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我係護士黎既, 你可以睇番我既資料, 多數都係醫護問題[我唔係copy and paste比書本答案, 係於實際情況比答案]
呢個係我既blog , 歡迎參觀
答: 你可能唔係凍瘡, 因為應該唔止起一點硬瘡咁少, 應會有埋腫呢d症狀, 但係如果真係凍瘡, 記住凍瘡無特效藥, 主靠調理.
最近這2個星期我發覺在YAHOO知識多了很多問凍瘡的問題
但現在香港既天氣又和暖了, 所以又沒有問凍瘡既問題
但是確實來說怹們是不知自己是凍瘡的, 只是知手,腳趾腫了, 癢了, 屈起時痛了
但是我在答的人當中都有兩位是去了看醫生, 很可惜醫生醫不了他們, 因為醫生都是估他們是痛風症, 或炎症. 最終都醫不好他們.
西醫最緊要是斷症, 但是西醫是沒有凍瘡的這個症的, 最多只有凍傷. 所以斷錯症又怎可能可以醫得好呢? 就算知是凍瘡[凍傷], 西醫都沒辦法, 因為只有交給我們護士洗傷口一途, 沒藥膏的, 有都只是潤膚膏.
凍瘡治療最主要係調理, 無特效藥
我找了很多資料都是關於凍瘡的
凍瘡是冬季常發生的皮膚疾病,尤其當溫度突然下降或由嚴寒時突然回升到10。左右的低溫潮濕的環境,最易引發,多在曝露於冷空氣中12~24小時後,在四肢末端(手、足及耳朵)出現0.5~2.5公分大小浮腫的紅斑,初期多無感覺,進而遇熱(穿襪或蓋被)即又癢又痛,嚴重時會引起皮膚潰瘍,壞死。
患者以女性居多,因女性四肢末梢的體溫本來就比男性低,又常因愛漂亮,不願穿厚重笨拙的衣物。因此,四肢常常被凍的像紅豆冰,致於其他貧血、營養不良、低血壓,及末稍循環不佳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及老人),亦常發生。
紅腫痛癢起水泡
凍瘡,好發於寒冷的環境之中。當皮膚受到寒冷刺激後,受寒部位的皮膚會變得紅腫、癢痛,甚至出現小水泡。事實上,凍瘡起時,受凍部位會因寒冷刺激而使末稍血管收縮,造成暫時缺血現象,令皮膚變白,感覺開始遲鈍。時間久了,受凍部位會局部出現瘀血,皮膚變為青紫色;回暖時,皮膚則轉為紅腫並呈紅斑,這屬於一度凍瘡。如果皮膚受凍程度加劇,小動脈因收縮過久而令細胞嚴重受損,最終患處形成水泡,演變成二度凍傷。
凍瘡多見於兒童、婦女和末梢迴圈不良者,好發于手指、手背、腳趾、足跟、面頰、耳廓、耳垂等肢體末端處。凍瘡雖說不是大病,但痛癢起來,卻令人坐臥不安。常用手搔抓,導致皮膚潰破,易引起繼發感染。特別讓人頭痛的是,凍瘡似乎不能根治,年年復發。因此,凍瘡雖小,也應引起重視。
女性穿長筒靴易生凍瘡
在冬季,許多人都認為穿長筒靴會感覺比穿其他鞋子暖和,但如果長時間穿長筒靴反而容易得凍瘡。
專家介紹,女性穿的靴子靴筒的長度大約是25釐米,靴子的透氣性也相對較差,而人的腳部有25萬個汗腺,遠遠超過身體其他任何部位,行走時,腳部分泌的汗水在透氣性較差的長筒靴中,無法及時揮發,反而會讓腳處在一個潮濕陰冷的環境。
此外,冬季人體腳部末梢部位本來就供血不足,容易受寒,而常見的長筒靴,大多緊裹在腿上,這樣就會直接導致腳部受到壓迫,使血液迴圈更加不暢,從而導致凍瘡的形成。
專家提醒:經常穿長筒靴的女性外出回家後,應立即換上寬鬆的拖鞋,並揉搓腳部,另外也可以用熱水泡腳10分鐘左右,促進腳部的血液迴圈。長期穿靴子的女性,最好選擇靴子筒稍微寬鬆的式樣,穿上去之後能夠伸入一根手指為宜。(摘自美國《僑報》)
體質生活是誘因
雖說凍瘡起於寒冷季節,但與個人的體質及生活習慣也密節相關。例如,營養不良、貧血、睡眠不足、過度勞累、肌餓、或者在寒天時禦寒衣物不足或者太緊,長時間不活動等,都是導致凍瘡的常見原因。此外。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及老年人等,由於末稍血管迴圈不佳,也有可能誘發凍瘡。
暖和第一緩傷害
凍瘡形成以後,便應立即到溫暖的地方,離開寒冷,同時要避免寒風吹襲。接著,宜把長了凍瘡的部位如腳部,浸浴于華氏104至108度的暖水中,以進行解凍;或可在患處塗抹一般消炎藥水或藥膏,再用紗布包裹好,以免受細菌感染繼而誘發併發症。值得一提的是,千萬不要讓患處暖了又凍,反復迴圈,原因是凍瘡在失去水分後再遇上冷空氣,凍瘡內的水分結晶會比之前更大,損害更深。
當然,嚴重的凍瘡必需由專業人士採取適當的護理和治療,否則組織可能會壞死而無法復原。
凍瘡的日常調護
緩解凍瘡首先要注意保暖。當凍瘡未破潰時,可用辣椒酊、熱酒精擦洗。如果已經破潰,可用紅黴素軟膏、豬油蜂蜜軟膏涂擦且包紮,促進其癒合;還可將棉制的手套烘得幹熱,把手放進手套中,也能使手部的血液迴圈加快。
預防凍瘡或者保護雙手,還要保持手部乾燥,每天最好抹4次保濕霜,補充流失的水分。洗手的香皂可換成多脂性香皂或含油性的洗面奶洗手。護手霜可選用含甘油、礦物質的潤手霜。敏感乾性肌膚宜選含有薄荷、黃春菊等舒緩成分及甘油等滋潤型的潤手霜。
另外,要戴上非乳膠手套做家務,因為清潔用品鹼性含量大,會吸走手上的油脂。當雙手接觸洗潔精等鹼性物質後,要用醋或檸檬水塗抹在手部,去除殘留在肌膚表面的鹼性物質。
經常按摩。經常搓手,活動手腳。按摩易生凍瘡處,以促進血液迴圈。經常用冷水、熱水交替洗手臉,以改善毛細血管舒縮功能,增強局部血液迴圈。
熱水泡手腳。每晚睡前用溫熱水泡手腳,可促進血液迴圈。
積極治療。對一般較小的水泡可不予處理,稍加包紮即可。大水泡要用無菌針頭刺破抽幹泡內液體,然後用消毒料包紮。若已潰爛,可用雲南白藥粉劑、生肌玉紅膏外敷治療,一般不需內服藥物治療。
禦寒功夫要做足
預防凍瘡最基本的方法莫過於做足禦寒功夫。
禦寒衣物要齊全
要令身體和暖,切忌穿著過緊的衣服,以免影響血液迴圈;宜穿多層松身的衣物以收保暖之效。另由於腳部時刻接觸著冰冷的地面,故應穿著羊毛襪或數對厚襪子,以及保暖而不透水的靴子或鞋子。至於手部,宜穿上手套;頭部則可戴上護耳、帽子及頸巾保暖。
切忌喝酒莫抽煙
不少人以為喝酒具有保暖作用,其實這只是皮膚表面溫暖的假像。事實上,喝酒只會令體熱散得更快,從而使身體更冷。另一方面,煙草裏的尼古丁會影響血液的粘稠度及血液迴圈,使四肢更容易受到傷害。
促進血液迴圈運動
進行一些有助於促進末稍血管迴圈的運動或按摩,能減低凍瘡發生的機會。便如:站立時,將雙腳張開的與肩膀同寬,雙手下垂,並向外張開的與腋下成45度角,抬頭挺胸數分鐘,這有助增加四肢的血液迴圈。
皮膚保養別遲疑
在冬季來臨以前或到寒冷地方旅行前,宜為皮膚作好適當的保養。方法包括:定時在所有暴露於寒冷環境的地方塗上潤膚霜;洗手時不要用肥皂類清潔劑,以防皮膚龜裂,造成傷害等等。
總而言之,冬天將至,必須注意四肢的保暖,特別是長者。而要到外地旅遊的人士,便應瞭解當地的天氣及帶備所需的衣物。
多吃祛寒食品
祛寒食品主要包括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薑和肉桂。這裡提供幾個簡單的食療方法,以供參考:
1、羊肉500克,花椒3克,生薑15克,當歸30克,一同煮食。
2、生薑、紅花、當歸、川芎各10克,以500毫升白酒浸泡,一週後即可服用。每次飲酒10毫升,每天2~3次。
3、山楂、當歸各15克,紅棗10克,混合煮食,對陽虛體質的女性尤其適用。
4、桂枝6克,白芍12克,當歸10克,生薑3片,紅棗10克,炙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服1次。
果蔬防凍瘡五妙招
1.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
2.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3.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另外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 3克 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