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民族主義,分別是泛斯拉夫主義和泛日爾曼主義。
泛斯拉夫主義:
於十九世紀未和二十世紀初,巴爾幹半島上興起了泛斯拉夫主義,主張在俄羅斯的領導下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能成立由斯拉夫民族自治的國家。俄土戰爭(一八七七至一八七八)後俄土簽定聖斯特凡力諾條約(一八七八年),黑山、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獲獨立,其中保加利亞更在俄協助下獨併很多土地成為大保加利亞,列強不滿俄國向西擴張。故一八七八年在德國首相俾斯麥主持下列強於柏林召開了會議討論巴爾幹半島的問題,會議中列強把聖斯特凡力諾中的大保加利亞縮小,並讓土耳其保得住君士坦丁堡。此舉防止俄羅斯在打敗土國後,向巴爾幹擴張。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黑山獲得獨立;保加利亞得到自治;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劃歸奧地利管理。一九零八年十月更被正式併入奧匈帝國。此舉卻引起塞爾維亞不滿,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人民多為塞族人,故應交給塞爾維亞,但列強卻予之給奧匈帝國,令塞爾維亞憎恨奧匈,後巴爾幹半島的國家積極擺脫土耳其帝國的控制,故出現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巴爾幹國家在倫敦開會,原屬土耳其的馬其頓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及希臘瓜分,塞薩洛尼基則被併入希臘,隨後奧匈帝國加入和會,奧匈恐怕塞爾維亞得到塞國西南面的阿爾巴尼亞後會變得更加強大,堅持阿爾巴尼亞必須獨立,奧匈的動議正與塞爾維亞一直希望透過奪取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建立一個包含塞爾維亞,門特利哥羅,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及阿爾巴尼亞的『大塞爾維亞』夢想違背。
此後,塞爾維亞國內更加仇視奧匈,成為奧塞戰爭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因。
泛日耳曼主義:
德意志帝國境內以日耳曼族為多數,少數斯拉夫人和猶太人。德意志帝國政府於普法戰爭後害怕法國會出兵報復,於是和其他歐洲國家結盟,以在外交上孤立法國。由於奧地利人和德國人同族,德意志帝國政府積極拉攏奧匈帝國與其結盟,為此推行泛日耳曼主義,大打民族牌,德國建國後一直支持奧匈在巴爾幹半島取利益,令奧國有恃無恐地在巴爾幹管治甚至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令奧塞關系惡化。
民族主義令奧塞關系惡化,故奧塞一九一四年七月二十八日發生戰爭後,俄國和德國因民族主義關系分別支持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並在後來參戰。
第二是同盟系統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意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意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在一八八七年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一八八七年二月十二日和意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証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及黑海的現狀,而意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國對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直至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在一九零四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這協定並不是軍事同盟。而僅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比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受到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一九零七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鄂圖曼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奧塞戰爭時德國、俄國、法國、英國都因此而參戰。
第三是列強利益衝突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二十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産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俄羅斯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第四是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一九零零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一九零五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一九零七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一八八零年到一九一三年,德國常備軍由四十二萬擴充至八十七萬,法國則由五十萬擴充至八十萬,俄羅斯也準備由八十萬增加到二百三十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一百四十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二十七萬擴張至八十萬,意大利由二十萬擴張至三十五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三萬四千人擴張至十六萬。
軍備競賽令各國進入緊張狀態,民族主義令奧匈與塞爾維亞交戰,而同盟系統、列強利益衝突則擴大了戰事,令德、法、俄、英等國先後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