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巴士快!
圖片參考:
http://hk.yimg.com/i/icon/16/41.gif
勝利二型:
九巴
全盛時期的八十年代,九巴共有五百多部勝利二型行走港九新界。早年,九巴的勝利二型都肩負起過海線的高載客量重任,由於當年其他車型的性能都未能應付新界區的道路環境,因此勝利二型亦是當年來往新界各新市鎮及市區、及其他新市鎮接駁地鐵站的主力。
服役期
九巴的勝利二型最先投入觀塘廠服務,除了服務過海線101及111,亦主力行走一些爬坡路線如藍田、慈雲山一帶路線。由於勝利二型的引擎位於車頭,令車頭及駕駛艙於行車時的溫度頗高。有見及此,九巴曾在21輛巴士(編號G19、G131-G150)試驗性安裝駕駛室空調機,以減低駕駛艙的溫度。這些裝有駕駛室空調系統的巴士,最初是屬於觀塘車廠管轄,主要行走過海線101及111。當九巴大量引進跟勝利二型同期出現的「喝采型」巴士時,勝利二型亦全面撤出觀塘車廠,東九龍及西貢區路線由喝采型掛帥。
當大型的三軸巴士在80年代中期大量抵港後,勝利二型迅即在隧道線退下來,轉為服務來往新市鎮及市區、新市鎮之間及郊區路線。
勝利二型在新市鎮路線早年佔有非常吃重的角色,當年來往市區至屯門、元朗、上水、大埔等的路線客量非常大,九巴特別投放大量勝利二型行走這些路線,計有60、60M、66、66M、68、70、72、72A、72B、74A等。直至80年代中期,九廣鐵路電氣化及吐露港公路通車,部份勝利二型也被安排行走東鐵接駁路線,如71K、71A、71B、72K,及行走新界區內線及鄉郊路線如64K、65K、73、73K、74K、75K、76K、77K、78K、79K。這些行走新界東北的勝利二型,一直是以上路線的主力車型,直至這些勝利二型退役之前,都沒有被其他巴士取代。但勝利二型在新界西北一帶的角色,在往後十多年間很快已被改變。不但輕鐵在1988年通車後,九巴撤出屯門/元朗區內線外,所有行經屯門公路的路線,勝利二型皆開始淡出,一些如60M、66、66M等都轉用其他車款取代。
除了以上地區,勝利二型亦活躍於沙田、荃灣及葵涌/青衣等路線。在八十年代初期,以上地區的派車全是由荔枝角車廠管轄,直至八十年代中期,沙田車廠成立為止。在勝利二型投入服務初期,沙田區已經有勝利二型行走,許多路線如48、70M(現時的80M)、80、81M、82M、85等都是採用勝利二型。八十年代中期,部份來往市區及沙田的路線改由三軸巴士取代,但仍有部份路線如81、86、86B、87等因為客量不多或行經大埔公路等等緣故,長時間仍以勝利二型作「字軌車」。至於其他的勝利二型,則改為行走區內線如81K、82K、83K等。而當政府開發沙田北部的馬鞍山時,勝利二型亦服務該區來往市區的主要路線如81C、85C、86C等。在荃灣/葵青區內,勝利二型的服務範圍則比較廣闊。由於這些地區土地有限,地勢較低的地方被發展為工業區,因此很多公共屋邨都依山而建(尤其是葵涌區),勝利二型便大派用場。1990年,城門隧道通車,九巴開辦了一系列巴士路線行走城隧路線。雖然城隧路線客量非常大,但有個別路線,包括43X及49X,都是長期使用勝利二型作主力車型,直至這些路線的客量上升,才改以三軸巴士行走。
沒落
九巴
雖然當年勝利二型的出現,解決了巴士公司很多麻煩,但從現今的角度來看勝利二型,由於車廂地台過高、通道狹窄、引擎嘈吵、懸掛系統差勁,再加上在九巴車隊共發生十多宗翻車意外,尤其是1986年11月在屯門石排頭路發生的嚴重翻車意外,更導致勝利二型在1987至90年間「身敗名裂」,結果令九巴及乘客對它失去信心。而九巴於1980年代中期引入「渦輪增壓引擎」後,勝利二型的Gradner 6LXB引擎顯得落伍、乏力,於是於九十年代已全數被調離行走高速公路的路線。
九巴第一輛退役的勝利二型是G94(車牌CC5478),於1981年8月23日因為在屯門公路與救護車相撞後被焚毀,隨即除牌,服役期只有一年半(1980年1月4日出牌)。而首部非意外而退役的勝利二型是G92(車牌CC5179),於1985年5月被改裝成訓練車。九巴於1980年代開始引進更多第三代後置引擎巴士後,將勝利二型巴士調往行走新界郊路線及一些客量低或不適合行走三軸巴士的路線。踏入1990年代,勝利二型在九巴車隊的重要性已大減,於是九巴開始有計劃逐步淘汰勝利二型,其中29部被保留下來的勝利二型都步上G92的後塵成為訓練巴士。1996年,九巴引入第一部無梯級特低地台巴士丹尼士飛鏢SLF型(易搭巴士)後,更加速九巴淘汰所有「特高地台」的勝利二型。九巴最後一部勝利二型於1998年3月31日退役,而訓練巴士亦於1998至1999年間全數退役。
中巴/新巴
但由於勝利二型的設計非常適合行走如香港島般的彎多路窄的地區,加上中巴的勝利二型加裝了防滾桿,行車時比九巴的勝利二型更穩定,因此勝利二型在中巴車隊中一直受到重用。即使中巴積極地購入更多空調巴士,但由於很多路線仍未適合這些大型三軸巴士行走,所以直至1990年代中期,中巴也一直沒有大規模淘汰勝利二型,直至中巴於1998年失去專營權,同年9月1日將車隊轉售給新巴時,勝利二型仍有163架(損失的4輛都是因為火災—LV7、LV10、LV57—或交通意外—LV35—而需要退役)。但在新巴積極革新下,勝利二型成為新巴接手經營權後的首個淘汰對象,而大部分之非空調巴士亦於2002年退役。不過,新巴部分的勝利二型都可以過渡至千禧年。
隨著新巴引進了短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後,新巴特別在LV30(車牌號碼CH5001)車身上塗上「勝利廿載,光榮引退」的塗裝,並於2000年8月31日為勝利二型舉辦告別儀式,當日下午以LV30接載50名持有告別之旅車票的乘客,依照行走9號線一轉。可是由於數天前石澳道曾發生山泥傾瀉,令當天的LV30無法駛往石澳總站,而改為以鶴咀為臨時終站。最後一輛服役的勝利二型LV33(車牌CH6982)亦於同日深夜完成81號線尾班車返回柴灣車廠後退役,象徵勝利二型長達21年在香港的客運服務生涯正式劃上句號。
LV30退役後曾經一度由新巴保存,後來因巴士博物館計劃告吹,在2006年LV30連同一批原作保存的前中巴巴士及工程車一併出售,隨後被巴士迷購入保存。另外有少部份前中巴勝利二型在新巴大規模出售時被購入收藏,而新巴亦於1999年將LV36(車牌號碼CH9399)捐贈予英國蘇格蘭巴士博物館收藏。
新巴在勝利二型全數退役後不久,把LV24(CH1603)改裝為單層巴士,意圖為勝利二型尋找買家。但新巴的如意算盤未能打響,最終餘下的勝利二型在2002年中被招標出售,分別被位於錦田及河上鄉兩家五金公司瓜分餘下的90多輛勝利二型。而LV24這個「失敗的推銷員」一度被新巴保留,直至2007年7月初被拆卸。
嶼巴
至於新大嶼山巴士的勝利二型,由於在地勢險要的大嶼山受盡限制,尤其是不能服務假日期間客量驚人的梅窩至東涌、昂坪等路線,長期只能活躍於嶼南路一帶,令巴士空有高載客量卻不能盡展所長。再加上至1992年,冠忠巴士收購了嶼巴後,每逢週末週日都以載車渡輪運來旅遊巴士以支援假日的遊客(當年青嶼幹線尚未落成,因此巴士只能以水路前往大嶼山),加速了勝利二型在大嶼山退下來的日子。1993年,嶼巴已有意放棄手中的15部勝利二型,恰巧城巴剛投得原中巴的26條巴士線後車源短缺,因此嶼巴便將手上的勝利二型轉讓給城巴。但當中只有十部賣了給城巴,餘下來的五部短時間在嶼巴服役後,一直待在梅窩車廠,直至2001年全數拆卸。
城巴
在作風創新的城巴車隊內,勝利二型明顯地只是一個過客身份,是為解決城巴當年車源短缺而已。勝利二型的設計並非城巴的標準,加上沒有空調設備,因此城巴早於1994年已開始有勝利二型退下火線。不過,城巴於1995年再投得中巴的14條巴士路線,由於車源緊絀,令部份勝利二型需要復出。而城巴於1997年淘汰旗下所有的勝利二型後,把其中4輛巴士改裝,1輛成為鋸樹車(36,CN2611),另外3輛成為工程車(前38—CN9992→GU9585、前44—CY3089→HF2787、前45—CY857)。這些由勝利二型改造而成的工程車,亦成為全港首批附有全自動波箱的工程車。其中HF2787已於2002年退役拆毀。至於編號37(車牌號碼CY3749)的巴士,於退役後曾短時間作為城巴的訓練巴士,直至1999年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