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元宵節的由來
西元前179年西漢時,漢文帝在周勃、陳平戡平「諸呂之亂」後在正月十五日登基。每年這天晚上他都要出宮「與民同樂」,以示慶祝。因「正」月又稱「元」月,「夜」古時又叫「宵」,所以漢文帝便將這天定為元宵節。每逢這天晚上,舉國上下都要張燈結彩來歡度。
漢武帝時亳人謬忌,奏請祭祀「泰一」(太一)神,「泰一」是天神中最尊貴者,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泰一神早在戰國時已被人們敬祀,宋玉《高唐賦》中就有「醮諸神,禮泰一」的記載。後來漢武帝久病不癒,在一巫師協助下與神通話,得到神的指點後竟然病癒,所以就大赦天下,並在元鼎五年(西元前112年)建泰一祠壇祭泰一神;其中在正月15日之祭最為隆重。當天從黃昏開始,就通宵達旦的用盛大的燈火祭祀,所以中國有了在正月15日放燈火之俗,也有了宮廷的祭典。而吃元宵、提燈的習俗也因東方朔的典故而融入了「元宵節」。
到了東漢明帝永平10年(西元67年),蔡愔從印度求佛法歸來。據佛教經典之記載,正月十五日「收如來闍維訖舍利於罌,放置於金床之上」。《西域記》中稱印度摩喝阤國在正月十五日,僧徒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認為是上元天官賜福的良辰,所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宮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元宵節在此時注入了佛教的典故。到了隋朝更加熱鬧。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這一天的白天,就開始「鬧元宵」,也就是熱熱鬧鬧過元宵節的意思。這天在洛陽的端門外到建國門這一塊八里長的地方,人們搭起了一座座高高的戲台。大路的兩旁,還豎立著一排排用席棚建造的小戲台。據記載,這上千個大大小小席棚裏的戲班子,單演員就有三萬多人,伴奏的樂師有一萬八千人。夜晚,席棚上張燈結彩,又是一個盛大的燈會。觀看的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在唐太宗時(西元600多年),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風氣,民間都把小孩子送去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那是把先做好的第一個精巧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替他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因為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日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便成為「上元節」的點綴。元宵節無形中不僅宣告了人們快樂假期的結束,也象徵著一年嶄新的開始,要好好讀書、工作。
元宵的起源
為什麼我們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要吃「元宵」呢?相傳有這麼一個故事:
漢武帝當朝時,身旁有一位名叫東方朔的賢達之士。其心地非常善良,所以,總是竭盡心力濟弱扶貧,因而深獲百姓愛戴。
某年十二月,御苑梅花繽紛盛開,芬芳四溢,東方朔為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了,信步走到了御苑。當時他一眼瞥見了御苑的一角,有一個宮女正欲投井自盡。他隨即制了那名宮女,並問她:「小姐,妳究竟遭遇了什麼困難?你叫什麼名字?」
宮女傷心泣淚,哽咽得說不出話來。但是,當東方朔告知其名時,她如獲生機般的破涕訴說:「東方先生!小女子名叫『元宵』,乃是一名宮女。進宮數年來,一直沒有機會與家人見面,心裡好難過。現在又值歲暮,思鄉之情更是難以自抑。一想到無法與家人見,就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實在不如死呀!...」
東方朔聞言為之鼻酸,在安慰之餘,答應了那名宮女,要為她安排返鄉省親的機會。東方朔回家後,反覆思索這個問題,最後,終於讓他想出了一個妙計。
東方朔在自宅附近的大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由於東方朔學問淵博,所以人人都想找他占一占卜。東方朔對每一個來占卜的人說:「正月十五天火滅身」。人們聞言心慌,於是紛紛向他討教解教之道。東方朔思考片刻後回答他們:「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塵。到時,你們就跪地哀求祂,或許祂一心軟就會作罷此舉。」
正月十三日傍晚,騎著驢子的「赤衣神女」真的出現了。這時,百姓們跪地哀求仙女放過他們、當仙女離去時,仍了一張紙條在地上。大家拾起紙條,仔細一看:「長安有災禍,天火燒宮庭,十六日火起」
當這個不祥之兆傳到漢武帝耳中時,武帝便命人快馬加鞭的找來了東方朔。於是,東方朔獻策:「火神喜歡吃糯米糰子,所以,皇上可以命人在正月十五日,以糯米糰子供奉火神,祈求祂不要降祝融之害。此外,令城內家家戶戶垂吊提燈、燃於煙火,即可遮天帝之耳目了。」
於是,漢武帝立即命令做糯米糰子的高手-「元宵」趕製糰子。另外,又命城內所有官役及民眾垂吊提燈。
正月十五日的晚上,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漢武帝命仕女「元宵」提著燈籠為先導,命東方朔手持糯米糰子供奉火神。「元宵」的雙親即趁此機會,在人群中叫了一聲「元宵」。「元宵」在東方朔的安排下,終能與雙親團圓。
漢武帝為了感謝「元宵」趕製糯米糰子,解除了一場天災,特將糯米糰子命名為「元宵」,並下詔每年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必須垂吊提燈、吃「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