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誕(急)

2008-02-23 1:01 am
誰能給我有關孔子誕的資料?
thx

回答 (3)

2008-02-24 11:30 pm
✔ 最佳答案
孔子誕辰日指紀念孔子誕辰的節日,為夏曆八月廿七或陽曆9月28日。全稱孔子誕辰紀念日。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為「至聖先師」,誕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八月廿七,依公曆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1934年(民國23年,孔曆2483年)孔子誕辰日時,柳翼謀主辦之國立中央大學《國風》雜誌曾出版〈聖誕特刊〉。1939年(民國28年),孔子誕辰日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確立為法定教師節,當時採用夏曆八月廿七。

在孔子誕辰日,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大韓民國、日本等地都有紀念活動。在文廟舉行「祭孔典禮」是常見的正式紀念活動。

目前,有不少儒家門徒把孔子誕辰日稱為聖誕節,但並沒有被法定化。在中國內地目前尚未被官方確立為法定節日。在台灣,孔子誕辰日的陽曆日子(9月28日)為法定教師節。

在香港,孔子誕辰日不是法定假日或公眾假期,只有部份學校會放假,但於2006年10月,香港孔教學院表示與香港的一些宗教團體就孔子誕辰日的夏曆日子成為公眾假期達成共識。[1]
2008-02-23 1:11 am
子生平介紹

http://hk.chiculture.net/etv.php?id=106499介紹孔子的生平事蹟,以及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家 世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于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于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複與顏徵在婚,生孔子。



生 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谷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西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劄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聲名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受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穀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抑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求等十余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于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2008-02-23 1:07 am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鲁(今中國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后世尊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至聖先師、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远的影响,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文化圈。孔子又與耶穌、釋迦牟尼和蘇格拉底並稱世界四大聖哲。
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與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出身於沒落的宋國貴族家庭,刻苦好學。曾從事「儒」(貴族喪事贊禮者)的職業,中年時開辦私學。一度出任魯國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四年後因遭小人暗算,棄職,後率弟子周遊列國,經十三年,晚年歸魯,繼續講學,整理古籍。《論語》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紀錄。

孔子經常被認為是一種宗教的創始人,但這是不正確的。孔子及少談論神,拒絕討論來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學。他對人生的關係深刻了解,他的學說並不是他所創立的,嚴格來說,他只是及中華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視個人的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世哲學家。

孔子把「仁」和「義」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他規範著高尚者的行為。「仁」在有些時候可以解釋為「愛」,但我們最好將他理解為對人類的關心。「禮」是道德,禮節,規矩,傳統等觀點的總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代,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雖然當時的統治者沒有採納孔子的學說,然而在他死後,儒家成為顯學。但是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儒家學說遭到貶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他採用法家的建議,下令「焚書坑儒」。以為這樣就可以整齊學術,統一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努力並不成功,在秦朝滅亡前夕,儒生們又開始宣講儒家學說。西漢時期的漢武帝時代,儒家學說取得了獨尊的地位。

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的中國科舉制度,始於漢朝。考試的主要內容,是學生們對孔子禮教的理解程度。由於科舉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徑,所以由漢朝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國幾乎所有的知識份子,都在孔子的四書五經中打轉。知識份子窮一生精力從事研究他的學說,一生都跳不出這個圈子。大大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發展。

中國的歷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響史。《四書五經》成了學校的教科書,每一個學生都必須熟記。古代哲人的教條,深深地植跟於人民的心中。由於這種儒學的薰陶,中國逐發展出一種和諧的社會生活,追求智識崇尚智慧的狂熱,以及穩健的文化。中國雖經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繞,而且還能同化異族。但是,儒學並不是萬能靈藥。他對於統治者來說,是一劑有效的靈藥,能使他們的王朝儘量避免混亂和衰落的來臨。但是,對於在求變求新的國際競爭壓迫下,對於一國的發展,是個阻礙,那些維繫個人和社會秩序的禮教,幾乎使人無法動彈,而造成一套用不改變的模式。孔子的教條。徹底的限制了人類自然而充沛的衝勁。孔子的那些禮教實在太完美了,以致顯得過分的嚴肅。在孔子的教條下,簡直沒有豪放和冒險,愛情和友誼也過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婦女一味服從,貶低了自己。他使國家一味保守,阻礙了進步。


收錄日期: 2021-04-27 21:24: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2000051KK0181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