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簫:原稱「洞簫」,現簡稱「簫」。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静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
簫在漢代時稱為“篴”、“豎篴”或“羌笛”。羌笛原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肅一帶的羌族人民的樂器,最初只有4孔(3個音孔加管口1孔),西漢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孔后,成為5孔簫。
簫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紫竹洞簫、九節簫、黑漆九節簫、玉屏簫等。
紫竹洞簫,管身較粗,節數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於獨奏或合奏。
九節簫,管身上有九個節並刻有各種圖案或文字雕飾,有的還在下端嵌牛骨圈。
黑漆九節簫,因管身外塗黑漆而得名。
這兩種九節簫,發音淳厚、音色優美,適用於地方戲曲或輕音樂,有時也用於獨奏或合奏。
玉屏簫:產於黔東玉屏縣,是簫中之珍品。其造型、制作和音色别具一格,在國内外享有盛名。「仙到玉屏留古調,客從海外訪知音。」是對玉屏簫的高度贊譽。
玉屏簫的音色圓潤、柔美,古色古香,尤以“龍風簫”更為獨特。這是兩支雌雄為配的對簫,上面雕刻精緻的龍鳳圖案。雄簫略粗,上刻騰龍,發音宏亮、奔放;雌簫稍細,上刻彩鳳,音色柔和、含蓄。兩簫合奏,宛如男女重唱,和諧而富有情趣。
玉屏簫是優良的獨奏樂器,更適於合奏或伴奏。常用於江南絲竹、廣東音樂等民間器樂合奏,與古琴合奏,效果更佳。在昆曲、越劇和粤劇等地方戲曲伴奏中,玉屏簫是重要的樂器之一,多用於表現幽静、嫻雅等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