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huá),號友三,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生於湖北黃岡浠水。家傳淵源,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
生平簡歷
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五四運動時積极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上海)。
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
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
1922年7月趕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把反帝愛國的主題和唯美主義的形式典範地結合在一起。1925年5月回國後,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國立青島大學(現中國海洋大學)、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國立青島大學(後改為國立山東大學)文學院長。
1925年7月4日發表《七子之歌》(全文),寫出中國被列強擄掠的七片土地的聲音。
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在頹廢中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此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鬍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1943年後,因目睹國民政府的腐敗,於是奮然而起,積极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
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長。一二一慘案發生後,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國民黨特務殺害的李公樸先生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講演》(全文),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昆明警備司令部下級軍官湯時亮和李文山殺害。
遺著由朱自清編成《聞一多全集》四卷。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6/%E9%97%BB%E4%B8%80%E5%A4%9A02.jpg
聞一多受西洋「格律詩」的影響。該派以抒情為主,要有浪漫主義情調;在藝術形式上,要完整,講求音韻、節奏、格律,注重章句整齊,詞藻華美,音韻鏗鏘。
而聞一多,努力於探求詩歌的理論和藝術,認為只有注意下列三方面,就可以建力中國式的新詩格律,這三方面是,新詩要有「音樂美」,即要求詩的音節;要有「繪畫美」,即要求詩的詞藻;要有「建築美」,即要求詩的章句。由於他採用漢字創造出一種有特殊格律的新詩(如《靜夜》),因此,被視為「方塊詩」或「
豆腐乾詩」。這個詩派的出現,便促進後來中國新詩發展進入了格律派詩蓬勃發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