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香港於十九世紀發展為港口之期間,製造業尚無足輕重,收入主要來自轉口貿易及商業買賣。在香港進口外國貨品以供出口往中國及在香港進口中國特產以輸往海外之業務一般均由外國商人經營。中國商人則擔任批發商、代理商及經營貨倉。 此等中國商人多在西營盤及上環區營業,分佈於前稱『三角碼頭』及文咸東街及文咸西街一帶。彼等主要經營中國土產及特產,例如中藥、海味、乾貨、茶葉及其他副食品。由於彼等集中於同一地區營業,而買賣之貨品種類繁多,因此吸引中國各地及多個其他國家之商人。
隨著時代轉變,這邊廂由文咸西街伸延至永樂街早已成為參茸燕窩的零售批發地。另一邊廂,藥材舖轉移集中在高陞街一帶,又發展成著名的中藥材零售批發集中地。
海味街歷史悠久,話說早年上環是重要商業區,當年沒有金融地產、物流或資訊科技服務業,甚至工業都未起飛,貿易是最重要的商業活動,參茸燕窩海味行業亦曾經興盛一時。當時整條街都以賣海味為主要生意,又因街上散發著很臭的咸魚味,於是這條街就被人稱為「海味街」。
今天海味街仍帶有濃厚的傳統色彩,有著眾多海味及藥材店鋪,售賣貨品包括燕窩、魚翅、臘肉、臘腸,及其他各種藥材等。
大家現在到海味街,仍可見到這裏滿街商行,除了傳統海味鋪外,又有餐廳、酒樓、當鋪、百貨公司等,可見海味街已經發展成多元化商品區域,不再局限於只賣海味了。
當時上環區也有商鋪將長洲的咸魚及各種平價海味運到香港,由於當時市民生活指數較低,咸魚是重要糧食之一,海味街商鋪可說是對普羅市民甚有貢獻。
早期上環的商人在生意賺取了金錢後,擴張照金融銀號以至貿易等等行業,甚至發了大財,最後跳出海味街,成為更大更具實力的商家。
不過仍有很多售賣海味的傳統食品店留下來,因此直至現在,文咸西街一帶今日仍然具香港舊日風貌。
香港人一向嗜食參茸海味,燕窩、人參、鮑魚和海參等,每年入口數量仍然持續增長,每年入口量都以千萬公斤計。經濟好時又吃得更多,尤其老字號的商鋪,根本不愁生意。
這裏的店鋪多有悠久歷史,當然也有新入行者到來開鋪,進駐這條客路相當穩定的老街,總之舊雨加新知,將這條老街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