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線譜的起源和歷史???

2008-02-19 2:01 am
五線譜的起源和歷史???
註:要事實(要有出處)

回答 (2)

2008-02-19 2:29 am
✔ 最佳答案
五線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在音樂範疇中,五線譜是一種為人熟悉的音樂標記方式,利用五條平行橫線,在其上面記入標示不同音高及拍子的音符。這些線,可稱為「五線譜」或簡稱「譜表」(Staff or Stave)。並依據拍子記號將五線譜上音符依拍分成小節,用小節線標示。

在五線譜上,音高是由下而上標示,位於較高線上的音符代表較高音高;而時間則由左至右標示,左面的音符會比右面的較早演奏出來。當然,演奏記在譜表上的樂曲時,音高、速度等比例會因不同的音樂符號或標示而有所不同。






目錄

1 五線譜結構

1.1 加線與加間
2 五線譜歷史
3 相關內容
4 參考

4.1 參考書目
4.2 外部連結





五線譜結構
記譜時,音符都會刻畫在一條線(線)上或者兩條線中間的空間(間)上。而這些線及間由下而上命名的,最下面的是第一線,最上面的是第五線;同樣,第一、二線之間為第一間,四、五線之間為第四間。在這五條線之間,可以記下十一個音。

要確定五線譜上線間所代表的音高,還需要加上音部記號(或稱「譜號」,clef)。譜號將標示某個特定音所在的線,並將其他音依序排列。例如第二線G譜號(G Clef)就將中央C對上的G音定在第二線上,這樣對落的第一間就是F音,對上的第二間就是A音,如此類推。而不同的譜號標示在五線譜上不同線的位置上,亦會改變五線譜所代表的音高。另外,不同的音調及其調號都會影響寫在五線譜上不同音的音高。

───────────○F──╖

          ○E   ║

─────────○D────╢

        ○C     ║

───────○B──────╢

      ○A       ║

─────○G────────╢

    ○F         ║

───○E──────────╜

  ○D

─○C─  ←(加間Ledger spaces)

參考:音部記號

沒有加上譜號或用特殊譜號的五線譜也可以用在敲擊樂的譜面,以不同的線和間表示不同的樂器。







加線與加間
如果要在五線譜上記載位於第一線以下或第五線以上的音時,就必須在五線的上下,加上一些臨時短線。這種短線就稱為加線(Ledger lines),由加線產生的間,就稱為加間(Ledger spaces)。







五線譜歷史


相關內容

音樂
音部記號


參考


參考書目

黑澤隆朗,樂理,音樂家出版社,1984:p.16-22


外部連結

Tonalsoft Encyclopaedia of Tuning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A%94%E7%B7%9A%E8%AD%9C&variant=zh-hk
參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8-02-19 2:08 am





五線譜的由來


五線譜的由來
遠在10世紀的時候,法國有一個叫[古羅]又譯為[古多]的音樂家,開始用四條橫線表示音的高低,又把當時流行的一種表示音的長短的符號放在四條橫線裏,來記載樂曲,這便是五線譜的雛形。這在當時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發明,震動了整個歐洲音樂界。羅馬教皇聽說此事,把古羅召至羅馬,給了他一筆重賞,並讓他把羅馬教堂所收藏的樂譜一律改為“古羅式記譜法”,也叫“四線譜記譜法”。
到了12世紀,有人把表示音的高低的四條橫線改成五條橫線,但這樣的五線譜仍不完善。如小節線、拍號等符號,還沒有出現。直到16世紀,五線譜才逐漸完善,和我們現在使用的差不多。


古希臘的樂譜只有用文字及記號來表示音階的高低長短,所以最初的樂譜根本沒有任何線在上頭。
樂譜上最早有線出現是在十世紀左右的事。當時為了要讓音階高低容易看,就在上頭畫一二條線來輔助。
一直到十七世紀義大利的歌劇界,才將樂譜統一成五條線。雖然音階只有八個,照理說只要四條線就夠了,不過看起來較完整,最後還是採取五線。

五線譜並不是人類一開始記載音樂時就有的產物,
是經過許多世界的變遷才有的
簡單的說 從1條線至18條線等各種不同的記譜法
經過不斷的沿革到17世紀之後
才固定成現在國際間通用的五線譜記法。

五線譜是經過一千多年的改進,才確定現在的方式。
音符的歷史最早在歐洲的八世紀後,在主教堂唱樂歌,開始是用一種紐碼【neuma】符號來記譜。

五線譜上最常用的三種譜號:
高音譜號:Sol譜號
中音譜號:Do譜號
低音譜號:Fa譜號

在音樂範疇中,五線譜是一種為人熟悉的音樂標記方式,利用五條平行橫線,在其上面記入標示不同音高及拍子的音符。這些線,可稱為「五線譜」或簡稱「譜表」(Staff or Stave)。並依據拍子記號將五線譜上音符依拍分成小節,用小節線標示。
在五線譜上,音高是由下而上標示,位於較高線上的音符代表較高音高;而時間則由左至右標示,左面的音符會比右面的較早演奏出來。當然,演奏記在譜表上的樂曲時,音高、速度等比例會因不同的音樂符號或標示而有所不同。
五線譜結構
記譜時,音符都會刻畫在一條線(線)上或者兩條線中間的空間(間)上。而這些線及間由下而上命名的,最下面的是第一線,最上面的是第五線;同樣,第一、二線之間為第一間,四、五線之間為第四間。在這五條線之間,可以記下十一個音。
要確定五線譜上線間所代表的音高,還需要加上音部記號(或稱「譜號」,clef)。譜號將標示某個特定音所在的線,並將其他音依序排列。例如第二線G譜號(G Clef)就將中央C對上的G音定在第二線上,這樣對落的第一間就是F音,對上的第二間就是A音,如此類推。而不同的譜號標示在五線譜上不同線的位置上,亦會改變五線譜所代表的音高。另外,不同的音調及其調號都會影響寫在五線譜上不同音的音高。
───────────○F──╖
          ○E   ║
─────────○D────╢
        ○C     ║
───────○B──────╢
      ○A       ║
─────○G────────╢
    ○F         ║
───○E──────────╜
  ○D
─○C─  ←(加間Ledger spaces)
參考:音部記號
沒有加上譜號或用特殊譜號的五線譜也可以用在敲擊樂的譜面,以不同的線和間表示不同的樂器。

加線與加間
如果要在五線譜上記載位於第一線以下或第五線以上的音時,就必須在五線的上下,加上一些臨時短線。這種短線就稱為加線(Ledger lines),由加線產生的間,就稱為加間(Ledger spaces)。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07: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8000051KK021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