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修飾技巧

2008-02-13 10:35 pm
請問寫作的修飾技巧有多少種?
如困可以的話,最好舉例說明?

回答 (1)

2008-02-22 9:33 pm
✔ 最佳答案
修辭學是研究修辭的學問,是語言學的範疇。修辭是增強言辭或文句效果的藝術手法。自語言出現,人類就有修辭的需要。修辭可以令人:

修飾自己的文章、語言,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加深別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更清楚了解別人的意思,不會受修辭手法的影響而有所誤解
便於分析、欣賞文學作品
目錄 [隱藏]



4 參看
5 參考
6 外部鏈結



[編輯]
語源
漢語中的最早的修辭一詞出現在《易經》:「修辭立其誠」。是修飾文辭的意思

修辭的「辭」可以分為文辭(寫文章所用的)和言辭(或稱語辭,口頭說話所用的)。最初的修辭和語言一樣,重心都在說話方面;就連「辭」這個字最初也是指言語,而非文字的組合——說文解字:「訟辭也。」後來重心才向文辭發展。

[編輯]
歷史
修辭學是由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發展起來的。這時的修辭學更適合稱為修辭術,是指演說的藝術。在亞里士多德著作《修辭的藝術》的第一句,他描述修辭為辯證法的相對物,即是說辯證方法是找尋真理的要素,修辭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

在中國古代,先秦就已經有了關於修辭的零星言論。例如莊子很重視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視比喻手法。兩漢時期的學者曾激烈討論《詩經》的基本修辭手法:賦、比、興。

魏晉之後,不少文學批評作品如各式各樣的詩話、詞話都有談論修辭,但專門談修辭學的作品還很少。例如劉勰的《文心雕龍》是首部「修辭」二字的意思和現代理解相同的作品,書內亦談了不少修辭手法。而宋朝陳騤的《文則》則可視為第一部修辭學的專著。

五四運動以後,修辭學擺脫了文學批評的範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當時的修辭研究主要有兩種傾向:

模仿西方的修辭著作
輯錄古人的說法
漢語中最重要的一部修辭學著作就是陳望道在1932年出版的《修辭學發凡》。

[編輯]
辭格的列表
兩件事物的比較
比喻
明喻
暗喻
略喻
借喻
象徵
映襯
正襯
反襯
對襯
轉化
借代
問句
反問
設問
誇飾
句子之間
倒反
排比
對偶
層遞
遞昇
遞降
反覆
頂真
文字
疊字、疊詞
雙聲
疊韻
對偶
雙關
迴文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F%AE%E8%BE%AD


收錄日期: 2021-05-01 09:37: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3000051KK020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