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介質的在空間中的相對運動,隨空間不同而有時間上的延遲便是波動。
例如:一排啦啦隊,由第一個開始陸續上下擺動手臂,
鄰近的人也跟著擺動但在時間上稍有延遲,依此類推便形成好看的波形。
人們早期所認識的波動,不論是聲波或水波,都有介質作為傳播的媒介。
聲波可以經由空氣、液體或固體傳播,但無法穿越真空。
所以地球上所聽到的聲音都源自地球本身。
於是很自然的認為波動都需要介質傳播。
要不然沒有『東西』擺動的『波』不是很奇怪嗎?
可是太陽的光線卻可以穿過太空中的真空區域而傳達到地球上。
此時可以採取的一種作法是 接受光是一種波動,
但是這種波動並不需要介質傳遞,也就是需要修改原有的波動學說。
雖然虎克比較相信光的波動說,但是牛頓選擇了另一種方式,
認為光是一顆顆的粒子,從光源(如太陽處)快速的飛向地球。
當光粒子進入眼中時便刺激眼球形成視覺。
光束便是一連串行進中的粒子。
由於牛頓在力學等其他方面的卓越貢獻,
使得『粒子說』興盛近一世紀之久。可見科學家也有雙眼朦朧之時。
直到1803年楊氏(Thomas Young)的干涉實驗推翻了『粒子說』崇高的地位。
光的干涉現象是波動說的最有利證據。
但是光如果是『波動』,那麼在太陽與地球間真空的區域內,
是什麼『東西』在振動 使得光波能傳達到地面呢?
於是『科學家』創造了一個新的『怪物』—以太。
它無所不在,在真空中『以太』的運動使的光得以前進。
可是卻不會影響星球或你我的運動,他幾乎不和物質作用,
否則地球或其他星球在龐大的『以太海』中運動,豈不是會逐漸慢下來。
可是『以太』抵達眼睛時卻又能刺激眼球產生影像。
當時認為以太只是尚未被偵測到而已。這樣的想法又持續了將近百年。
直到1887年 Albert A. Michelson 和 Edward W. Moley
構想出測出以太和地球相對速度的實驗,
可是以當時精密的測量技術卻怎麼量就是量不出來。最後只好承認實驗的失敗。
科學家終於覺醒了,推翻了當初所『構想』出來的怪物,
原本失敗的實驗卻是承認以太實際上並不存在的證明。
於是科學家也只好接受『光』是一種特殊的『波』,
一種不需要介質便能傳播的『波』,
至少這樣的想法比起『以太』的模式簡單的多。
(這樣算不算是一種鋸箭法呢?)
現在我們說『光』的行為像是一種『波動』,為什麼不直接說光是波呢?
因為後來又有『光電效應』等實驗,不得不以粒子(光子)的觀點來解釋,
愛因司坦便是因為對『光電效應』的解釋而獲得1922年的諾貝爾物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