“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章》中有云“為無為,則無不為”;《二章》中說到“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等等。它們的意思大致是,道從本質上看是處於自然發展、變化狀態的,作為遵道而行的人,也應效法這種精神,在與天人相處中採取一種自然而然的態度。從《道德經》全篇中的內容來看,老子的這種想法包含著兩重性:其一是尊重客觀法則,這種法則中包括有自然規律與人類社會處世準則等多方面內容。老子認為聖人的效法天道,表現為與“道”同體,他們的活動嚴格遵守“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的原則,由此而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目標。另一則有不贊成人進入實踐活動的一面。老子有時將超乎人的能力的自然作用稱之為“命”,以為“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經·五十一章》)。人在這樣的命運之前是無能為力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同上《七十一章》),誰也逃脫不了冥冥中自然命運之網的支配。這是“無為”思想的消極一面。

詳細可見
http://groups.msn.com/2lbqguqnrqv84j2nuod6bucj03/page53.msnw?action=get_message&mview=0&ID_Message=5866&LastModified=4675457042465814828

如果你有睇開 AM730, 裡面有個 施永青 的專欄, 施先生經常談及[無為]和其應用,很值得你參考
2008-02-23 9:23 am
無為有多種解釋
如:無為而治
也有是多餘的意思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26: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3000051KK002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