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聖經的版本問題,哪一個才是正確的?

2008-02-15 5:34 pm
請問聖經哪一個版本是正確的?KJV?KIV?

KJV才是對的嗎?

聖經怎麼會有這麼多版本?

KJV是古文?KIV是白話文?

上帝怎麼沒有第一次就統一天下?

這樣我們今天就不用學日文英文之類的。

世界上有1500種版本,TORHA是不是最原始的聖經版本啊?

原文是不是在華盛頓DC?

最後一題很重要!!

神創造事物的目的是甚麼?
更新1:

神有能力創造她舉不動的石頭嗎? 沒辦法的話撒旦不就是個跑龍套的了? 一個借刀殺人,卻神話千年‥

更新2:

我不是要哪一個版本比較好!!!!!! 我要哪一個版本完全翻譯正確!!!

更新3:

紅螞蟻 上帝在第一次沒成功嗎? 所以才會有人分散搞自己的語言?

更新4:

現在又感覺到不公平了! 如果神是真的我現在不該講中文啊!! 現在又要浪費時間學希伯來文, 難過!失望

回答 (6)

2008-02-15 8:20 pm
✔ 最佳答案
答:評鑑聖經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是破壞性的,專門針對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問題。某些學者的目的似不在於開放的考證聖經,而在於否定。經他們評鑑以後,現存的福音書就只有極小部分可算是真實的記錄。
另一種則是建設性的評鑑,致力於闡明聖經的意義,例如萊特福特(1828-89)和威斯科特(1825-1901)所代表的語法和歷史學派。這些學者是根據歷史背景來發掘經文的真義,而不是考究歷史的真實性問題。聖經並不是從天上而降,寫在金版上的天書。儘管聖經是神的默示(希臘原文作「呼出」,參提後三16),這默示是在特定的時空之下通過聖靈傳給聖經作者的。神是遣聖靈引導他們,透過他們的個性和能力來傳達神的話。
因此,要對聖經有正確的觀念,聖經評鑑學是必須的。聖經評鑑可抑制極端自由派的傾向,使聖經提升為一本不可作學術研究的天書。
文藝復興運動之後,許多學者不再接受教會的超自然前設,開始對聖經重作解釋。例如,雷瑪洛斯(1694-1768)即主張「理性宗教」,他斷言耶穌只是歷史上一個人物,因誤從猶太教的彌賽亞盼望而自宣為王;死後門徒竊去他的遺體,而偽造復活之說和受難救主的神學。
另有不少理性化的批判學者為新約記載的事件提出了種種心理學的解釋。如保路斯(1761-1851)舉例說:五餅二魚的神蹟其實是耶穌勉勵一個孩子分享他不多的午餐,眾人有感於此便競相仿效。這類學者還認為耶穌是用藥物和膏油為人醫病的;他們又認為耶穌在十字架上只是昏厥過去,後來被移到墓中便甦醒過來,這卻演成復活之說。黑斯(1800-90)和士萊馬赫(1768-1834)認為耶穌很有服眾的魄力,使人望而生信,祂就是藉此替人治病。

第一個評鑑學派於德國的杜平根大學開始,創始人鮑爾(1762-1860)曾受黑格爾辯證哲學訓練(命題+反命題=綜合命題),
史特勞斯(1808-74)他認為,自由派的探討是基於一個錯誤的方法論,神蹟不能與現代科學相提並論。福音書是「神話」,基於耶穌生平事實(命題)與門徒信仰(反命題)之綜合。
傾向學派的影響很大,不過鮑爾的理論卻在萊特福特的《使徒教父》(1869-85)一書發表之後已多不能成立,因為萊氏以鐵證說明新約思想統一時期在前,觀點分歧則在以後(與鮑爾的結論恰恰相反)。
統一末世論學派
維斯(1863-1914)認為新約的關鍵就是猶太人對彌賽亞的盼望。耶穌的教訓可以說是「徹底的」或「統一的」末世性。史懷哲(1875-1965)把維斯的思想加以演進,他認為耶穌不是作先知性的宣講,而是發出末世啟示性的言論。據史懷哲解釋,耶穌在十字架上高喊:「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正是理想幻滅的表現。史懷哲在學術上的貢獻,是引起了學者對猶太背景的加以研究,特別是關於末世啟示的觀念。聖經的記載,否定了史懷哲對耶穌的描繪。
形式評鑑學
3位德國學者(史密特、布特曼、狄比流)於1919至20年分別建立一套考證新約的方法,藉文學分析確定年代和傳統的真實性。
布特曼的評鑑著述結合了兩個觀點:末世論與存在主義釋經法。他一方面同意史懷哲的觀點,認為耶穌是一位徹底的末世啟示論者,由此而指出:耶穌再來的延遲是教會發展的一個主因。
4.布特曼又根據海德格(1889-1976)的哲學,偏重實存釋經法。他認為人類是在焦慮的規範之下,經常面對死亡而活,也學習懷著這恐懼而活。布特曼認為聖經的信仰象徵與信仰本身無關,關於耶穌本身的核心史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早期教會透過對耶穌所作神話化、象徵性的描繪,表達出來的信仰。
5.形式評鑑學把經文分成一個個文字單元,據此考其年代,又進而考證其真實性。
形式評鑑學的立論和方法均有很多弱點。特別是布特曼接受十九世紀反對一切超自然的觀點,這種觀點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代已被很多人視為過時了。須知早期的宣講並不是從真空中發展起來的;它必有真實的歷史事件為依據,這就是耶穌的生平、殉難和復活。
早期教會一向視福音書的記載為準確的歷史記錄(參路一1-5;徒二十一25;彼後一16)。

傳統評鑑學
形式評鑑學產生了兩個很重要的分支:一為傳統評鑑學,一為編輯評鑑學。傳統評鑑學最重實證。耶穌的任何言論若有疑點,便可視為五旬節後之教會製造出來。
傳統評鑑有3個主要的辨正標準:(1)獨特性或殊異性。若猶太教或早期教會中無相近或雷同之說者,則可信。(2)多證法。一說如見於福音書所有或若干原始材料,則可信。(3)統一或一貫性。若與上述兩項證實的經文一致的傳統,即為可信。因此,一切實證俱已表明,歷史的耶穌就是教會宣講的主耶穌。
Grant R. Osborne
2008-02-18 5:17 am
A:你好呀 個人認為 恢復本不錯 因為有很多的好處
關於恢復本  繙譯聖經,歷代是逐漸進步的。慣例總是承先啟後,後者借助於先者,進而更有所見。本新約聖經恢復本,乃以華語中最通行的國語和合本為參照,盡力保留其語體、節奏、以及人地名音譯,各面的優美;並以英語中所有權威譯本,以及華語中所有尋得的其他譯本為參考,不但為得借鑑、啟發,也為避免偏見、誤斷。凡較佳辭句,無不盡力採集,務求聖言中的啟示,能在華語中,得到差異最少,達意最準的發表。繙譯聖經,除基於對聖經原文之明瞭外,也在於對聖言中神聖啟示的認識。歷代聖徒對神聖啟示的認識,也是基於他們所得之亮光,逐漸前進的。本譯本所根據者,乃此類認識之集大成,加上附註,可謂二千年來,各方聖徒對神聖啟示認識之結晶,希能繼往又開來。鑑定聖經原文古卷,乃繙譯聖經之根據。最新發現,或為時最古之古卷,並非最為準確、可靠。任何一節或一段須考量之經文,均須根據其書及其章之上下文,並須比較其相同記載之經文,而作鑑定。本譯本之古卷鑑定,即以此為原則。本譯本竭盡所能,探究原文精意,用中肯、淺順之國語表達之。凡難照原文語氣表達者,均加註解釋。本譯本每卷書的主題、綱目,乃以史事為根據,並以靈意為發表。註解重於真理的啟示、屬靈的亮光、以及生命的供應,過於歷史、地理和人物的解釋。串珠不僅指引到相同的辭句與史事,更根據屬靈的啟示,指引到有關的事物和經言。 以上發表來自恢復本聖經的解說
神為什麼要創造人 因為神就按著自己的形像創造人,乃是按著神的形像創造我們
2008-02-15 10:29 pm
KIV?
您說的是NIV吧
KJV為King James Version 英王欽定本,為較古典的英文
NIV為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為較現代的英文

我個人認為,聖經的版本是為了因應時代及地區需要而產生的,所以你只要依你的教派,或是閱讀習慣,挑選你讀的最順暢的聖經版本即可。

2008-02-18 18:15:08 補充:
紅螞蟻大大說啦~
沒有完全正確的翻譯!
所以你要嘛就學會希伯來文跟希臘文
另一個方法就是參考多種版本的聖經
參考: 英語系聖經文學
2008-02-15 10:04 pm
因為人都是罪人,罪人若集體犯罪是很可怕的,像希特勒的納粹集團。所以上帝要分散人的口音形成各種語言文字。所以聖經就需要翻譯。翻譯有如下問題,所以沒有完全正確的翻譯聖經。KJV是英王欽定本,在英文版本中算較佳的。

1. 翻譯困難。翻譯上永遠有信(忠於原文,字譯),達(讀者能懂,意譯),雅(文辭流暢)三大問題﹐無法兼得。
1a. 俚語﹐文字遊戲(如 Peter彼得 vs對 rock磐石)﹐
1b. 一字多義﹐不完全同義﹐
1c. 文法--中文的動詞沒有時態﹐完全靠前後文或時間副詞。古典希臘文的時態與英文的時態也不完全對等。

(以上幾點節錄自Big2網友的貼文)

至於上帝有能力創造祂舉不動的石頭嗎?答案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religion-ant 的[有神論]分類的[上帝搬不動的石頭答案分析]一文。
2008-02-15 8:26 pm
聖經有許多不同的譯本。
原因如下:
一、對真理的解釋不同,因而翻譯不同。
二、語言隨時代變遷,所以需要不同的翻譯。
三、考古使正本的準確度增加,所以翻譯更準確。
2008-02-15 6:58 pm
神創造事物的目的是甚麼?

我個人認為就跟當政治家的某種目的一樣
1.受人敬拜 2.創造歷史 3.政治世家因素(或許上帝出生於創造世界萬物的世家)


收錄日期: 2021-04-27 13:12: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5000015KK018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