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60年代:
50 、 60 年代的香港,需要面對種種複雜的問題。首先,是人口突然大量增加,由戰後不足 100 萬人增加到 60 年代初期接近 300 萬人,新增人口中大部分是內地青壯年移民以及戰後出生的嬰孩。因此,住屋、就業及教育就成為當時香港最急切的社會需求。漫山遍野的山邊木屋,一家 8 口一張床的擠迫家庭,成為當時香港常見的景象。就業仍然是最重要,香港人憑住刻苦耐勞的精神,從事街邊擺賣,家庭手工業、體力勞動等工作,獲取蠅頭小利,養活一家大小。一部分香港工業家,看準美國市場,開始在香港開設工廠,生產美國市場需要的工業產品,例如布匹、成衣、膠鞋、塑膠產品、電子零件、五金製品等。香港工資低廉,生產成本低,工業製成品銷售競爭力強,香港的工業因此逐步奠定基礎。 50 、 60 年代的香港家庭,大部分都從事補助性工業勞動,大工廠將部分生產程序分發給小型工廠,小型工廠將部分生產程序分發給家庭,於是全家老少忙於剪線頭、穿膠花、黏膠鞋,努力多賺十元八塊,改善生活。
70年代:
1967年香港暴動結束後,香港的社會同文化出現了若干值得注意的變化。
首先,香港人口中的青壯年部分,已經由50年代、60年代從中國大陸移民香港的第一代居民,轉變為香港出生、香港受教育成長的第二代,這一代的年青人,相對於上一代,過客心態減少,土生土長的意識加強。同時,這一代的年青人,在生活方式方面,有崇拜西方文化、模仿西方的傾向,對中國傳統比較疏離。在意識形態方面,較多接受西方價值觀,崇尚自由,重視個人價值。上一代的刻苦勤儉,養妻活兒,點點滴滴累積資財的社會風尚不經不覺的改變為下一代提高生活質素,爭取更大成就的衝勁。
換句話說,70年代的香港社會,已經進入了由老一代轉向新一代的過渡期。
在經濟方面,香港的工業蓬勃,無論訪織、電子、成衣、塑膠、假髮、五金等行業,都為香港賺取巨額外匯,而且造就數以十萬計的就業機會。越南戰爭期間,香港更加是美軍度假地點之一。經濟繁榮、工資增加,增強市民的消費能力,飲食、娛樂等消費性行業亦因此十分興旺。市民需要改善居住環境,私人樓宇供不應求,加上政府的公共房屋建設,新界的開發等原因,推動了建築、房屋產業的迅速發展。一些華資建築商、地產商乘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