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九子』是那九子,讀音為何?

2008-02-16 6:41 pm
龍生九子,『九子』是那九子,讀音為何?

回答 (2)

2008-02-16 9:05 pm
✔ 最佳答案
龍生九子,『九子』是那九子,讀音為何?
龍生九子
1.贔屭(音必係): 形似龜,好負重,今刻在石碑的石龜。
2.螭吻(音吃穩): 性好望,故立於宮殿之階柱或器物上,可壓火災。
3.蒲牢( ): 形似龍,性好吼,故立於鐘上獸紐。
4.狴犴(音必案): 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
5.饕餮(音濤帖): 古之惡獸,好貪食,故立於鼎蓋。
6.蚣蝮(音供副): 形似蛇,性好水,,故立於橋柱。
7.睚眥(音崖自): 性好殺,故立於刀環、刀柄。
8.狻猊(音酸泥): 形似獅,性好煙火,故立於香爐。
9.椒圖( ): 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於門鋪道。

贔屭→〈ㄅ一ˋ ㄒ一ˋ 〉
性好馱,重石碑下形如烏龜。
螭吻→〈ㄔ ㄨㄣˇ〉
性好望,殿脊上的獸頭即是。
蒲牢→〈ㄆㄨˊㄌㄠˊ〉
性好吼,鐘上的獸鈕即是。
饕餮→〈ㄊㄠ ㄊ一ㄝˋ〉
性好食,鼎蓋側的走獸即是。
蚣蝮→〈ㄍㄨㄥ ㄈㄨˋ〉
性好水,橋柱側的獸頭即是。
狴犴→〈ㄅ一ˋㄏㄢˋ〉
形似虎而有威力,獄門石獸即是。
狻猊→〈ㄙㄨㄢ ㄋ一ˊ〉
似獅而好煙火,立於香爐側即是。
椒圖→〈ㄐ一ㄠ ㄊㄨˊ〉
似螺蚌而性好閉,門上鋪首即是。
睚眦→〈一ㄞˊㄗˋ〉
性好殺,刀柄上獸頭即是。
2008-02-16 6:48 pm
龍生九子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龍生九子」的一個說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懷麓堂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老大囚牛
老二睚眥(拼音:yázì,中古拼音:ngreh zeh)
老三嘲風
老四蒲牢
老五狻猊(拼音:suānní,中古拼音:suan nge)
老六贔屭(拼音:bìxì,中古拼音:biih hiih)
老七狴犴(拼音:bì'àn,中古拼音:pe ngan
老八負屭
老九螭吻(「螭」,拼音:chī,中古拼音:thrie)/鴟尾(「鴟」,拼音:chī,中古拼音:chjii)
另有說法是來自《升庵外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老大贔屭
老二螭吻/鴟尾
老三蒲牢
老四狴犴
老五饕餮(拼音:tāotiè,中古拼音:thau thet)
老六蚣蝮(應寫作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2/2a/Hanzi_baxia.JPG/37px-Hanzi_baxia.JPG
,拼音:bāxià,音同「八夏」)
老七睚眥
老八狻猊
老九椒圖
有的說法還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拼音:píxiū,中古拼音:bjii hiu)也列入龍子之一。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53: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6000051KK009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