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

2008-02-17 9:15 am
溫室效應?
成日都話溫室效應
冬天唔會再凍
但係點解今個冬天仲係咁凍既?
睇番資料,仲好似凍過上年
點解?

回答 (3)

2008-02-17 9:30 am
✔ 最佳答案
咁係因為今年香港受到拉尼娜現象影響
我copy左新聞的部份資料
你睇完一定會明

【明報專訊】今年冬天格外寒冷,中國南方更冰雪成災,有氣象專家解釋,此反常現象源於2007年底出現的拉尼娜現象(La Nina event),而今年拉尼娜現象更是自1951年起發展最迅速異常的一次,現象或持續至今年第三季;本港天文台預料,拉尼娜現象或會令本港今年出現較多颱風及熱帶氣旋...

城大應用物理學(大氣科學)講座教授陳仲良表示,拉尼娜現象令太平洋赤道中部及東部的海水溫度較正常為低,造成氣流改變,颱風或熱帶氣旋有可能在菲律賓附近區域形成,當風吹向南海時,本港亦會受到颱風影響,而赤道附近的地區亦會受拉尼娜現象影響,降雨量增多。陳仲良強調,每次拉尼娜現象的情况都不同,影響並非必然。

南地區持續低溫,以及香港的寒冷天氣,與拉尼娜現象及異常大氣環流有密切相關。陳仲良說,處於中高緯度的歐亞地區,大氣環流停留不動,冷空氣近幾個月來形成了一個名叫「阻塞形勢」(Blocking)的現象,導致北方冷空氣連續不斷入侵中國。

氣象專家表示,在冷空氣來襲的同時,來自南亞、東南亞的暖濕空氣又源源不斷向華南地區輸送,冷暖氣流在華南、江南一帶交匯,導致罕見的長時間、兼大範圍低溫雨雪。
2008-02-17 7:04 pm
因為各種溫室氣體對地球的能量平衡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幫助決策者能量度各種溫室氣體對地球變暖的影響,‘跨政府氣候轉變 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1990年的報告中引入‘全球變暖潛能’的概念。‘全球變暖潛能’ 是反映溫室氣體的相對強度,其定義是指某一單位質量的溫室氣體在一定時間內相對於CO2的累積輻射力*。表二列出 ‘跨政府氣候轉變委員會’報告內一些溫室氣體的‘全球變暖潛能’。對氣候轉變的影響來說,‘全球變暖潛能’的指數已考慮到 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存留時間與及其吸收輻射的能力。在計算‘全球變暖潛能’的時候,是需要明瞭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 演變情況(通常不太了解)和它們在大氣層的餘量所產生的輻射力(比較清楚知道)。因此,‘全球變暖潛能’含有一些不確定因素, 以CO2作為相對比較,一般約在±35%。


*輻射力的定義是由 於太陽或紅外線輻射份量的轉變而引致對流層頂部的平均輻射改變。輻射力影響了地球吸收和釋放輻射的平衡。正值的輻射力會使地球 表面變暖,負值的輻射力使地球表面變涼。


溫室效應’是指地球大氣層上的一種物理特性。假若沒有大氣層,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不會是現在 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這溫度上的差別是由於一類名為溫室氣體所引致,這些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而影響到地球整 體的能量平衡。在現況中,地面和大氣層在整體上吸收太陽輻射後能平衡於釋放紅外線輻射到太空外(圖一)。但受到溫室氣體的 影響,大氣層吸收紅外線輻射的份量多過它釋放出到太空外,這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此過程可稱為‘天然的溫室效應’。但由 於人類活動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結果讓更多紅外線輻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強了‘溫室效應’的作用。

溫室氣體種類
溫室氣體佔大氣層不足1%。其總濃度需視乎各‘源’和‘匯’的平衡結果。‘源’是指某些化學或物理過程使到溫室氣體濃 度增加,相反‘匯’是令其減少。人類的活動可直接影響各種溫室氣體的‘源’和‘匯’而因此改變了其濃度。

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可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 化合物(CFCs)及臭氧(O3)。大氣層中的水氣(H2O)雖然是‘天然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但普遍認為它 的成份並不直接受人類活動所影響。

溫室效應增強後的影響
1氣候轉變:‘全球變暖’
2海平面升高

對人類生活的潛在影響
1經濟的影響
2農業的影響
3海洋生態的影響
4水循環的影響




呢家有專家話咩必係人類既行為所造成,冰山變水只係暫時既推測。
唔洗咁擔心
希望幫到你啦=3=^^
2008-02-17 9:23 am
隨著全球暖化的問題,
香港的四季的而且確愈來愈不明顯。
雖然今年的冬天異常的冷,
但這都是因為不良的環境因素所引起的極端現象,
是較為特別的例子。
整體來說,全球氣溫依然是面對著逐漸上升的危機,
所以如果情況持續,沒有改善,香港真的會在不久的將來沒有冬天。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14 20:09: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7000051KK0033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