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魯班係唔係春秋戰國ge人黎嫁?? 快快快~~~

2008-02-19 3:35 am
魯班係唔係春秋戰國ge人黎嫁??
更新1:

咁即係5係呀?

回答 (6)

2008-02-19 4:29 am
✔ 最佳答案
係。

樓上何必copy大堆唔關事垃圾?
2008-02-20 12:43 am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以及凿子、铲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另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鲁班发明磨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查考,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经有了杵臼,因此到鲁班的时代发明磨,是有可能的。

  在兵器方面,据《墨子·公输篇》记述,鲁班曾经为楚国制造攻城用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强”(又名“钩拒”),在战争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 。 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鲁班的贡献也很多。《述异记》上说,鲁班刻制过立体的石质九州地图。


鲁班不愧是我国古代一位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二千四百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


每年的六月十三日是鲁班师傅诞,木艺工会最重视这个节日, 木艺工人昔日十分注重尊师重道精神, 他们最尊崇的师傅, 就是鲁班先师了。 木艺这一行可说是最古老的行业,木工在建筑业中一直占有很重要地位。每年祝贺师傅诞, 还有一项很特别的传统活动, 就是派 〝师傅饭〞,所谓 “师傅饭”, 其实只是在师傅诞那天, 用大铁锅煮的白饭, 再加上一些粉丝,虾米,眉豆等。由于相传吃了师传饭的小孩子, 不仅能象鲁班那么聪明, 而且很快长高长大, 健康伶俐, 以前, 在贺诞这一天, 请一班艺人回来唱八音, 或者请一台木偶戏来演出, 视当年的经济情形而定, 总之是隆重其事。
2008-02-19 3:50 am
魯班

魯班是中國春秋末葉時期一位著名的工匠,他被後世尊為中國工匠的師祖。魯班並非其本名,只是其流傳最廣的稱呼,其真實姓名眾說紛紜,到現代已難以查實,依古籍記載有公輸班、公輸盘、公輸般等,有些古籍則尊稱魯班為公輸子。據說魯班出生於魯國的一個世代大家族——公輸族,由於他是魯國人,又被稱為魯班或魯般,到後來,魯班這稱呼流傳得最廣,產生了多人誤解他姓魯名班,其真實姓名則稀為人知的現象。

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四十年後隱居於歷山 (位於現今濟南市東南,又名千佛山)。卒於公元前444年(周貞定王二十五年)以後。

由於在中國流傳著許多他對建築、木工等行業貢獻的傳說,被認為是他設計的工具、建造法則,被沿用至今,是以魯班被後世奉為工匠的祖師,為中國上架行、中架行及下架行(合稱三行1)工匠們敬奉的先師,以示尊崇。除此之外,戲班亦奉魯班為師。

除了被視為師祖外,魯班在中國更被神格化,說他出生時群鶴雲集,滿室異香,乃是天上宿星投胎。民間流傳眾多關於魯班巧藝的傳說,奉他為神仙。

因此魯班又有魯班仙師、公輸先師、巧聖先師、魯班爺、魯班公、魯班聖祖、魯班祖師等稱呼。在中國各地都建有魯班殿2,或魯班廟。
參考: 維基百科
2008-02-19 3:44 am
魯班是中國春秋末葉時期一位著名的工匠,他被後世尊為中國工匠的師祖。魯班並非其本名,只是其流傳最廣的稱呼,其真實姓名眾說紛紜,到現代已難以查實,依古籍記載有公輸班、公輸盘、公輸般等,有些古籍則尊稱魯班為公輸子。據說魯班出生於魯國的一個世代大家族——公輸族,由於他是魯國人,又被稱為魯班或魯般,到後來,魯班這稱呼流傳得最廣,產生了多人誤解他姓魯名班,其真實姓名則稀為人知的現象。
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四十年後隱居於歷山 (位於現今濟南市東南,又名千佛山)。卒於公元前444年(周貞定王二十五年)以後。
由於在中國流傳著許多他對建築、木工等行業貢獻的傳說,被認為是他設計的工具、建造法則,被沿用至今,是以魯班被後世奉為工匠的祖師,為中國上架行、中架行及下架行(合稱三行1)工匠們敬奉的先師,以示尊崇。除此之外,戲班亦奉魯班為師。
除了被視為師祖外,魯班在中國更被神格化,說他出生時群鶴雲集,滿室異香,乃是天上宿星投胎。民間流傳眾多關於魯班巧藝的傳說,奉他為神仙。
因此魯班又有魯班仙師、公輸先師、巧聖先師、魯班爺、魯班公、魯班聖祖、魯班祖師等稱呼。在中國各地都建有魯班殿2,或魯班廟。
2008-02-19 3:40 am
魯班或稱公輸班、公輸子。中國春秋時期的著名工匠。

魯班春秋末葉魯國人,本姓公輸(一說公孫),名般,因「般」與「班」同音,而他是魯國人,因此常被稱為魯班。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卒於公元前444年(周貞定王二十五年)以後。

魯班是中國古代的巧匠,他的很多發明都來自傳說,沒有正式的史書記載。魯班被後世人士奉為木匠的祖師爺,後來更神格化,成為中國工匠們敬拜的神仙。在中國各地都建有魯班廟,或魯班殿1。

里籍

關於魯班生於何處,未見有書籍明確記載。最近,據任繼愈等考證,魯班故里當在山東滕州2。

傳說中的發明與作品

相傳他當年發明雲梯攻城,但未派往戰場採用,而被墨子於模擬戰打敗。傳說他發明了滑翔機,使人可以在空中掠過城牆。據說中國鋸子、墨斗、鈎強、曲尺(彎尺)、古代大門扇上用來裝飾及敲門鋪首也是魯班發明的。

後人為了歌頌魯班,把許多著名建築都說成是魯班修造的。例如河北省洨河上的趙州橋本是隋代大匠李春設計與修建的,但是民間流傳是魯班所修造的,民間流行歌謠:「趙州橋來,什麼人修?趙州橋呀!是魯班修,什麼人從橋上過呀!是財神爺推車壓出一道溝!」

另外明清時一些文人著書,書名冠以「魯班」兩個字。例如《魯班營造正式》實際上這是一本《營造正式》,還有《匠家鏡魯班經》、《新刻京板工師鏤刻正式魯班經匠家鏡》、《魯班經》等。


傳說中的發明

雲梯
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

鈎強
「鈎強」也稱「鈎拒」、「鈎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鈎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

《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游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鈎強之備,退者鈎之,進者強之,量其鈎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木鵲
據說是一種以竹木為材的飛翔器械。

《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渚宮舊事》記載:「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鋸子
傳說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中華民族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 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參考: ME
2008-02-19 3:40 am
魯班是中國春秋末葉時期一位著名的工匠,他被後世尊為中國工匠的師祖。魯班並非其本名,只是其流傳最廣的稱呼,其真實姓名眾說紛紜,到現代已難以查實,依古籍記載有公輸班、公輸盘、公輸般等,有些古籍則尊稱魯班為公輸子。據說魯班出生於魯國的一個世代大家族——公輸族,由於他是魯國人,又被稱為魯班或魯般,到後來,魯班這稱呼流傳得最廣,產生了多人誤解他姓魯名班,其真實姓名則稀為人知的現象。
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四十年後隱居於歷山 (位於現今濟南市東南,又名千佛山)。卒於公元前444年(周貞定王二十五年)以後。
由於在中國流傳著許多他對建築、木工等行業貢獻的傳說,被認為是他設計的工具、建造法則,被沿用至今,是以魯班被後世奉為工匠的祖師,為中國上架行、中架行及下架行(合稱三行1)工匠們敬奉的先師,以示尊崇。除此之外,戲班亦奉魯班為師。
除了被視為師祖外,魯班在中國更被神格化,說他出生時群鶴雲集,滿室異香,乃是天上宿星投胎。民間流傳眾多關於魯班巧藝的傳說,奉他為神仙。

2008-02-18 20:06:49 補充:
佢係春秋戰國ge人.


收錄日期: 2021-04-23 22:51: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8000051KK028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