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歐陽修的典故

2008-02-19 4:56 pm
曾聽過一個關於歐陽修的故事,結局是歐陽修對某人說:你卻不知修,但箇中來龍去脈已忘掉了,請問是不是真的有這典故呢?

回答 (3)

2008-02-19 5:46 pm
✔ 最佳答案
天聖年間, 歐陽修因鼎力相助范仲淹改革, 得罪權奸. 後因改革失敗, 他便被出知滁州. 在滁州, 歐陽修不以個人進退為意, 一心整治地方, 政通人和, 時常邀眾遊琅琊山. 當地有個紈褲子弟, 吟得幾句歪詩, 便以詩才自居, 人稱詩秀才. 他聞得歐陽修吟詩作賦有如行雲流水, 心中妒忌. 當他知歐陽修正往遊山, 便一路趕上來, 一心想搵歐陽修比個高低. 走到半路, 他見一株枇杷樹生得古怪, 詩興大發, 吟道:

路旁一古樹, 兩朵大丫柊;

秀才本就無甚才華, 剛唸完兩句, 就再也吐不出半個字來. 歐陽修在此時正經過, 便接口道:

未結黃金果, 先開白玉花.

秀才聽了說道:你這兩句也不賴, 勉強可以接上. 歐陽修聽後只笑了笑. 二人同行至河邊, 見有群白鵝, 在水中嬉戲. 秀才又再吟道:

遠看一群鵝, 一棒打落河;

吟罷, 又再苦苦思索, 也想不出一個字兒. 歐陽修又接口道:

白翼分清水, 紅掌踏綠波.

秀才聽後說道:老兄, 你還可胡謅幾句. 我往找歐陽修比試, 你可要為我助威呀. 沿著小河行走, 來到渡口擺渡. 二人站在船上, 秀才看著水中倒影, 飄飄欲仙. 說道: 老兄, 這回我們將歐陽修壓倒, 我倆就成了當今詩壇雙星了. 說罷又吟道:

詩人同登舟, 去訪歐陽修;

歐陽修聽罷哈哈大笑道:

修已知道你, 你卻不識修(羞).

秀才聽罷, 好不狼狽.
2008-02-20 4:07 am
歷史故事:為學謹嚴的歐陽修

文/古言
【明慧學校】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累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熙寧五年(1072)卒,謚文忠。

歐陽修為學態度非常認真嚴謹。他每寫好一篇文章,必先“草就紙上,粉於壁,興臥觀文屢思屢議”,終生堅持不渝。

韓琦任宰相時,曾修了一所晝錦堂,是請歐陽修寫的《晝錦堂記》,其中有:“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的句子。韓琦得到這篇文字後愛賞備至。幾天以後,歐陽修又派人送來了另外一篇《晝錦堂記》,並說“上次文稿有不當之處,可換用這篇文稿。”韓琦再三品味,與上一篇沒有甚麼不同。只是在“仕宦”“富貴”之下各加了一個“而”字。但文意卻更為暢達了。

歐陽修為《醉翁亭記》一文時,曾經受教於一個樵夫。《醉翁亭記》開始時詳細講述:“滁州四面皆山也,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樵夫認為言語啰嗦,歐陽修乃修改為:“環滁皆山也”,言簡意賅,氣韻生動。

歐陽修晚年,曾經自己修改一生所寫的文章。用盡心力,非常辛苦。他的夫人制止他說:“何必這樣自找苦吃。難道還怕老師發脾氣嗎?”歐陽修笑著說:“不是害怕老師生氣,只是怕年輕人笑話!”

正是由於一生為學謹嚴,歐陽修為後世留下了不少傳世佳作,歐陽修的為學態度值得後世讀書人學習。
2008-02-19 5:47 pm
( [你還不知修 (羞) ] 一句是歐陽修用來諷刺一個愛吹噓的秀才。
典故如下:
有一個秀才覺得自己的詩詞寫得非常好。他時常向人吹噓說:[如今也只有一個歐陽修,能和我相比了。]

一天,這個秀才上船過河,見岸邊有棵枇杷樹,出口成吟:[路旁一批杷,兩朵大丫杈。] 但想不起下兩句。
歐陽修正巧來到,但這個秀才卻不認得他。
歐陽修隨口說:[未結黃金果,先開白玉花。]
秀才一聽,拱手贊道:[想不到老兄也會吟詩,對得還不錯,不失我原意。這可是詩人興會了。]

說話間,船已開行。
秀才見河中有鵝,念道:[遠看一群鵝,一棒打下河。] 又再不能念下去。
歐陽修順口接道:[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秀才大言不慚說:[呵!看來老兄也有點學問,竟能懂得我的詩!]
到了河對岸,就對歐陽修說:[我此行去和歐陽修比詩,看你還可以,不如一同前往,如何?] 於是又說兩句:[詩人同登舟,去訪歐陽修。]
歐陽修擺擺手,表示不用去了,說:[修已知道你,你還不知修。]

2008-02-19 10:00:13 補充:
由於未能顯示雙引號, 答案中用 [ ] 號代替雙引號.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10: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9000051KK0045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