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

2008-02-13 9:31 pm
試列寫三位在晚清時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就他們的生平事功評鑑他們的影響力,而影響可以是正面的,可以是反面的。至於哪三位,同學間各自選擇。全篇总字數600字以上,標點計算在內。

回答 (1)

2008-02-13 9:37 pm
✔ 最佳答案
恭親王奕訢一生受制於皇家制度,有帝王之才卻無帝王之命。西方史家對其評估甚高,認為他是清皇室自乾隆之後最傑出的外交家。
然而,在晚清最後半世紀的權力核心,落在出身寒微、母憑子貴的慈禧太后手中。尤其是再慈安太后暴亡之後,慈禧已是稱孤道寡,權傾中國了。
這證明了滿清民族在中國最後的統治權,是從愛新覺羅氏落入葉赫那拉氏之手,應驗了葉赫部對愛新覺羅叫場和他失的咒語:「葉赫部即使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消滅你愛新覺羅氏。」

“恭親王奕訢,道光皇帝第六子、咸豐皇帝的異母弟,曾擔任議政王、首席軍機大臣和總理衙門大臣等要職,一生三起三落,是晚清政治舞臺上地位顯赫而又頗具傳奇色彩的重要人物。

奕訢生於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33年1月11日),生母博爾濟吉特氏為道光皇帝的靜貴妃。他自幼聰明伶俐,很受父皇寵愛,道光曾特意安排學富五車的翰林院侍講賈禎為其授讀。在立儲問題上,道光皇帝一度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之間猶豫不定,為此兄弟二人也進行過暗中較量。據說道光病重時,曾將奕詝、奕訢一起召到榻前,以便決定究竟由誰來繼承皇位。兩人都向自己的師傅討教對策。奕訢的師傅卓秉恬教他說:“上如有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奕詝的師傅杜受田則很會揣摩皇帝的心理,他獻計道:“阿哥如條陳時政,知識不敵六爺。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將不久於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奕詝如法炮製,道光果然大悅,說皇四子仁孝,於是把他定為皇太子。(《清朝野史大觀》卷一)

這座宅第原為乾隆皇帝寵臣和珅的府宅,內部建築氣勢非凡,不僅有仿照大內甯壽宮而建的楠木房屋,還有可與圓明園蓬島瑤台相媲美的庭園點綴,其正殿和花園房間總計3000餘間。和珅獲罪後,這所豪宅曾被賜予乾隆第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恭親王奕訢得到宅第後,又錦上添花,在北面改建了花園,取名“鑒園”,又名“萃錦園”。這樣,恭王府更名冠京都,有些紅學家甚至認為它就是《紅樓夢》中榮府及大觀園的原型。

奕訢被封為恭親王後,先是受命在內廷行走。咸豐三年夏,太平天國北伐軍打到直隸,朝廷危急,咸豐皇帝在危難之際起用了奕訢,先後授其為都統、宗人府宗令、軍機大臣和閱兵大臣等要職。奕訢“參贊軍務,夙夜勤勞”,為挽救清朝立了大功。但就在乎息太平軍北伐之後,鹹豐卻因為妒忌奕訢的才幹,又擔心他勢大難除,就以他在其母喪期間為母爭封、禮儀失當為由,於鹹豐五年(1855年)罷免了他的所有職務。少年得志的奕訢,又在一夜之間失去了一切權力。

直到鹹豐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聯軍兵臨城下,恭親王奕訢才再度臨危受命。當時,咸豐皇帝逃難熱河,臨行前任命奕訢為“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留京與聯軍議和。

在此之前,奕訢從未與洋人打過交道,這次他一受命就在圓明園附近的善緣庵設立公所,與聯軍交涉。入城談判時,又先後在法源寺、嘉興寺等處辦公,建立臨時外事機構。協助他辦理“和局”的還有大學士桂祥、戶部左侍郎文祥等一批文武大員,其手下隨同當差的員弁亦達50餘名。在京城無主的情況下,這些人聚攏在他的周圍,一個專門負責外交事務的機構已具雛形。奕訢作為清朝方面的首席談判者,對侵略者的傲慢驕橫不得不忍氣吞聲,最後在強敵的威逼之下,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屈辱的使命使年輕的親王大受刺激,於是他立志讓中國人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走自強之路,為他後來成為洋務改革的領袖奠定了基礎。

“和局”雖然成功,但其他各類對外交涉事務又紛至遝來。於是,奕訢向咸豐皇帝奏請設立了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正式外交機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總理衙門大臣也由奕訢兼任。起初這一機構只是專門負責對外交涉,奕訢也以此為陣地,利用外交維護國家權益,並逐漸培養了一批翻譯人才和職業外交官。後來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總理衙門的職權不斷擴大,不僅辦理外交、通商事務,而且凡與洋務有關之事,如鐵路、電報、學校、關稅等,無不在其管轄之內,故有“洋務內閣”之稱。奕訢則因這樣“專門事鬼”,留下了“鬼子六”的名。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奕詝在熱河行宮病逝。他在彌留之際,傳諭立其獨子、6歲的載淳繼承皇位,派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為贊襄政務大臣,盡心輔政。遠在北京的恭親王奕訢,則被排斥在權力核心之外。鹹豐死後,熱河方面擬定新皇年號為“祺祥”,小皇帝載淳尊皇后為慈安皇太后、生母懿貴妃為慈禧皇太后。奕訢則與兩宮皇太后聯手,通過精心策劃,發動“祺祥政變”,一舉剷除八大臣,改年號為“同治”,最終形成了兩太后共同垂簾聽政的權力格局。

此時的奕訢則利用自己的輔政地位,力圖總攬朝內外一切大權,實現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他首先改組軍機處,控制朝廷的權力中樞。同時,他又果斷地重用漢人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利用他們的力量鎮壓太平天國,並支持他們開展洋務,創辦新式軍事工業。通過一系列措施,使得清朝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

不過,大權在握的奕訢也逐漸有些忘乎所以。據史料記載,他每次進宮入對,宮監為太后上茶時,兩宮皇太后必說:“給六爺茶。”一次召對時間較久,太后偶忘賜茶,奕訢竟隨手拿起禦案上的茶杯,但忽然間意識到那是禦茶,才又放回原處。更有甚者,進見時慈禧講話聲音稍小,他便佯裝沒聽清楚,要求再說一遍。奕訢勢力日盛,文武百官勢必不把皇太后放在眼裏。而且更重要的是,奕訢執掌朝廷內外大權,外省督撫盡用漢人,似乎對滿人統治構成了威脅。對此,聰明的慈禧雖暫時隱忍不發,但暗中卻正在尋找時機,削弱議政王的勢力。

同治四年(1865年),在慈禧的暗中支持下,忽有翰林院編修蔡壽祺上疏痛陳時弊,直接參劾恭親王奕訢,網羅了攬權、納賄、徇私、驕盈等罪狀,要求他歸政朝廷,退歸藩邸。慈禧召集查辦,隨即以同治皇帝名義下詔:

朕奉兩宮皇太后懿旨:本月初五日據蔡壽祺奏,恭親王辦事徇情、貪墨、驕盈、攬權,多招物議,似此劣情,何以能辦公事?查辦雖無實據,事出有因,究屬曖昧,難以懸揣!恭親王議政之初,尚屬謹慎,迨後妄自尊大,諸多狂傲,倚仗爵高權重,目無君上,視朕沖齡,諸多挾制,往往暗使離間,不可細問;每日召見,趾高氣揚,言語之間諸多取巧妄陳,若不及早宣示,朕親政之時,何以用人行政?凡此重大情形,姑免深究,正是朕寬大之恩!恭親王著毋庸在軍機處議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幹預公事,以示朕曲為保全之至意。(《翁同龢日記》)

慈禧只憑一個小小編修的一份曖昧不明的奏摺,便不由分說,革去恭親王的一切差使,引起了宗室親貴、內外重臣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上書,為恭親王鳴不平。慈禧深感眾怒難犯,於是把奕訢召到宮中當面訓誡一番,恭親王也一再“痛哭謝罪”。慈禧壓一壓恭王威風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下詔恢復奕訢的職務,但卻罷免了他的議政王頭銜。經過這場打擊,奕訢在慈禧面前也開始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皇帝親政,下旨重修圓明園。第二年,工程全面鋪開,內外重臣普遍認為這是勞民傷財之舉,恭親王奕訢也屢次與皇帝發生爭議。同治皇帝在盛怒之下,以奕訢“召對失儀”、“無人臣禮”為由,下旨將其降為郡王。隨即又由慈禧出面,“加恩賞還”奕訢親王世襲罔替。此後,恭親王對慈禧更加俯首帖耳。

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皇帝崩逝;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暴亡。慈禧隨著權力欲望日增,也就越來越把恭親王視為眼中之釘。到了光緒十年(1884年),法國侵略越南,慈禧以奕訢“不欲輕言戰”、“委靡因循”為由,發佈上諭,開去他的一切差使:

軍機處實為內外用人行政之樞紐。恭親王奕訢等始尚小心匡弼,繼則委蛇保榮,近則爵祿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謬執成見,不肯實力奉行,屢經言者論列,或目為壅蔽,或劾其委靡,或謂簠簋不飭,或謂昧於知人。本朝家法甚嚴……奕訢著加恩留世襲罔替親王,賞食親王全俸,開去一切差使,並撤去恩加雙俸,居家養疾。(《光緒朝東華錄》)

當初由奕訢培植的其餘軍機大臣也全遭罷免。這是晚清歷史上一個重大事件,因這一年為舊曆甲申年,故史家稱之為“甲申易樞”,慈禧太后從此開始獨攬朝綱。而執掌樞垣長達二十餘年的恭親王奕訢,則開始擺脫了宦海浮沉,悠閒自得地過著看似逍遙的日子。

奕訢在被罷官的當天,回到府中便命人將作為王府標誌的杏紅色堂簾子繩撤下,全部換成藍色繩,以示恭王府與別的王府沒有什麼差別;他本人也穿戴起青衣小帽,常以黎民百姓自居。他每天或在府內弄古玩、習碑帖,或在萃錦園觀花賞月,吟詩作賦。有時還到西山登高遠眺,寄情於山水,後來甚至乾脆離開京城,長期居住在戒台寺內,每天以經卷為伴,同僧人為伍。

光緒二十年(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兵事急”,光緒及其帝党成員籲請恭親王出山。此時慈禧太后對奕訢雖然舊恨未消,但也只好重新授奕訢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並命其總理海軍、會同辦理軍務、在內廷行走。隨後,又命其督辦軍務、節制各路統兵大臣,並授為軍機大臣。然而,一閑就是10載的奕訢,這時已是老氣橫秋,絲毫不見當年的銳氣,只有惟太后馬首是瞻,沒有任何作為。

光緒二十年(1898年)二月,奕訢舊疾舉發,慈禧、光緒3次親臨恭王府探視。四月初十日,一代重臣恭親王奕訢病逝,享年67歲。光緒皇帝輟朝5日,服喪15日,親往王府臨奠。清廷為其上諡號曰“忠”,配享太廟,同時頒發上諭:“王忠誠匡弼,悉協機宜,諸臣當以王為法。”(《清史稿》卷二二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56:1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3000051KK017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