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是什麼?

2008-02-18 4:18 am
醫生最常見在什麼時候開抗生素比病人呢?醫什麼病的藥物會用抗生素呢?我成日驚d醫生在無必要的情況下開抗生素我食,有什麼辦法呢?

回答 (4)

2008-02-18 9:35 pm
✔ 最佳答案
甚麼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種可以消滅或防止細菌生長的藥物,能用作預防或治療因細菌感染而引致的疾病,但不能醫治病毒引起的疾病,例如傷風、感冒或非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抗生素的種類很多,功效則視乎細菌的特性而有所不同,故不可胡亂服用。



抗生素的副作用

少數病人在服食抗生素後,可能會出現短暫性的副作用如頭痛、噁心、嘔吐、便秘或肚潟等。如情況持續或轉趨嚴重,病人應停止服藥並盡快請教醫生。

有些病人可能會對抗生素有過敏反應,故服藥後如出現紅疹、痕癢或哮喘等症狀、便應立即停止服藥並攜同有關藥物找醫生治理。如病人以往曾對某種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有過敏反應,應事先告知醫生。

某些抗生素可能會影響胎兒或嬰兒,故準備懷孕、已懷孕或哺乳婦女應先向醫生查詢才可服用。



服用抗生素須知

口服抗生素的形式有藥丸、膠囊及藥水。水劑通常是為方便小童服食,服食前須將藥水搖勻以確保服用份量正確。

抗生素宜於飯前服食,因為較易吸收;但某類抗生素則宜於飯後服食,以減少腸胃不適。病人應依照籤指示服藥。

病人如忘記服藥,應立即補服所忘記服食的劑量,然後依照下一次的指定時間服藥。但如果當時已快到下次服藥時間,便母須補服,而應依時服食下個劑量,切忌服用雙倍劑量。

為確保療效,病人應遵照醫生指示定時定量服用抗生素,直至完成整個療程為止。在服藥期間,即使病情好轉,也不可自行停藥,否則不但不能消滅所有細菌,反而可能會令病情復發或引致後遺症;此外,更可能會令病菌產生抗藥性,以致日後服用同類抗生素時無效。

切勿預留一些抗生素待下次服用或隨便給人服用,因為每次的病情及成因不同。胡亂服藥,不單會延誤病情,更可能產生不良後果。

抗生素可能干擾口服避孕藥的效用,故有關病者應請教醫護人員。



抗生素的貯存方法

抗生素應存放在陰涼、乾燥及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

病人應留意標籤指示的方法妥善貯存藥物。

除個別藥物標籤上的特別指示外,一般情況下,母須把藥物存放在雪櫃內。若標籤指示須將藥物存放在雪櫃,切勿放在冰格內。

過期的藥物必須棄掉。



對抗生素的常見誤解

很多人都曾服用抗生素,但卻普遍對抗生素的認識不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誤解,試看你知道多少正確答案?

1. 傷風感冒、喉嚨痛時一定要服用抗生素才能把病治好。

錯。抗生素是不能醫治由病毒或敏感因素所引起的疾病,例如傷風和感冒;除非是有細菌感染時,才需要服食抗生素。

2. 病徵消失了,就不用繼續服完整個抗生素療程。

錯。要根據醫生指示按時服完整個療程為止,切勿在病徵消失時自行停藥或減藥,以免病菌產生抗藥性,令抗生素失去療效,不能根治疾病。

3. 服食抗生素後,如果病徵持續,可以自行到藥房購買抗生素繼續服用。

錯。抗生素須有醫生處方才可以在註冊藥房購買。如果服完整個療程後,病情沒有好轉,甚至惡化,應立刻請教醫生。

4. 剩餘的抗生素藥,可分給別人服用或留待下次服用。

錯。抗生素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抗生素是針對不同種類的病菌,而相似的病徵並不一定是同一種病,所以不可隨便轉給別人服用或留待下次服用。另外,服食過期的抗生素可能會對身體有害,所以切勿保留過期藥物。

5. 抗生素即特效消炎藥,對所有炎症都有療效。

錯。消炎藥是籠統的名稱,包括不同種類的藥物,例如抗生素、非類固醇消炎止

痛藥和某些酵素等,各有不同的作用。抗生素只能醫治由病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故應由醫生診症後,因應病情而處方。病人不應勉強醫生處方消炎藥或自行到藥房購買。

如經醫生診斷有細菌感染,醫生會適當處方抗生素。
參考: 我係牙科姑娘
2008-02-18 4:31 am
何謂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群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化學物質,早先發現的都是由自然界中其他微生物 (例如黴菌)所製造分泌出來的,例如人類最早發現的抗生素 ─ 盤尼西林 (青黴素》就是由青黴菌所製造分泌的。後來將這些原始的化學結構加以修飾改變,以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式製造了許許多多不同結構的抗生素,目前可用來治療人類細菌感染的抗生素有上百種之多。







抗生素的作用與使用時機







不同的抗生素對細菌體有不同的作用,有些抗生素可抑制細菌體細胞壁的合成,有些可抑制其蛋白質的合成,有些則破壞其基因物質或阻斷其新陳謝的過程,因而造成細菌無法繼續生長、繁殖,甚至造成細菌的死亡。細菌體的結構與人體細胞的結構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們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化學物質 (抗生素)用來抑制細菌的生長或殺死細菌,但卻對我們人體細胞不會造成很大的作用。







因為抗生素是用來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所以我們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時機就是細菌對我們造成危害或是造成我們人體感染的時候。







然而會侵入我們人體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種類很多,包含各式各樣的濾過性病毒 (簡稱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等,因此即使我們身體感染疾病,也未必見得一定就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因為抗生素對於病毒、黴菌及寄生蟲足沒有效果的。此外,當我們身上有某些地方發炎的時候,也未必見得就一定是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發炎,例如關節炎 就可能是因身體免疫功能不正常破壞關節組織而造 成發炎,也可能因尿酸沈積過多而造成發炎,因此 對於某某地方發炎,也未必就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 治療。























細菌如何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前面已說明抗生素可經由一些特定的作用,達成抑制細菌或殺死細菌的作用,然而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均有一種自然衍變的特性,也就是生物體上控制所有生命現象的基因在複製時並非完全一成不變,控制細胞表現的基因物質,在複製時有一極小比例的情形會發生突變,也就是其分裂複製的下一代細胞,在某一生物特性上可能有不一樣的表現,而細菌體是一單細胞生物,其分裂繁殖非常快速 (快者每二十分鐘就複製分裂一次成為二個細菌個體),因此有柑當的機會可以因為基因突變而衍生出不受抗生素作用的下一代。此種不受抗生素作用可能經山不同的途徑來達成,例如變成可以合成分泌一些酵素,而這些酵素可以破壞抗生素,因此抗生素尚未作用到細菌體就被酵素破壞了;或者足原本抗生素要作用於細菌體的某一特定部位,但細菌的基因將該部位的結構做了改變,使得抗生素無法作用於其上,因此細菌就不會被殺死;或者細菌的細胞壁結構發生了變化,造成抗生素無法穿透細胞壁,無法到達作用部位,細菌也因此不被抗生素殺死而存活下來。























細菌變成抗藥性細菌後的影響








細菌若變成對某些抗生素具有抗藥性後,我們在遇到此種細菌感染時,冉用這些抗生素治療也無法將體內造成感染的細菌殺死,此時細菌就可能在我們體內不斷滋生繁殖,造成愈來愈嚴重的感染,最後甚至可能引起菌血症、敗血症而死亡。






通常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是先曲對一、二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開始,但若經繼續篩選淘汰,細菌就可能變成對愈來愈多種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細菌剛開始對少數藥物兵抗藥性時,醫師尚可選擇其他類的抗生素來治療。但當細菌變成對大多數的抗生素或全部抗生素都具有抗藥性時,醫師往往束手無策,只能依賴病人個人體內免疫力去與細菌對抗,若自身的免疫力可以克服細菌感染,仍可痊癒,但若自身免疫力無法克服細菌感染時,就只有走上死亡一途,通常足走上後者的可能性較大。



即使細菌只對少數幾種抗生素具抗藥性時,仍然會對醫師治療病人造成很大的困擾,並會增加病人的痛若或死亡。因為對於每一種細菌感染,醫師都有優先考慮使用的抗生素種類,而細菌若對這些優先考慮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藥性時,此時醫師依一般考量使用了這些抗生素,病人很可能病情無法獲得改善,持續了一段時間後醫師才會依病情未改善的況狀,或幾天後所得到的細菌培養資料,改換用其他種類的抗生素,此時病人已經受了好幾天的痛苦,不幸的話,病情可能持續惡化,甚至改換治療藥物也來不及救治病人。因此,抗藥性細菌的感染對醫師治療病人是很大的麻煩與挑戰,對病人本身,更是極大的威脅。

台灣常見致病細菌的抗藥性情形
台灣地區過去因為抗生素的使用相當普遍,在許多情形下被過度地使用了,因而造成現今台灣地區許多常見造成人體感染的致病細菌,都有很高比例的抗藥,出清形:例如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最重要的藥物為oxacillin,台灣地區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對 oXacillin具抗藥性的比例已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有些醫院甚至高達百竹之A十以上;金黃色葡萄球菌可造成我們人體各個部位的感


染,包括皮膚上的膿疤、蜂窩組織炎、關節炎、骨髓炎、肺炎等等,而醫師最常用來治療的oxacillin竟然有一半以上的機會是無效的,當然對病人相當不利。又例如造成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致病細菌之一為肺炎雙球菌,治療肺炎雙球菌感染最重要的藥物為盤尼西林 (青黴素),台灣地區的肺炎雙球菌對盤尼 西林具抗藥性的比例,在這一、二年已高達百介之 七十以上,試想這對台灣民眾是多大的威脅。



以上所舉的這兩種細菌的抗藥性比例,若與世 界其他地區加以比較,台灣是名列前矛的高抗藥性 比例國家。其他還有許多細菌的抗藥性比例,台灣 也都是排名數一數二的。對於這些抗藥性細菌的感 染,目前固然大多數還有一些所謂的 「後線」抗生 素可使用,醫師若及時經由細菌培養得知它是對主 要抗生素具抗藥性而改用後線抗生素,或許仍可救 治病人;但若對每一個感染



的病人都需使用後線抗一般考量使用了這些抗生素,病人很可能病情無法獲得改善,持續了一段時間後醫師才會依病情未改善的況狀,或幾天後所得到的細菌培養資料,改換用其他種類的抗生素,此時病人已經受了好幾天的痛苦,不幸的話,病情可能持續惡化,甚至改換治療藥物也來不及救治病人。因此,抗藥性絀菌的感染對醫師治療病人是很大的麻煩與挑戰,對病人本身,更是極大的威脅。










近年來醫師


甚至為了避免萬一延誤使用抗生素,而病人正巧發生細菌感染所衍生的醫療糾紛,寧願多用抗生素。此外,在街上到處林立的藥局藥房裹,早年也是經常在朱經醫師G方的情形下販售抗生素給病人服用,甚至有些還幫病人注射抗生素,也造成抗生素不當地過度使用,因而在台灣地區造就了商比例的抗藥性細菌。
2008-02-18 4:29 am
抗生素是一種可以消滅或防止細菌生長的藥物,能用作預防或治療因細菌感染而引致的疾病,但不能醫治病毒引起的疾病,例如傷風、感冒或非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抗生素的種類很多,功效則視乎細菌的特性而有所不同,故不可胡亂服用。
少數病人在服食抗生素後,可能會出現短暫性的副作用如頭痛、噁心、嘔吐、便秘或肚潟等。如情況持續或轉趨嚴重,病人應停止服藥並盡快請教醫生。

有些病人可能會對抗生素有過敏反應,故服藥後如出現紅疹、痕癢或哮喘等症狀、便應立即停止服藥並攜同有關藥物找醫生治理。如病人以往曾對某種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有過敏反應,應事先告知醫生。

某些抗生素可能會影響胎兒或嬰兒,故準備懷孕、已懷孕或哺乳婦女應先向醫生查詢才可服用。
2008-02-18 4:28 am
抗生素(Antibiotic)是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或合成的類似物,在體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存活,而對宿主不會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

用途


抗生素基本上可分為二大類,一為抑制病原的生長,一為直接殺死病原。可用於治療大多數細菌感染性疾病。
除了抗感染外,某些抗生素還具有抗腫瘤活性,用於腫瘤的化學治療。
有些抗生素還具有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長作用。
抗生素不僅用於醫療,還應用於農業、畜牧業和食品工業等方面。在畜牧業中非治療用途的抗生素,稱為生長促進劑。


來源

抗生素的主要來源是生物合成(發酵),也可以通過化學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得。


分類
抗生素的幾個主要類別


β內醘胺類抗生素 β-Lactam

青黴素 Penicillins
頭孢菌素 Cephalosporins
非典型的β-內醯胺類抗生素
四環素 Tetracycline 與 氯黴素 Chloramphenicol
氨基糖苷類 Aminoglycoside
大環內酯類 Macrolide
喹諾酮 quinolone
磺胺類 sulfonamides
殺菌作用
抗生素殺菌作用主要有4種機制

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抑制細胞壁的合成會導致細菌細胞破裂死亡,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菌藥物包括青黴素類和頭孢菌素類,哺乳動物的細胞沒有細胞壁,不受這些藥物的影響。
與細胞膜相互作用:一些抗菌素與細胞的細胞膜相互作用而影響膜的滲透性,這對細胞具有致命的作用。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桿菌素。
干擾蛋白質的合成:干擾蛋白質的合成意味著細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干擾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類、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和氯黴素。
抑制核酸的轉錄和複製:抑制核酸的功能阻止了細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以這種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氯基吖啶。

耐藥性
細菌對抗生素(包括抗菌藥物)的耐藥性主要有4種機制

使抗生素分解或失去活性:

細菌產生一種或多種水解酶或鈍化酶來水解或修飾進入細菌內的抗生素使之失去生物活性。
如:細菌產生的β-內醯胺酶能使含β-內醯胺環的抗生素分解;細菌產生的鈍化酶(磷酸轉移酶、核酸轉移酶、乙醯轉移酶)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使抗菌藥物作用的靶點發生改變:

由於細菌自身發生突變或細菌產生某種酶的修飾使抗生素的作用靶點(如核酸或核蛋白)的結構發生變化,使抗菌藥物無法發揮作用。
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通過對青黴素的蛋白結合部位進行修飾,使細菌對藥物不敏感所致。
細胞特性的改變:細菌細胞膜滲透性的改變或其它特性的改變使抗菌藥物無法進入細胞內。
細菌產生藥泵將進入細胞的抗生素泵出細胞:細菌產生的一種主動運轉方式,將進入細胞內的藥物泵出至胞外。

收錄日期: 2021-04-19 13:37: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7000051KK040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