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背景資料

2008-02-21 4:56 am
唔該!!!!

魯迅的背景資料!!!!

回答 (4)

2008-02-21 5:05 am
✔ 最佳答案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周作人與周建人是他的兩個胞弟。
魯迅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歷任北京大學講師、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生平
魯迅的遷居路線大致為:紹興—南京—仙台—東京—紹興—北京—廈門—廣州—上海(仙台、東京是在日本,其餘是在中國)。


在紹興17年
少年的魯迅居住在中國紹興城區。12歲到17歲時,魯迅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學習。童年的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給了魯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後創作《吶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的素材來源。魯迅13歲那年,祖父因為科舉案下獄,父親重病在床,家道開始衰落,他和弟弟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和中國農村有了較深入的接觸。為了給父親治病抓藥,魯迅開始出入於藥店和當鋪,飽受侮辱。16歲時父親病逝。家境更加艱苦
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南京4年
1898年,魯迅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魯迅對那段經歷的描述:「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彷彿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摘自《吶喊》序文)


在日本7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0/Lu_Xun_script.JPG/180px-Lu_Xun_scrip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筆記,上有藤野先生的注解
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2年2月魯迅赴日本,先入東京弘文學院,2年後轉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是東北大學醫學部)學醫,並與講師藤野嚴九郎結下深刻友誼。他也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魯迅的醫學成績平均分為65.5,作為一個初到的外國留學生已經是不錯的了,在醫校求學時,無意間觀賞一部日本拍攝日俄戰爭紀錄片,影片裡有日軍殺害中國人,讓他義憤填膺感慨:「日俄戰爭,為何在中國土地上作戰?」「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余意以為:救思想以作家貢獻為多、先!」遂棄醫從文。於1906年3月從學校退學,尊母命回國與朱安結婚。抱著用文學改造國民劣根性的想法,魯迅重赴日本,研究文藝。1907年曾擬創辦雜誌新生,因經費問題未能如願。1908年師從章太炎,加入光復會,並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譯外國小說。1909年從日本回到中國。


在紹興3年
回到中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範學校校長等職務。1911年寫出第一篇小說《懷舊》(文言寫作)。


在北京14年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國中央政府北京教育部任簽事。經歷一段思想苦悶時期,對國民黨、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任教授、北京大學任講師。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4年,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創辦同人周刊《語絲》。
在北京時期,著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最有希望得獎之魯迅與泰戈爾會面,兩人相談甚歡且合照,成為當年世界文壇一大盛事。


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中國內部的叛亂組織北洋軍閥政府通緝,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18日從廈門抵達廣州,19日晨在孫伏園、許廣平的陪伴下「移人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並與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同居。 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環基督教青年會禮堂舉行兩場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講。


在上海10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b/Lu_Xun_script1.JPG/180px-Lu_Xun_script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魯迅1933年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所寫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手稿)
1927年10月他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裡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保護他寫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衝突,因而有人認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翻譯、介紹外國的進步文學作品。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晚年生活陷入困境,遺囑交待幼兒周海嬰竟是:「勿寫作,莫做文學家!」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而逝世,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在上海為他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1956年,魯迅墓遷移重建於上海虹口公園。


家庭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6/LuXun1.JPG/180px-LuXun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在廣州圖書館前的魯迅與許廣平雕像
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
1906年,25歲的魯迅從日本回國,遵照母親的意見而與時年28歲的朱安結婚,但一生未與朱安同床。婚後第四天魯迅東渡日本。

1927年10月8日,魯迅在廣州與許廣平結婚。[可疑 (討論)]1929年,兒子周海嬰在上海出世。
魯迅有兩個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
周海嬰之子為周令飛。周令飛在1980年代時與來自臺灣的女同學張純華相戀並移居臺灣。他的女兒周璟馨(即魯迅的曾孫女)曾參加臺灣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並成為熱點人物。


作品
魯迅創作了許多小說、散文和雜文。小說代表作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代表作有收入《朝花夕拾》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其散文詩集《野草》意境晦暗。魯迅雜文的數量極多,代表作有《二心集》、《華蓋集》等。
魯迅在學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
詩作傳世無多;惟《四一二事變》一詩,以社會寫實筆法,寫出亂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為之動容;時人甚至贊譽此詩為「中國500年來第一好詩!」;1922年創作《徬徨·題辭》:「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描述文學創作路上嘔心瀝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


評價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f/%E9%B2%81%E8%BF%85lx.jpg/150px-%E9%B2%81%E8%BF%85lx.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魯迅1930年照於上海
在中國,魯迅是一位地位獨特的作家。他的文學成就,無論左派還是右派,無論文學界還是普通民眾,都得到了罕見的一致的承認。大多數人認為他文筆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學」的奠基人。他的小說使用富有創造力的形式對中國人的國民性、中國社會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闡釋;散文詩集《野草》被認為是當時少有的展現出現代主義特質的作品;其雜文,通常短小精悍,由於特殊的發表環境,在嬉笑怒罵的文字背後蘊含著堅定的政治立場的。這一政治立場帶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是魯迅思想中最為複雜的地方之一。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個淺薄的激進主義者,主要是認為他睚眥必報,喜好爭論。
魯迅也是現代中國大陸很多民族主義者的膜拜對象。毛澤東早在延安時期在《新民主主義論》對魯迅有高度評價,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僕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並將中共在延安創辦的文學院取名魯迅文學院,後改為魯迅藝術文學院。
在共產黨掌權後,魯迅的形象被嚴重政治化,其文學地位也因政治需要被權力集團高度肯定。據2001年出版的周海嬰著《魯迅與我七十年》記載,1957年毛澤東在回答羅稷南的問題時表示,如果魯迅仍然活著,「以我估計,魯迅要麼是關在牢里還是要寫,要麼他識大體不作聲」。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前,他在中國大陸是一位受意識形態保護的作家,現今仍然存在官方的魯迅研究機構和專門的魯迅研究雜誌。雖然現在大陸學術界對他的評論已經自由化,但是要完全擺脫幾十年來的主流意識形態框架,在體制及思想上都要作一定時間的努力。
魯迅的眾多文章被選為大陸中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
由於魯迅生前反對國民黨的官僚腐化、血腥治國,因而受到國民政府的嚴重打壓。1949年後,魯迅在臺灣也一直被當作國民黨的反面教材加以貶低,就像林語堂、梁實秋在大陸受到貶低一樣。
兩岸政府對他的不同的政治化評價,使當代對魯迅的真實思想需要重新澄清。比較重要的當代魯迅研究學者有王瑤、錢理群、李歐梵、周策縱、王富仁、陳漱渝、汪暉、張夢陽、徐麟、王乾坤等。
2008-02-21 5:38 am
魯迅最欣賞方田均稅法,,因為可以防止人民瞞稅,,增加政府收入,,十分公平。它是按照土地的面積,大小及肥瘠程度來計算稅項,,這個方法很有用,,因為可以確保窮人不用交太多稅,,不會有很大負擔。
此外..如果窮人有土地的話,,但那塊土地是種植不到食物的話...都可以按照他的情況來計算他的稅項.
2008-02-21 5:09 am
在中国,鲁迅是一位地位独特的作家。他的文学成就,无论左派还是右派,无论文学界还是普通民众,都得到了罕见的一致的承认。大多数人认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出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其杂文,通常短小精悍,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的。这一政治立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鲁迅思想中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主要是认为他睚眦必报,喜好争论。
鲁迅也是现代中国大陆很多民族主义者的膜拜对象。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论》对鲁迅有高度评价,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仆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并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
在共产党掌权后,鲁迅的形象被严重政治化,其文学地位也因政治需要被权力集团高度肯定。据2001年出版的周海婴著《鲁迅与我七十年》记载,1957年毛泽东在回答罗稷南的问题时表示,如果鲁迅仍然活着,“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他在中国大陆是一位受意识形态保护的作家,现今仍然存在官方的鲁迅研究机构和专门的鲁迅研究杂志。虽然现在大陆学术界对他的评论已经自由化,但是要完全摆脱几十年来的主流意识形态框架,在体制及思想上都要作一定时间的努力。
鲁迅的众多文章被选为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
由于鲁迅生前反对国民党的官僚腐化、血腥治国,因而受到国民政府的严重打压。1949年后,鲁迅在台湾也一直被当作国民党的反面教材加以贬低,就像林语堂、梁实秋在大陆受到贬低一样。
两岸政府对他的不同的政治化评价,使当代对鲁迅的真实思想需要重新澄清。比较重要的当代鲁迅研究学者有王瑶、钱理群、李欧梵、周策縱、王富仁、陈漱渝、汪晖、张梦阳、徐麟、王乾坤等。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f/%E9%B2%81%E8%BF%85lx.jpg/150px-%E9%B2%81%E8%BF%85lx.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鲁迅1930年照于上海
參考: 维基百科
2008-02-21 5:00 am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周作人與周建人是他的兩個胞弟。

魯迅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歷任北京大學講師、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魯迅的遷居路線大致為:紹興—南京—仙台—東京—紹興—北京—廈門—廣州—上海(仙台、東京是在日本,其餘是在中國)。


[編輯] 在紹興17年
少年的魯迅居住在中國紹興城區。12歲到17歲時,魯迅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學習。童年的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給了魯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後創作《吶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的素材來源。魯迅13歲那年,祖父因為科舉案下獄,父親重病在床,家道開始衰落,他和弟弟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和中國農村有了較深入的接觸。為了給父親治病抓藥,魯迅開始出入於藥店和當鋪,飽受侮辱。16歲時父親病逝。家境更加艱苦

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編輯] 在南京4年
1898年,魯迅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魯迅對那段經歷的描述:「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彷彿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摘自《吶喊》序文)


[編輯] 在日本7年

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筆記,上有藤野先生的注解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2年2月魯迅赴日本,先入東京弘文學院,2年後轉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是東北大學醫學部)學醫,並與講師藤野嚴九郎結下深刻友誼。他也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魯迅的醫學成績平均分為65.5,作為一個初到的外國留學生已經是不錯的了,在醫校求學時,無意間觀賞一部日本拍攝日俄戰爭紀錄片,影片裡有日軍殺害中國人,讓他義憤填膺感慨:「日俄戰爭,為何在中國土地上作戰?」「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余意以為:救思想以作家貢獻為多、先!」遂棄醫從文。於1906年3月從學校退學,尊母命回國與朱安結婚。抱著用文學改造國民劣根性的想法,魯迅重赴日本,研究文藝。1907年曾擬創辦雜誌新生,因經費問題未能如願。1908年師從章太炎,加入光復會,並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譯外國小說。1909年從日本回到中國。


[編輯] 在紹興3年
回到中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範學校校長等職務。1911年寫出第一篇小說《懷舊》(文言寫作)。


[編輯] 在北京14年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國中央政府北京教育部任簽事。經歷一段思想苦悶時期,對國民黨、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任教授、北京大學任講師。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4年,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創辦同人周刊《語絲》。

在北京時期,著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最有希望得獎之魯迅與泰戈爾會面,兩人相談甚歡且合照,成為當年世界文壇一大盛事。


[編輯] 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中國內部的叛亂組織北洋軍閥政府通緝,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18日從廈門抵達廣州,19日晨在孫伏園、許廣平的陪伴下「移人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並與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同居。 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環基督教青年會禮堂舉行兩場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講。


[編輯] 在上海10年

魯迅1933年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所寫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手稿)1927年10月他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裡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保護他寫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衝突,因而有人認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翻譯、介紹外國的進步文學作品。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晚年生活陷入困境,遺囑交待幼兒周海嬰竟是:「勿寫作,莫做文學家!」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而逝世,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在上海為他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1956年,魯迅墓遷移重建於上海虹口公園。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10: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20000051KK033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