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無邪何處非南海
志於道吾家即西方
請問:
1)「思無邪何處非南海 志於道吾家即西方」的出處為何?載於那一部佛學經典之內?
2)此句有何典故?
****
建議回答者回答前先咀嚼以下引自季羨林先生的《季羨林自傳》(全文見:http://leoja.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7439.html)內,有關學術研究經驗的引文:
「
關於進行科學研究的指導方針的想法。六七十年前胡適先生提出來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求證要小心,要客觀,決不允許厭煩,更不允許馬虎。要從多層次、多角度上來求證,從而考驗……那一部份正確,那一部份又不正確。……事關學術良心,決不能含糊。……
不要騙自己,不要騙讀者。做到這一步,是有德。不則就是缺德。寫什麼東西,自己首先要相信。自己不相信而寫出來要讀者相信,不是缺德又是什麼呢?自己不懂而寫出來要讀者懂,不是缺德又是什麼呢?…… 剽竊別人的看法或者資料,而不加以說明,那是小偷行為,斯下矣。…… 」 引文完
註1:效法網友「智庫丫發」的做法(http://hk.knowledge.yahoo.com/my/profile?show=HA00308741),將問題分成不同的系列。現有的系列如下:智在必得系列、炒冷飯系列、Recycle系列及明槍求擋系列。 註2:《智在必得》是無線電線台其中一個有獎問答遊戲節目,當中的問題古靈精怪、千奇百怪,懂得回答得所有問題的人或許會是「生神仙」吧。
註3:本人曾見到有人感慨地質疑著:「『公道自在人心』?公道在哪?『清者自清』?濁者清濁不分。」 亦見到有人甚至慨嘆著:「世道昏昧,眾人本末倒置,不分是非,甚至對任何正氣凜然的言辭也連感知的能力也沒有。」更有人更慨嘆:「某地方因為有人執法不公、不明,讓垃圾、謠言、作弊、謾罵、不義行為充斥著,讓有識之士黯然,讓衛道之士嘆息。」或許,孰真孰假,孰是孰非,只好由廣大的民眾一同去作出見證了。
又曾聽說:「真理越辯越明。」、「民主就是要由所有人一人一票的去投票來作決定。」為了不用再給如「扶正除奸聯盟」內那位自認作「虛毛囂藐」的「虛無飄渺」之類的仁兄再為我扣上一頂「一舊俾人洗左腦而又目光扭曲o既行屍走肉」之帽子,然後再收到句「你'd better off」的霉氣話,如果有多過一個答案出現,我將不會自選最佳答案,而跟各位一同投票。如果只得一個答案,我才會選為最佳答案。如果沒有人回答或我個人認為現有答案未夠完善的話,我會繼續用炒冷飯系列來重問。(註3完)
另外,在同樣是佛教徒的蘇東坡先生,亦有一篇文章講及「思無邪」的:「嗟夫,余天下之無思無慮者也。遇事則發,不暇思也。未發而思之,則未至。已發而思之,則無及。以此終身,不知所思。言發於心而衝於口,吐之則逆人,茹之則逆余。以為寧逆人也,故卒吐之。君子之於善也,如好好色;其於不善也,如惡惡臭。豈復臨事而後思,計議其美惡,而避就之哉!是故臨義而思利,則義必不果;臨戰而思生,則戰必不力。若夫窮達得喪,死生禍福,則吾有命矣。......《易》曰:『無思也,無為也。』我願學焉。《詩》曰:『思無邪。』」
(見蘇軾《蘇軾文集》卷11,曾棗莊、舒大剛等主編《三蘇全書》(共20冊)第14冊 ,(北京語文出版社, 2001年), 頁492。) (資料來源: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215.htm)
但是,濟公是南宋人(1130年-1209年),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F%9F%E5%85%AC&variant=zh-hk 而引用「思無邪」一說的蘇軾先生為北宋人(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8%87%E8%BB%BE&variant=zh-hk 那「思無邪」一說,是不是佛學呢?
另外,佛經有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句佛偈的意思,不正是與「思無邪、志於道」的意義十分接近嗎?為甚麼會說「思無邪、志於道」一聯,是「似佛非佛」呢?
就「智南」兄有關「似佛非佛」的言論,小弟引用另一位網友「菩薩行」兄就儀式的作用之問(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8010605359)的作答,茲作回應: 「 你若認同那只是借身(言)修心方法,對儀式(乩文、籤文、佛聯等)及對不同道場(在家修行的文人雅士)的儀式(言論)就不會起不善心。對他人迷信儀式(「儒表佛裏」的文句)會起包容心,因為各人有各人的業,那人要儀式(乩文、籤文、佛聯)才可令心安靜的,就不要阻人。你自己不須任何儀式(乩文、籤文、佛聯)也可令心平靜的,也照你的方式行。不過小心我慢心(我愛心)起吧了。 」
另外,小弟亦想帶出「求同存異」的重要性。其實,佛學之中,亦有不同的分支、分派,如「大乘」、「小乘」、「禪宗」、「密宗」,以致宋明那「儒表佛裏」的「理學」(「理學」是「儒表佛裏」,引自羅香林所著的《中國民族史》)。不同分派對佛學的認知、理解、修行之道,亦不盡相同。 以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之爭為鑑,人世界之爭,或許與「我愛心」、「嗔怒心」、「我慢心」、「無明」有關;而「包容心」、求同存異的精神,或許,就是減少口角、防止紛爭的心靈良藥。
或許,禪師濟公,或借用濟公之師以儒家經典而寫下「思無邪、志於道」一聯的雅士,便是因為參透了儒、佛、道相通之理,因而留下了如斯有藝術意境又含教育意味、能普渡眾生、導人向善的佛聯吧。
多謝回答者 :dm_chiu(回答時間:2008-02-22 13:54:57)的說明,解釋了將「思無邪」理解為「真情流露」之說的謬誤之所在。 請各位參閱「智南」君的答案之時,亦務必同時參考「dm_chiu」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