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孔子簡介
孔子(前五五一 -- 前四七九) 名丘、字仲尼, 魯國曲阜人。 他是中國儒家學說的創始者, 也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在先秦時代已是顯學, 到漢武帝後, 這個學派更取得思想界獨尊的地位。 中國幾千年來思想文化的傳統都是和孔子的學說分不開。
孔子的精神方向及學說主張
a. 孔子的倫理
1. 仁與忠恕
倫理思想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部份。其思想核心 -- 「仁」是一切道德價值的中心。 馮 友蘭指出「仁」是「人文性情之真的及合禮的流露」。在孔子心目中, 「仁」是作為統攝義、禮、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個人修養的最高標準。「仁」是以個人為基本, 而愛人之道就是要拾己及人。
孔子心目中的「仁」, 涵蓋性很大, 包括「孝」、「忠」、「勇」、「禮」及「五德」(則恭、寬、 信、敏、惠)。
「忠、恕」二道便是實踐仁的方法。「忠」, 即盡己(盡個人的責任)及敬事(專注修養自身), 如 此便能「用其力於仁」。至於「恕」即「推己及人」, 消極意義是個人應該「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積極意義則在於「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
2. 仁與禮
人要達到「仁」的境界, 就需要「禮」。孔子的「禮」指「秩序」。孔子主張以「禮」來規範人的行為, 提但君臣、父子、朋友、夫婦、長幼等五倫之教。為維持社會秩序, 孔子又指出, 禮必須合乎「仁」、否則便流於形式化, 有違禮的原意。
3. 仁與義
孔人明言, 人的內心是存養著「仁」的, 若人不能分辨是非, 陷於罪惡, 便提出「義」。「義」, 即一切符合「仁」的行為的路向, 即指「是非黑白」。但孔子口中的「義」與「不義」是應該與不應該問題, 客觀的現實, 卻直接令人隨波逐流做孔子不得不承認在人的一生中, 存著超越人力所能控制的命。
4. 義命分立
孔子對於客觀的限制, 態度絕不消極, 反而提出「義命分立」, 堅決不受「命」的約束。孔子認為, 重建周代的禮法制度(即「道」是合乎「義」的事, 屬「應該要做的事」, 但這任務的成功與否, 則是「客觀事實」, 並非主觀努力可以改變。人所能負責的, 只在價值是非, 不是成敗問題。
孔子「義命分立」的中心就見於「君子之仕也, 行其義也; 道之不行, 己知之矣」數句, 意則縱使知道「道」最終可能是「不行」, 但我們還是要盡力合乎「仁義」之道。
故孔子再三調人不應受「命」(命運、天命)的限制, 應「行其義」、不應著眼於「成敗」。
a. 孔子的宗教思想
1. 敬鬼神而遠之, 祭神如神也
孔子平時很少談論「鬼神」, <<述而>>篇就記載說:「子不語: 怪、力、亂、神」孔子主張祭祀, 是對鬼神表示誠敬的意思, 至於鬼神是否存在, 則可以不問。所以他認為鬼神應當「敬而之」, 民事應當放在神事的前面, 而鬼神和死的道理, 可以不必細加研究。
孔子對於祭祀, 亦只調人在祭祀中的作用。如<<論語、八佰篇>>說:「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吾不如祭、如不祭」調祭祀的作用是「崇德報功, 慎終追遠」。「祭」是人的行為, 不必在意是否真正的「神」存在。
a. 孔子的政治理論
1. 重建周禮法度, 法先王
孔子指出政治上亦須有合禮的行為, 否則天下便不能治平。他說:「周監於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故他力倡復古, 以達玫天下為公的秩序, 又主張「法先王」, 希望天下能恢復堯、舜、湯、文、武、周公時代的舊觀。
2. 正名
「正名」是和「禮治」相應的。「正名」意即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應安守本份, 名實相副。所以各人要各守自己職責, 不能僭越, 因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以求各本其名, 各盡其責。<<論語˙子路篇>>說:「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與, 禮樂不興則刑法不中, 刑法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由於除去「實」, 則無「名」可言, 故名必務實。因此「正名」是重建社會秩序的重要一環。
3. 德治與仁政
孔子提出「德治」來治國, 他說:「苟正其身矣, 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以及「正其身,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可見孔子主張道德文治, 認為統治者應「正己然後正人」, 以德治民, 達到「為政以德」的地步。
孔子還把「仁」擴充到政治, 要求君主愛民, 施行仁政。因此孔子反對戰爭, 刑罰。他認為天下有道, 就無須以律法治國, 苦統治者「修己治人」, 以身作則, 教導人民, 國家便會大治。
a. 孔子的教育觀
1. 有教無類
孔子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 教育的對象不應分貴賤賢愚, 而要一視同仁, 開平民教育之先河。
2. 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育方法, 是「因材施教」合乎現代調「適應個性」和「注意啟發」的教育原理。
3. 學思並重
在治學態度上, 孔子主張學思並重, 認為「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又注重技藝教育, 以六藝教導學生。
4. 均衡發展
對於學術的傳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並以「詩、書、禮、樂」教弟子, 故孔子文教, 可謂重視德、智、體、群、美五育的均衡發展。
孔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
(a) 政治方面
孔子主張「正名」, 調君臣父子, 各本其名, 各盡其首, 則天下可大治。後來漢儒董仲舒藉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觀念提出的「三綱五常」, 促使漢武獨尊儒術, 更大力提倡政權超然於人民之上, 「五倫」成為中國歷代的社會傳統。
b. 倫理思想方面
孔子以仁孝治國, 忠恕待人的主張, 一直影響中國自漢以後的政治設施和個人修養, 而且刺激了後來孟子「民貴君輕」的民本學說, 故孟子及其後中國思想的方向, 可說大受孔子影響。
c. 教育方面
孔子以沒落貴族身份「修德講學」, 首創私人講學的先河, 又將以往只可得於廟堂的知識, 轉化成人類社會共享的學術遺產, 首開學術平民化的風氣。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 對普及教育貢獻至大。而孔子的「因材施教」及「學思並重」的教學方法, 對後世的教育工作影響亦極深遠, 故被尊為「萬世師表」。
d. 文化方面
孔子曾整理<<六經>>(詩、樂、禮、書、易、春秋), 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有很大的貢獻。孔子又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教授弟子, 目的為培養成完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