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以前D巴士係點嫁

2008-02-19 6:20 pm
如題,香港以前D巴士係點嫁?

回答 (5)

2008-02-20 2:24 am
✔ 最佳答案
香港巴士,即香港的公共汽車,是香港主要公共運輸工具之一,是目前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運輸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1]。









現況
香港的巴士服務,大致分為3種:專營巴士、非專營巴士及公共小型巴士。

專營巴士服務
截至2007年,香港共有五間公司私營專營巴士服務,有接近700條巴士路線,是全球少數沒有公營巴士服務的城市之一。

九龍巴士(1933)有限公司(九巴)
主要服務範圍包括九龍及新界區,共有402條九龍及新界區路線及過海路線。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
主要服務範圍為香港島,共營運154條路線,包括72條港島區路線、32條北大嶼山及機場路線、50條過海路線。除此之外,城巴亦經營非專利巴士路線,例如沙田第一城巴士路線。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
主要服務範圍為香港島,共有59條港島區路線,另有11條西九龍/將軍澳九龍專線,及34條過海路線。
龍運巴士有限公司(龍運)
主要服務東涌、迪士尼樂園及機場來往新界的路線,共有26條。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嶼巴)
主要服務範圍為大嶼山,共有20條路線,另有一條B2線,來往元朗及深圳灣口岸。
香港專營巴士線擁有固定路線、收費、服務時間及班次。經營者獲政府監管,並豁免繳納汽油稅。市區路線多以雙層巴士行走,成為香港的特色之一。乘客於上車的時候需先繳付車資,而所有專營巴士均接受八達通付款。部分路線例如海底隧道路線、迪士尼樂園路線等會由多於一間巴士公司聯合經營。

非專營巴士服務
香港的非專營巴士服務,由不同的私營巴士公司所提供。主要為紓緩市民主要在繁忙時間對專營巴士和專線小巴服務的需求,及在一些專營巴士和專線小巴行走並不符合營運效益的地區提供服務,應付乘客需求。根據運輸署公佈,截至2003年12月31日,已登記的非專營巴士共有7,206輛。非專營巴士大致上分開以下類別:

遊覽服務 (A01)
即「旅遊巴」,主要接載旅客往返旅遊地點。
酒店服務 (A02)
由酒店開辦或與巴士公司聯營,接載酒店顧客往返酒店。
學生服務 (A03)
即「校巴」,由學校開辦或與巴士公司聯營,接載學生往返學校。
僱員服務 (A04)
由個別機構開辦或與巴士公司聯營,接載員工上下班。
國際乘客服務 (A05)
接載旅客往返酒店或各個口岸。
居民服務 (A06)
即「邨巴」,主要提供在上下班繁忙時間,作連接新界新市鎮及市區的長距離旅程的輔助接駁服務;或由屋苑或其管理公司與巴士公司聯營,主要接載乘客由其居住屋苑往返主要交通交匯處。
複合交通服務 (A07)
乃一特別類別,雖在法例上有定義,但並未有非專營巴士以此類牌照營運。
合約式出租服務 (A08)
即「包車」,以合約形式出租,提供巴士服務。

公共小型巴士服務


主條目:香港小巴
香港的小巴(公共小型巴士)是載客量為16人的空調客運車輛,以作為巴士和鐵路的輔助及接駁交通工具。根據現時法例規定,全個香港只可有4,350輛小巴營運。按服務性質可細分為2種:紅色公共小巴和綠色專線小巴。
其他指定服務以外的公共小型巴士服務,例如在1980年代中期曾經在香港島學校區出現的褓姆車服務,都是非法的。

歷史
香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有公共巴士行走,在1920年代,香港有多間巴士公司,包括九龍的九龍汽車公司(以下簡稱九巴)、啟德汽車公司、中華汽車公司(以下簡稱中巴),香港島的香港大酒店、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等等。

戰前的香港巴士
1933年6月11日,政府實行地區專利權,香港島路線由中巴營辦,九龍及新界路線則由九巴營辦。
1941年,日本軍隊入侵香港,由於燃料短缺,香港的巴士服務於該段時間曾一度陷入癱瘓。戰後不少巴士都被日軍破壞或被徵用,巴士公司惟有使用改裝車行走。

香港巴士的黃金歲月
1949年,九巴把當時新購入的4輛丹拿A型雙層巴士派往1號線行走,這4輛巴士成為香港首批雙層巴士(其中車牌為4961的巴士更被九巴保留至今,現存於沙田車廠),也為日後雙層巴士的普及化打好基礎。
1953年9月,九巴在新界各處設置巴士站。
隨著香港人口的增長,當時香港2大巴士公司九巴及中巴不斷從英國購入雙層巴士,在1960年,往來荃灣市區與九龍佐敦道碼頭的16B路線加入雙層巴士行走,這線也是新界首條採用雙層巴士的路線。1962年,中巴亦購入雙層巴士。
可惜好景不常,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巴士公司因人手不足的關係被逼暫停營運旗下路線(部分路線在六七暴動後並沒有繼續行駛)。

新市鎮開發,提高巴士重要性
暴動過後,香港巴士服務在1968年已大致回復正常。同時,香港的兩大衛星城市--荃灣及觀塘亦已發展成熟,有見及此,九巴在1968年5月9日開辦往來荃灣市區及觀塘的40號線。
可是好景不常,正因暴動時巴士服務癱瘓的關係,結果卻讓白牌車(即是日後的綠色專線小巴及紅色公共小巴)地位提高。

一人控制與過海巴士
過去,除了司機外,香港巴士一般都設有司閘員及售票員,早在1960年代,九巴已淘汰司閘員,並為巴士安裝自動閘門。1971年,中巴試行一人控制管理辦法,乘客上車後需把車費投進錢箱。
1972年8月,香港首條過海隧道——紅磡海底隧道通車。九巴及中巴開辦3條過海隧道巴士路線,它們分別是:

101,由觀塘裕民坊前往堅尼地城。
102,由荔枝角(今美孚巴士總站)前往筲箕灣。
103,由橫頭磡前往蒲飛路。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當時英國出現巴士車廠工潮,香港巴士出現求過於供的現像,在1972年9月1日前,103號路線是由九巴獨自營辦。
當時過海巴士的車費為$1,過隧道後為$0.5。而往來荃灣與觀塘的40號線收費則為全程過海巴士的20%(即$0.2)。
1973年,九巴及中巴自英國引入丹拿珍寶雙層巴士,這是香港首款全駕駛艙雙層巴士。

豪華巴士、三軸巴士與空調巴士的興起
早在1970年代,香港已經有豪華巴士,當時豪華巴士運行於往來機場與市區的200及201號路線,此外巴士公司為鼓勵中產階級使用巴士出入,更開辦不少往來大型屋苑與市中心的巴士路線(例如往來美孚新邨與尖沙咀的206號巴士),雖然這些豪華巴士不設空調,但它們有高背椅,相對於當時流行的玻璃纖維座椅,這些高背椅巴士便顯得十分豪華。
1980年,九巴引入勝利二型及丹尼士祖比倫空調巴士各一輛,但最後卻因試驗失敗而改裝為非空調巴士。
1981年,九巴及中巴分別向英國都城嘉慕巴士廠購入3軸都城嘉慕12米巴士,這是香港3軸巴士的元祖,又是12米巴士的始祖。自此之後,3軸巴士成為香港巴士的最大特色。
1984年,當時以中港直通巴士為主的城巴率先購入12米雙層空調巴士,這就是香港首輛後置引擎雙層空調巴士。
1985年,九巴為取代年事已高的豪華巴士,特地購入丹尼士獵鷹巴士行走豪華巴士路線。
1987年,九巴購入豐田Coaster型24座位空調小巴,主力行走沿途路窄多彎的90號線、290線(調景嶺至彩虹)及部份豪華巴士路線。
1988年6月,一輛九巴雙層空調巴士(利蘭奧林匹克巴士,AL1,車牌DX2437)以試驗形式行走於往來美孚新邨及尖沙咀的6號巴士線,自此之後九巴便開始大量購入雙層空調巴士。但首條設有雙層空調巴士的路線並不是6號線,而是往來中秀茂坪與尖沙咀的1A線。
1993年9月1日,中巴其中26條路線的經營權被政府收回,路線改由城巴營運。城巴於1995年9月1日再取得中巴14條路線的經營權。
自1995年起,各巴士公司已不再購入非空調巴士。

超低地台巴士的普及化及中巴時代之終結
1996年,城巴購入多輛富豪B6LE超低地台巴士,它們是香港首批超低地台空調巴士。同年,九巴購入丹尼士飛鏢型單層超低地台巴士,並將之派往60M(屯門市中心至荃灣地鐵站)、88K(顯徑至駿景園)等線行走。
1997年11月17日,九巴購入的首輛丹尼士三叉戟型雙層特低地台巴士投入服務。
1997年,中巴拒絕引入八達通收費模式。
1998年2月17日,政府宣佈不續發專營權予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中巴),十多條路線將由城巴接辦,其餘所有88條路線則公開招標;同年3月31日,政府宣佈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新巴)投得接辦該88條路線。9月1日凌晨,中巴專營權正式結束,中巴及新巴順利接棒。
2003年,新世界第一巴士母公司周大福收購城巴,使香港島巴士10年的競爭終結。
2003年7月10日,香港一輛行走麗瑤邨至天恆邨之九龍巴士265M線雙層巴士在早上於屯門公路往落馬洲方向被貨櫃車推至路邊,不久即墮下數十米山坡,車長及20名乘客死亡,20名乘客受傷,成為香港史上最多人死亡的車禍。(參見:屯門公路雙層巴士墮坡事故)
2005年8月,全球首部以同一引擎推動空調系統與驅動系統的雙層空調巴士退役(利蘭奧林匹克巴士,AL1,車牌DX2437)。

歐盟四型巴士
2006年,九巴引入兩部附合歐盟4型廢氣排放標準的新款特低地台巴士,其生產商來自瑞典之富豪和英國之亞歷山大丹尼士。
2007年1月,為配合法例的要求,新巴及九廣鐵路公司分別訂購十多部配歐盟4型廢氣排放標準的巴士(其生產商為亞歷山大丹尼士),成為香港首兩家正式購入歐盟4型巴士的公司。同年年中,嶼巴購入的5部歐盟4型高地台巴士抵港。
2010-06-16 10:04 pm
比錯評價...
2008-10-21 4:35 am
Good,資料詳細,認真答問題,資料十分真確 !令我大開眼界!!!!good!!!well-done!!good job!!!!goodddddddd
2008-02-19 10:57 pm
有D係英國人用淨唔要既二首單層巴士, 有D係新車不過係過時既, 後來亦有雙層, 兩者都係硬座冇空調, 坐喺最後排成日都會拋到飛起(真係飛起果隻), 果D軚盤實到司機阿伯渣到肺癆, 真有其事。 雙層巴士兩側有條鐵欄, 可以喺萬一反車既時候撐住。入錢果陣仲會嘔將車票出嚟, 好似冒險樂園果D飛咁, D細路仔好中意儲呢D飛仔架。你所講既以前, 其實係分咗好多個階段, 我果個階段(約三十年前)就係咁架喇。謝謝!
2008-02-19 6:37 pm
巴士起源

巴士,我們知到是行走於大小街道,擁有固定班次、收費、載客量,與固定行走路線之集體運輸工具。要說巴士之起源,我們需回到十九世紀初之英國...

十九世紀初的英國,正值工業革命,鐵路:一種全新的公共交通模式正在掘起。主要鐵路幹線相繼建成,由南至北、東至西,貫通全國。除鐵路外,馬車仍是當時最主要的交通公具。

各條主要鐵路,皆以首都倫敦為目的地,當時的火車是以蒸汽機車驅動,燃燒煤所產生大量的黑煙,遂迫使倫敦市議會立法禁止鐵路進入倫敦市中心。

條例實施後,雖為乘客帶來不少不便,但亦帶來一個前所未有的商機:由市郊的火車站接駁到市內之馬車租用服務,遂應運而生。

1829年,馬車商人(George Shillbeer 1797-1846) 抓緊時機,以法國租用馬車租有服務為藍本,將馬車租用服務制度化,建立一套附有固定班次、收費、行走路線馬車租用服務,讓所有人都可以乘搭,取名Omnibus (Omni,拉丁文解作For all,即「給予所有」),亦即是後來人們簡稱Bus。

於是,世界上第一條巴士服務,遂於1829年7月4日開始,行駛於當時仍是倫敦市郊的柏寧頓(Paddington)車站至英倫銀行(Bank)之間。

1921:一切從九龍開始
  早在1920年代,香港已有巴士行駛。當時香港島的市民可以乘搭電車來往港島北岸各區,但九龍並沒有電車,九龍區的市民只能安步當車,除了富裕人家可以坐人力車代步。這造就了在九龍經營巴士的市場空間。「九龍汽車公司」是最早期成立的巴士公司,於1921年創辦,提供來往尖沙咀及深水埗的巴士服務,最初祇有幾輛Ford行走。

  1924年,一群華人向英國Thornycroft公司購買了一輛Bodicea型巴士在九龍行駛,這便是中華汽車公司,也行走尖沙咀到深水埗的路線。當年大多數市民從未嘗試過坐「呠呠車」的滋味,當巴士投入服務時,吸引不少市民乘搭,生意大好,也吸引了新的投資者。這個時期香港的巴士公司自由競爭,存在著多家小型營辦商,包括啟德巴士公司行走九龍城至油麻地及尖沙咀的路線,香港島則有電車公司、大酒店及香港仔街坊會分別經營多條路線 。新界亦有巴士行駛,主要以貨車改裝成,規模亦相較港九各間巴士公司為小,包括有專門行走元朗至上水間之南興巴士公司、只在週日接載乘客到海灘之泉興巴士公司,及1925年成立之長美巴士公司。
1933:專利權的誕生
  三十年代,香港政府為了更有效管理巴士業務,於是實施「地區專利」制度,劃出香港島及九龍新界兩個地域招標,每個地域由一家巴士公司專營,部份盈利要上繳專利稅予政府。一九三三年四月,港府將港島巴士的專營權交給中巴,九龍及新界的專營權交給九巴。多家小型巴士公司經過合併改組後,「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及「中華汽車有限公司」便相繼成立,接手維港兩岸的公共巴士服務。九巴和中巴也成為了以後六十年,香港公共巴士業務的表表者 。 一九七三年,政府再以地區專利形式,把大嶼山的巴士服務交予 「新大嶼山巴士(1973)有限公司」專營。

  不久隨著社會轉變,地區專利已過時,政府於1975年開始,將地區專利改為「路線專利」,每一地區再不局限由一家巴士公司提供服務,容許多家公司競爭。其實這時的過海隧巴已讓兩巴進行有限度競爭 。
..........

字太多..請參考下面LINK..希望幫到你..=]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12: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9000051KK005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