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魯迅的資料

2008-02-20 12:41 am
有關魯迅的生平!
要快!!!!!!!

回答 (4)

2008-02-20 12:48 am
✔ 最佳答案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周作人與周建人是他的兩個胞弟。

魯迅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歷任北京大學講師、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生平
魯迅的遷居路線大致為:紹興—南京—仙台—東京—紹興—北京—廈門—廣州—上海(仙台、東京是在日本,其餘是在中國)。


[編輯] 在紹興17年
少年的魯迅居住在中國紹興城區。12歲到17歲時,魯迅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學習。童年的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給了魯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後創作《吶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的素材來源。魯迅13歲那年,祖父因為科舉案下獄,父親重病在床,家道開始衰落,他和弟弟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和中國農村有了較深入的接觸。為了給父親治病抓藥,魯迅開始出入於藥店和當鋪,飽受侮辱。16歲時父親病逝。家境更加艱苦

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編輯] 在南京4年
1898年,魯迅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魯迅對那段經歷的描述:「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彷彿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摘自《吶喊》序文)


[編輯] 在日本7年

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筆記,上有藤野先生的注解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2年2月魯迅赴日本,先入東京弘文學院,2年後轉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是東北大學醫學部)學醫,並與講師藤野嚴九郎結下深刻友誼。他也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魯迅的醫學成績平均分為65.5,作為一個初到的外國留學生已經是不錯的了,在醫校求學時,無意間觀賞一部日本拍攝日俄戰爭紀錄片,影片裡有日軍殺害中國人,讓他義憤填膺感慨:「日俄戰爭,為何在中國土地上作戰?」「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余意以為:救思想以作家貢獻為多、先!」遂棄醫從文。於1906年3月從學校退學,尊母命回國與朱安結婚。抱著用文學改造國民劣根性的想法,魯迅重赴日本,研究文藝。1907年曾擬創辦雜誌新生,因經費問題未能如願。1908年師從章太炎,加入光復會,並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譯外國小說。1909年從日本回到中國。


[編輯] 在紹興3年
回到中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範學校校長等職務。1911年寫出第一篇小說《懷舊》(文言寫作)。


[編輯] 在北京14年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國中央政府北京教育部任簽事。經歷一段思想苦悶時期,對國民黨、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任教授、北京大學任講師。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4年,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創辦同人周刊《語絲》。

在北京時期,著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最有希望得獎之魯迅與泰戈爾會面,兩人相談甚歡且合照,成為當年世界文壇一大盛事。


[編輯] 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中國內部的叛亂組織北洋軍閥政府通緝,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18日從廈門抵達廣州,19日晨在孫伏園、許廣平的陪伴下「移人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並與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同居。 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環基督教青年會禮堂舉行兩場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講。


[編輯] 在上海10年

魯迅1933年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所寫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手稿)1927年10月他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裡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保護他寫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衝突,因而有人認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翻譯、介紹外國的進步文學作品。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晚年生活陷入困境,遺囑交待幼兒周海嬰竟是:「勿寫作,莫做文學家!」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而逝世,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在上海為他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1956年,魯迅墓遷移重建於上海虹口公園。
2008-02-20 12:50 am
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



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僚”,假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在当时,他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译了两册《域外小说集》,他个人单独发表了《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在这些论文中,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重要思想,并热情地呼唤“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精神界之战士”。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 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这部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但它没有拘泥于原有的故事,而是加进了鲁迅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有些还采取了古今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现代人发生直接的对话。鲁迅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能够通过对现实人物的感受和理解,还古代人物一个鲜活真实的面貌,也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现实人物的真实面目。通过《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鲁迅实际重构了中国的文化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国封建文人圣化了的历史人物的形象。《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 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鲁迅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尖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正义斗争,揭露段祺瑞执政府镇压学生运动、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恶行径,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后期,他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血腥镇压,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等一系列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2008-02-20 12:49 am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字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學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為《新青年》寫稿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周作人與周建人是他的兩個胞弟。

魯迅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評論家、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旗手。歷任北京大學講師、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廈門大學、廣州中山大學教授。

生平
魯迅的遷居路線大致為:紹興—南京—仙台—東京—紹興—北京—廈門—廣州—上海(仙台、東京是在日本,其餘是在中國)。


[編輯] 在紹興17年
少年的魯迅居住在中國紹興城區。12歲到17歲時,魯迅在紹興的三味書屋學習。童年的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給了魯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後創作《吶喊》和《彷徨》兩部小說集的素材來源。魯迅13歲那年,祖父因為科舉案下獄,父親重病在床,家道開始衰落,他和弟弟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和中國農村有了較深入的接觸。為了給父親治病抓藥,魯迅開始出入於藥店和當鋪,飽受侮辱。16歲時父親病逝。家境更加艱苦

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編輯] 在南京4年
1898年,魯迅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魯迅對那段經歷的描述:「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麼,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進K學堂去了,彷彿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摘自《吶喊》序文)


[編輯] 在日本7年

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筆記,上有藤野先生的注解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2年2月魯迅赴日本,先入東京弘文學院,2年後轉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在是東北大學醫學部)學醫,並與講師藤野嚴九郎結下深刻友誼。他也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魯迅的醫學成績平均分為65.5,作為一個初到的外國留學生已經是不錯的了,在醫校求學時,無意間觀賞一部日本拍攝日俄戰爭紀錄片,影片裡有日軍殺害中國人,讓他義憤填膺感慨:「日俄戰爭,為何在中國土地上作戰?」「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余意以為:救思想以作家貢獻為多、先!」遂棄醫從文。於1906年3月從學校退學,尊母命回國與朱安結婚。抱著用文學改造國民劣根性的想法,魯迅重赴日本,研究文藝。1907年曾擬創辦雜誌新生,因經費問題未能如願。1908年師從章太炎,加入光復會,並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譯外國小說。1909年從日本回到中國。


[編輯] 在紹興3年
回到中國擔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生理學化學教員、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學、紹興師範學校校長等職務。1911年寫出第一篇小說《懷舊》(文言寫作)。


[編輯] 在北京14年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國中央政府北京教育部任簽事。經歷一段思想苦悶時期,對國民黨、社會改革頗感失望,沉迷於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編謝承《後漢書》、《嵇康集》。後受錢玄同影響,重新投身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北京女子師範高等學校任教授、北京大學任講師。1918年,他首次用「魯迅」為筆名,在中國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用現代體式創作的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還生動地塑造了阿Q形象,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4年,魯迅、周作人、錢玄同、林語堂等人創辦同人周刊《語絲》。

在北京時期,著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最有希望得獎之魯迅與泰戈爾會面,兩人相談甚歡且合照,成為當年世界文壇一大盛事。


[編輯] 在廈門和廣州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被中國內部的叛亂組織北洋軍閥政府通緝,於是南下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魯迅離開廈門18日從廈門抵達廣州,19日晨在孫伏園、許廣平的陪伴下「移人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並與自己的學生許廣平同居。 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環基督教青年會禮堂舉行兩場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的演講。


[編輯] 在上海10年

魯迅1933年為紀念「左聯五烈士」所寫的《為了忘卻的紀念》(手稿)1927年10月他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達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所謂「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區北部魯迅公園一帶),那裡有特殊的政治環境保護他寫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後加入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但魯迅與左聯領導有很多思想上的衝突,因而有人認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間,魯迅創作了很多回憶性的散文與大量思想性的雜文,翻譯、介紹外國的進步文學作品。

魯迅在上海期間,和宋慶齡、陳賡有交往。魯迅所主持的文學團體和郭沫若、郁達夫主持的文學團體有矛盾。魯迅扶植獎掖文學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蕭軍、蕭紅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張春橋進行過論戰。

自1931年起,魯迅大力倡導木刻版畫,由此開始了中國創作版畫的歷史。

晚年生活陷入困境,遺囑交待幼兒周海嬰竟是:「勿寫作,莫做文學家!」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因肺結核病而逝世,葬於上海虹橋萬國公墓。在上海為他舉行隆重的悼念活動。民眾代表在其靈柩上覆蓋寫有「民族魂」的白旗。1956年,魯迅墓遷移重建於上海虹口公園。


[編輯] 家庭

在廣州圖書館前的魯迅與許廣平雕像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

1906年,25歲的魯迅從日本回國,遵照母親的意見而與時年28歲的朱安結婚,但一生未與朱安同床。婚後第四天魯迅東渡日本。


1927年10月8日,魯迅在廣州與許廣平結婚。[可疑 (討論)]1929年,兒子周海嬰在上海出世。

魯迅有兩個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

周海嬰之子為周令飛。周令飛在1980年代時與來自臺灣的女同學張純華相戀並移居臺灣。他的女兒周璟馨(即魯迅的曾孫女)曾參加臺灣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並成為熱點人物。


[編輯] 作品
魯迅創作了許多小說、散文和雜文。小說代表作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孔乙己》,小說集有《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代表作有收入《朝花夕拾》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其散文詩集《野草》意境晦暗。魯迅雜文的數量極多,代表作有《二心集》、《華蓋集》等。

魯迅在學術上也有很高的造詣,著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等。

詩作傳世無多;惟《四一二事變》一詩,以社會寫實筆法,寫出亂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為之動容;時人甚至贊譽此詩為「中國500年來第一好詩!」;1922年創作《徬徨·題辭》:「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徬徨」;描述文學創作路上嘔心瀝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
2008-02-20 12:47 am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周作人与周建人是他的两个胞弟。 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评论家、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

1 生平 1.1 在绍兴17年1.2 在南京4年1.3 在日本7年1.4 在绍兴3年1.5 在北京14年1.6 在厦门和广州1.7 在上海10年 2 家庭3 作品4 评价5 鲁迅曾用笔名 5.1 以“记者”等或团体的署名 6 主要作品7 纪念 7.1 纪念地7.2 纪念邮票7.3 其他 8 参见9 参考资料10 外部链接
生平 鲁迅的迁居路线大致为:绍兴—南京—仙台—东京—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仙台、东京是在日本,其余是在中国)。

在绍兴17年 少年的鲁迅居住在中国绍兴城区。12岁到17岁时,鲁迅在绍兴的三味书屋学习。童年的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给了鲁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后创作《呐喊》和《彷徨》 两部小说集的素材来源。鲁迅13岁那年,祖父因为科举案下狱,父亲重病在床,家道开始衰落,他和弟弟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和 中国农村有了较深入的接触。为了给父亲治病抓药,鲁迅开始出入于药店和当铺,饱受侮辱。16岁时父亲病逝。家境更加艰苦
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南京4年 1898年,鲁迅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鲁迅对那段经历的描述:“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摘自《呐喊》序文)

在日本7年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笔记,上有藤野先生的注解 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1902年2月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2年后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在是东北大学医学部)学医,并与讲师藤野严九郎结下深刻友谊。他也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鲁迅的医学成绩平均分为65.5,作为一个初到的外国留学生已经是不错的了,在医校求学时,无意间观赏一部日本拍摄日俄战争纪录片,影片里有日军杀害中国人,让他义愤填膺感慨:“日俄战争,为何在中国土地上作战?”“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余意以为:救思想以作家贡献为多、先!”遂弃医从文。于1906年3月从学校退学,尊母命回国与朱安结婚。抱着用文学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想法,鲁迅重赴日本,研究文艺。1907年曾拟创办杂志新生,因经费问题未能如愿。1908年师从章太炎,加入光复会,并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外国小说。1909年从日本回到中国。

在绍兴3年 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务。1911年写出第一篇小说《怀旧》(文言写作)。

在北京14年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国中央政府北京教育部任签事。经历一段思想苦闷时期,对国民党、社会改革颇感失望,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编谢承《后汉书》、《嵇康集》。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任教授、北京大学任讲师。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在北京时期,著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最有希望得奖之鲁迅与泰戈尔会面,两人相谈甚欢且合照,成为当年世界文坛一大盛事。

在厦门和广州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中国内部的叛乱组织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
1927年1月16日,鲁迅离开厦门18日从厦门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移人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同居。 2月18、19日,赴香港在上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举行两场题为“无声的中国”及“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演讲。

在上海10年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鲁迅1933年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所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手稿) 1927年10月他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
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
晚年生活陷入困境,遗嘱交待幼儿周海婴竟是:“勿写作,莫做文学家!”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而逝世,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在上海为他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參考: 维基百科编者. 鲁迅[G/OL]. 维基百科,, 2008年02月1日21:08 [2008年02月19日08:47].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B2%81%E8%BF%85&oldid=6151645.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10: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9000051KK015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