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魯迅讀後感

2008-02-17 4:17 am
超急 ,(贈20點)幫我寫

回答 (2)

2008-02-17 4:58 am
✔ 最佳答案
<<狂人日記>>讀後感

十九世紀末期,正當帝國主義凌虐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中國面臨被瓜分的危險。所引發的「洋務」和「維新」等變法圖強,也隨著北洋艦隊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沈沒汪洋,徹底失敗。這時全國人民活在恐慌之中,在封建壓迫之下只能苦悶低吟。就在這危難之秋出現了一位棄醫從文,以救治中國人心為己任的硬漢子,平地一聲發出雄壯的「吶喊」,要把愚弱的民心喚醒,他就是那位「我以我血荐軒轅」的魯迅先生。魯迅在他的作品<<吶喊>>中,深惡痛絕地評擊封建禮教。我驚聞<<吶喊>>中最詭異的叫聲──<<狂人日記>>。翻開這本記錄一個人如何被「人肉筳宴」逼瘋發狂的「日記」,一位住在狼子村,踹了一腳古久先生的流水簿子,想要撕毀封建禮教吃人的歷史的狂人。而他大哥也就是地主,勾結趙貴翁和古久先生這些所謂的紳士們專門剝削農民,就像吃農民的血,所以不許有人毀壞人吃人的封建制度。狂人正是目擊這一切,並覺悟吃人的不應該,成了異類,成了一個「狂人」。至於小孩子們都受到「娘老子教的」舊社會罪惡所污染,分不清是非黑白,只知道不服從封建禮教者便是「狂人」,未來的棟樑全成了封建禮教的傀儡。

在這篇記錄零碎散漫的日記裏,吃人的大哥懷著「獅子似的兇心」和狼子村的人將人挖出的心肝煎炒吃了,以為這樣可以壯壯膽子。事實上這些只憑藉「狐狸的狡猾」的一伙吃人傢伙,他們骨子裏卻是「兔子的怯弱」。「狂人」他不吃人,但「膽子卻比他們還壯」,因為「狂人」清楚認識封建禮教的毒害,並憤勇面對殘酷的現實。就是這一種信念,為了「救救孩子」,魯迅發出了偉大的吶喊號召反對封建禮教私革命。作為一個以筆杆為劍的戰士與社會的黑暗對抗,奮力吶喊把關在封建「鐵屋子」裏,「不久都被悶死了」的「熟睡的人們」全部喚醒,那「狂人」也不再只有一個,不再是異類,「狂人」也就成了對抗吃人的封建禮教的正氣勇士。

魯迅先生以「立人為本」,主張人的獨立。「狂人」就是一個典型,面對不公不義和吃人的社會黑暗,不人云亦云,能認清是非黑白並勇於對抗,才能建立祟高的人格。當然,現今的社會裏舊的吃人的封建禮教消逝了,但吃人的獅子在社會階級上仍比比皆是,如那些吃人的奸商和貪官。所以,立人的重要,在於立足社會不被吃掉。學會立人,孩子們才能發育為有血有肉的人。獨立的人應勇氣百倍地責問:「吃人的事,對麼?」「從來如此,便對麼?」魯迅先生通過「狂人」說明吃人是野蠻的,野蠻人才吃人。不吃人了,才能變成真人。吃人的人就給真的人消滅,「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中國現在充滿前途和希望,不能再續寫<<狂人日記>>的瘋狂愚昧,<<狂人日記>>比「五四」運動更早大聲疾呼「禮教吃人」,它在歷史上深深打動中國疲憊的人心,至今仍提醒人們不應遵循破舊的封建禮教規條,要愛護同胞和獨立自強。我理解為要在思想上達到立志關愛,在行為上做到求實創新,把一切貢獻國家,續寫中國光輝燦爛的新一頁。
2008-02-17 4:35 am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錄在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中。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內容大致上是以一個「狂人」的所見所聞,指出中國文化的朽壞。夏志清說:「我對《狂人日記》確實評價過低,《狂人日記》是魯迅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其中的諷刺和藝術技巧,是和作者對主題的精心闡明緊密結合的,大半是運用意象派和象徵派的手法。」 現代人則因時代的變遷,多數都不明白其背後含意。


收錄日期: 2021-04-15 23:20: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6000051KK040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