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愛情三部曲

2008-02-18 3:52 am
請給我介紹一下《霧》《雨》《電》的主題和中心思想
謝謝!

回答 (1)

2008-02-19 6:39 am
✔ 最佳答案
巴金從1929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

而《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是描寫“革命+戀愛”的衝突,巴金比較注重展示革命青年的追求和他們複雜的心靈,比一般“革命加戀愛”的公式化作品顯然要深刻。《霧》側重描寫人物在戀愛中的性格表現,《雨》側重描寫人物處理革命與戀愛的關係,《電》愛情描寫不多,側重展現某城一個激進團體的反軍閥鬥爭。
以上作品的年青主人公,都是舊世界的判逆者,但還沒有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反映了當時不少知識青年類似的矛盾和苦悶。

內容概要
《霧》
周如水從日本留學歸來,他認為建設鄉村比城市重要。周如水在旅館巧遇從前仰慕過的女子張若蘭,一個美麗溫柔的“小資產階級女性”。雙方互有好感,但周如水卻沒有勇氣表白。他的兩個朋友來看望他,一個是叛離了溫暖富裕的家庭,以一種苦行式的生活為事業獻身的陳真,另一個是有著幸福的家庭生活的吳仁民,兩人都鼓勵他從狹窄的愛情中掙脫出來。
周如水在家鄉有個沒有愛情的醜妻,是他十七歲時父母為他娶的,為此他拒絕了幾次可能的幸福。陳真告訴張若蘭真相,鼓勵她主動向周表白並幫助他擺脫家庭束縛。周如水此時接到父親來信,說其母病想見他,並要求他回去當官,軟弱的周如水拒絕了張若蘭的愛情,但也沒有勇氣回家。
一年後,周如水又回到這個旅館,此時他才接到家信得知家中妻子早於兩年前病死,但張若蘭早已離去,隻剩下他在海邊獨自悔恨。

《雨》
窗外露台上正攤開一片陽光,我抬起頭還可以看見屋瓦上的一段蔚藍天。好些日子沒有見到這樣晴朗的天氣了。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頭接受最初的陽光,我覺得我的身子一下就變得十分輕快似的。我想起了那個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居。發布裏在幾年前病逝的時候,不過四十幾歲。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獨裁者墨索裏尼的不能和解的敵人。他想不到他沒有看見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樣輕的年紀,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1927年春天在那個多雨的巴黎城裏,某一個早上陽光照進了他的房間,他特別高興地指著陽光說,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可喜的事。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歐的人,是從陽光常照的意大利來的。見到在巴黎的春天裏少見的日光,他又想起故鄉的藍天了。他為著自由舍棄了藍天;他為著自由貢獻了一生的精力。可是自由和藍天兩樣,他都沒有能夠再見。
我也像發布裏那樣地熱愛陽光。但有時我也酷愛陰雨。
十幾年來,不打傘在雨下走路,這樣的事在我不知有過多少次。就是在1927年,當發布裏抱怨巴黎缺少陽光的時候,我還時常冒著微雨,在黃昏、在夜晚走到國葬院前麵盧騷的像腳下,向那個被稱為“18世紀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個年輕異邦人的痛苦的胸懷。
我有一個應當說是不健全的性格。我常常吞下許多火種在肚裏,我卻還想保持心境的和平。有時火種在我的腹內燃燒起來。我受不住熬煎。我預感到一個可怕的爆發。為了澆熄這心火,我常常光著頭走入雨濕的街道,讓冰涼的雨洗我的燒臉。
水滴從頭發間沿著我的臉頰流下來,雨點弄汙了我的眼鏡片。我的衣服漸漸地濕了。出現在我眼前的隻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的一片……我無目的地在街上走來走去。轉彎時我也不注意我走進了什麼街。我的腦子在想別的事情。我的腳認識路。走過一條街,又走過一條馬路,我不留心街上的人和物,但是我沒有被車撞傷,也不曾跌倒在地上。我臉上的眼睛看不見現實世界的時候,我的腳上卻睜開了一雙更亮的眼睛。我常常走了一個鍾點,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我回到家裏,樣子很狼狽。可是心裏卻爽快多了。仿佛心上積滿的塵垢都給一陣大雨洗幹淨了似的。
我知道俄國人有過“借酒淹愁”的習慣。我們的前輩也常說“借酒澆愁”。如今我卻在“借雨洗愁”了。
我愛雨不是沒有原因的。

《電》
三年後的福建,李佩珠和她的朋友們在這裏組成一個革命團體。吳仁民也來到這裏,此時他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革命者,他與李佩珠之間產生了愛情。但很快,革命事業遭到沉重打擊,不斷有成員被捕被殺,他們中的一員敏無法忍受失去同誌的悲憤,走上了暗殺的道路,但暗殺沒有成功,他自己卻遇難。
佩珠父親在上海突然失蹤,她委托吳仁民回上海尋找,自己留下來繼續朋友未完成的事業。


收錄日期: 2021-04-19 00:34: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7000051KK0395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