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問題3(關於建文帝)

2008-02-12 10:53 pm
《靖難之變》後,到底建文帝的下落何處?

回答 (3)

2008-02-12 11:04 pm
✔ 最佳答案
西元1402年,一位登基僅僅四年的年輕帝王“建文皇帝”,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欲置他于死地的,正是他的的叔叔燕王朱棣。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興兵奪權的燕王朱棣最終登上皇位,史稱永樂皇帝,在他統治下,明王朝不僅完成了從南京遷都北京的浩大工程,更開創了一段輝煌的“永樂盛世”。而那場曾經改變歷史的大火,也在史家的筆端,濃縮成了“帝自焚”這樣一行簡單的記載。
就在600年後的今天,南京一位姓讓的老人出人意料的出現在了史學界的面前。
讓慶光:“假設自焚了以後,哪有我們讓家呢?哪有我們巨野呢?哪有我們湖北省這一輩呢?”
他,84歲的南京有線電廠退休工程師讓慶光老先生。 一位自稱自己是建文皇帝後世子孫的老人!
他向史學界公佈了一個驚人的內幕:建文皇帝當初並沒有自焚而死!這一切都在老人家祖輩傳下來的家譜中有所記載!
家譜記載:建文皇帝逃出南京,改名讓鑾,在湖南湖北一帶定居,讓慶光先生本人就是明建文帝的十五世孫。
讓慶光:“我們家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從來不去問我們姓讓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姓讓。我們父親就告訴我們你叫什麼名字、姓什麼就完了。一直到日本鬼子打來的時候,我們跑到湖南、西邊湘西,我父親在做整理工作,他才告訴我了,他說我們的祖先是明朝的建文帝。
對於自己家族的這段歷史,讓慶光老先生從小就聽父親講過,但一直深埋在心裏,當作一個秘密。
讓慶光:為什麼過去在明朝的時候不能講,你一講,整個全籌人都殺光了,我給的一篇文章上面講的有,金川之變,像這樣類似的文章都講得很清楚。永樂皇帝曉得是建文皇帝的後代、或他的親人、或他的朋友,都殺光了。那是不得了的,歷史上都有記載的!所以在明朝的時候從來不敢講。所以因此我們家留下這個條子都是很不容易的,而且這個條子只能告訴老大,告訴下一代的第一個孩子,其他的不準講,因為我們家我是老三,我前面的兩個都死掉了,後來就告訴我了。”

建文皇帝本姓朱,如果他並沒有在火中喪生,而是逃出宮中,為何改姓為“讓”,更名為“鑾”呢?
讓慶光:“讓字在歷史上記載,過去他們稱他是讓皇帝,書本上有,讓是謙讓的讓,我們家的品德是很好的,都講謙讓。鑾就是皇帝的寶座,金鸞宮殿。所以他叫讓鑾。我們的家譜裏面講得很清楚為什麼叫讓鑾。”
根據歷代先祖口授心傳的描述和家藏元燒包單,修成的《讓氏家譜》,以及讓氏後人的出現,使很多專家學者對史料的記載產生了巨大的問號。因為老人的說法與明代正史《明太宗實錄》中“帝自焚”的記載相矛盾,那麼哪一種說法才是事實?
在當時就有很多人對建文皇帝自焚而亡的說法表示懷疑。只是在明成祖鐵腕統治下,無人敢觸及這個敏感話題。
“萬曆2年的時候,明神宗就問當時的宰相,很有名的一個改革家,那就叫張居正,就問他建文皇帝到底是怎麼回事?張居正就告訴他相傳他跑掉了,他還活著。因為一個皇帝跟一個宰相兩個人討論建文皇帝是不是逃跑了,是不是後來活著這樣大的問題,來得到討論,張居正不敢隨便把不正確的資訊奏報給皇帝,不然他就範了欺君之罪。” 《明太宗實錄》記載,當燕王朱棣的人馬殺入宮中的時候,建文皇帝已經沒有了蹤影。經過幾天的搜查,最後燕王的士兵從灰燼中找到了建文帝的屍體,屍體已經滿身焦爛,四肢不全。燕王朱棣不勝悲慼,撫屍痛哭說“你何苦這樣呢,我只是來幫你的啊!”
封建王朝每個皇帝都有史錄,燕王朱棣登基後,他加封自己為太宗,留下來的史錄是《明太宗實錄》。《明太宗實錄》記載朱棣破金川門,領兵衝進皇宮之後,建文皇帝的謀臣方孝儒被傳入殿中,朱棣威逼他為自己起草繼位詔書。
方孝儒這憤怒的擲筆之聲,激怒了朱棣。最終他被朱棣處以極刑,並誅連九族。
大家都知道方孝儒是非常忠正不屈的一個知識分子,可是在明太宗實錄裏面把他寫成磕頭求饒的一個謀士,可以看出來明太宗實錄本身就是靠不住的一個史書。
如果《明太宗實錄》為了掩蓋朱棣奪權篡位的歷史事實而扭曲了史實,而隔代修著的《明史》可能沒那麼多的忌諱,也許這套史籍更加可信。
《明史》中關於建文皇帝的記載也是寥寥數語。書中說:“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南京明孝陵,這裡是明成祖朱元璋的陵寢。位於明孝陵旁邊的明東陵,它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標,也就是建文皇帝父親的陵寢。如果明成祖朱棣禮葬建文帝,那麼很可能就將他埋葬在孝陵和東陵的附近,可是隨著現代考古挖掘工作的展開,人們始終沒有找到有關建文皇帝墓葬的蛛絲馬跡。
“明朝用皇帝禮埋葬的規制是很高的,那麼如果建文帝是真的是以帝禮葬的,那在當時是應該有一個很有規制的一個陵墓的,那麼應該這個陵墓就在中山孝陵的這一帶,這都是應該有的,而且這麼多年下來,也不可能這個陵墓就消失掉了。”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員商傳發現,其實到了明朝中後期,就沒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處了,這樣的結果看似有些不可思議,但這也恰恰給了那些認為建文皇帝並非自焚而亡的猜測者們一個強有力的證據。當時被埋葬的屍體根本不是建文皇帝! “這個當時那種情況下,就是在南京城破,宮中起火的情況下是相當混亂的。所以只有明成祖燕王他奪位,他希望建文帝死,因為這樣的話他面對的是一個沒有國君的這樣一個國家,他就順理成章地可以做皇帝了。”
燕王破城而入的時候,朱棣大肆搜查的對象還有建文皇帝的皇子。當時建文帝有兩個兒子:長子朱文奎,次子朱文圭,根據史書記載,2歲的朱文圭被成祖幽禁在廣安宮,直到英宗天順年間才被放出來。但是建文的長子朱文奎卻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說“燕師入,七歲矣,莫知所終”。
康熙18年,著名史學家徐家炎被任命修著建文本紀這段歷史。可是對於如何記載這段歷史,徐家炎也是疑慮重重 “徐家炎撰著這本本紀的最初的本意,他是主張建文皇帝出亡,也就是逃亡了,他沒有死。但是當時的總裁,明史館的總裁叫做王洪續,王洪續還有明史本紀的作者叫做朱玉臻,都是大官。他們不主張建文皇帝是出亡的,他是主張死的。第一個原因是當時的政治原因。當時因為有個朱三太子案,朱三太子打著反清復明的運動,借著朱三太子這莊事,也借著建文皇帝逃亡這個事情來影射朱三太子的事。所以威脅著康熙統治政權,威脅著清朝統治政權的穩定,所以王洪續、朱玉臻他們要維護康熙、清朝的統治所以極力主張建文是死掉了。”
被自己的叔叔奪取皇位,逃出宮中倖存一命已算茍且偷生,真相卻始終因為各種原因被一手遮天,建文皇帝的命運實在讓人感到世事無常的悲涼。
我個人認為建文帝就是出亡了,因為沒有到今天為止並沒有一個過硬的一個史料,證明他是死在宮中,這種史料沒有。”
《明史紀事本末》是清代學者谷應泰編撰。與《明史》不同的是,它非官方記載屬於私人著述,它的權威性是被當時人們所認可的。
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當燕王逼近南京時,建文皇帝手足無措。其中一個朝臣提醒建文,祖父朱元璋駕崩之前留給他一個朱紅錦盒,讓他在緊急時刻打開。於是建文皇帝趕忙打開了祖父遺留給他的錦盒。裏面裝有袈莎、剃刀和僧人的度碟。
於是,建文皇帝和幾個忠心的大臣打扮成和尚模樣,根據裏面的指示,通過皇宮的密道逃到了宮外的神樂觀。

    

  
2008-02-13 1:16 am
我看過一本書有提過,他說有數個說法

建文4年六月,建文帝得知南京金川門失守,想自殺以謝國人。翰林院編修程濟說,不如出走流亡,然后有一個少監跪下提醒皇上說,高皇帝升天錢,留下一個寶盒,并且交待說,如有大難,可以打開。眾人于是到奉先殿左側,打開這個紅色寶盒,里頭有度牒三張,分別寫著應文,應能,應賢,里面還有袈裟。僧帽,剃刀,以及銀元寶十錠。第一張應文度牒上寫著:應文從鬼門出,其余人等從水關御溝而行,然后再神樂觀的西房會合。程濟馬上為皇上剃去頭發,換上袈裟,僧帽。僧鞋。吳王教授楊應能表示愿意剃度,跟隨流亡,監察御史葉希賢毅然說,臣名希賢,無疑就是應賢,也剃度改裝隨從。當時殿上的五,六十人痛哭流涕,都表示愿意跟隨流亡,建文帝說,這么多人一起行動,會引起懷疑,決定由九人陪同他前往鬼門,在神樂觀乘船到太平門。然后葉希賢等十三人趕來,一行22人開始流亡生涯。建文帝交待,今后互相以師弟稱呼,不必拘泥君臣之禮,兵部侍郎廖平建議,隨從不必多,更不可多,挑選沒有家室之累的五人足夠,其余遙為應援。當時決定楊應能,葉希賢稱比丘,程濟稱道人,這三人左右不離建文帝,其余六人往來道路,運送衣食。第一站來到吳江縣的史彬家中。8月16日,建文帝與兩位比丘,一位道人同行,其余人星散。10月,來到襄陽的廖平家。獲悉跟蹤者也已到此,大家商量后決定去雲南。
明成祖派遣戶科都給事中前往西南地區,打著尋道教宗師張三豐的幌子,其實去找建文帝的下落。消息傳來,建文帝決定遁跡深山
永樂8年3月,工部尚書嚴雲以出使安南的名義,至雲南探訪建文帝的足跡。某一天。嚴雲偶然在雲南道中遇到建文帝,兩人相對而泣,建文帝問他,你準備怎樣處置我?嚴雲回答,皇上請便,臣自有辦法。夜間,嚴雲自縊於驛站,建文帝足跡暴露,再次躲進白龍山
后來匆匆間,成組死,仁宗即位,不到一年,仁宗又死,宣宗即位,10年后英宗即位,皇帝換了好幾個。政治環境變換,建文帝決定在現真身。正統五年,正在廣西的建文帝對程濟說,我決意東行,后來有一個同寓所的和尚,去思恩知州侺英那冒認建文帝,侺英大驚,馬上報告藩司。藩司下令把和尚和建文帝一并拘捕,并飛報朝廷,當朝皇帝下令,押解回北京。皇帝命御史在宮廷中審訊,那冒充和尚稱:年九十余,且死,想葬於祖父陵墓旁。御史說:建文君生于洪武十年,現在是正統五年,當六十四歲,何得九十歲?后來查得,這和尚名叫楊應祥,鈞州白沙里人,報告皇帝后,和尚被處死刑,建文帝此時把事情告訴御史,御史密報英宗,英宗派服侍果建文帝的老太監吳亮探望虛實,建文帝見吳亮。脫口而出:你難道是吳亮?吳亮說:不是。建文帝糾正道:我有一天在便殿就餐,吃子鵝,一片肉掉在地上,你手里拿著壺,趴在地上把它吃了,還說不是你!吳亮伏地大哭,他知道建文帝左腳趾有黑子,查看后果然,想不到幾十年后能夠面,痛哭流涕,不能仰視,于是英宗下令把建文帝迎入宮中西內養老,宮中人人叫他老佛。死后,葬于西山,不封不樹,成為一座無名墓

節錄至歷史長河中國歷史十六講
參考: 自己跟住書打
2008-02-12 11:13 pm
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在靖難之變後下落不明。朱允炆原無廟號及諡號,直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方上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諡號為恭閔惠皇帝,後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之為建文帝。
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標第二子,但朱標的長子朱雄英早故,所以朱允炆就被明太祖朱元璋視為嫡長孫。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由於自幼熟讀儒家經書,所近之人多懷理想主義,因此性情與其父同樣溫文儒雅,即長皆以寬大著稱。朱允炆為太孫時,曾向太祖請求修改《大明律》,他參考《禮經》及歷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條過份嚴苛的條文,深得人心。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去世,死前密命駙馬梅殷輔佐新君,朱允炆在同月(6月30日)即位,定次年(從1399年2月6日開始)為建文元年。惠帝在六月升齊泰為兵部尚書、黃子澄為太常寺卿,七月召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在國事上倚重三人。惠帝的年號建文有別於其祖父的洪武,他不想仿效祖父以嚴刑峻法治國,即位後改行寬政,《明史·刑法二》記載「元年刑部報囚,減太祖時十三矣」,囚犯人數減至洪武時期的三成左右。
明太祖為鞏固皇室,大封宗室為藩王,對惠帝來說,諸藩王大多為其叔輩,且在封地掌握兵權,心中由是不安。惠帝為皇太孫時曾問黃子澄曰:「諸王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奈何?」子澄回答說諸王軍力不足以抗衡朝廷。惠帝即位不久便採取削藩政策,先後廢黜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及岷王。在部署對付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時,由於惠帝身邊的謀士多缺乏實際的政治經驗,以致打草驚蛇,引發了燕王先發制人的念頭。朱棣在權衡利害之後,於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封地北平起兵反叛。他以「靖難」為名,向京師進軍。
儘管朝廷的兵力遠勝燕王,由於惠帝下令「毋使朕負殺叔父名」,必須活捉燕王,這樣便掣肘了中央軍,加上以前太祖濫殺功臣名將,以致朝廷缺乏將才可用,而燕王將士長年征戰,本身是精銳部隊,因此中央軍屢為燕軍所敗。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中央軍主力在淮北被擊潰,燕軍乘勝渡過淮河及長江。這時有人勸惠帝離開京城,方孝孺力請惠帝留下等待援兵,「即事不濟,當死社稷」。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從金川門攻入京師應天府,惠帝在宮中舉火,皇后自焚死,惠帝本人及其太子朱文奎則不知去向,至今其下落仍是未定論的歷史之謎。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以及大批忠於惠帝的官員被朱棣捕殺。
後人普遍對惠帝朱允炆抱持同情態度,終明一朝,朱允炆始終為百姓所念念不忘。
建文下落之謎
雖然朱棣宣稱在宮中找到建文帝(惠帝)的屍體,並為他舉行葬禮,但朱棣對建文未死的傳言不敢掉以輕心。溥洽是建文帝主錄僧,《明史·姚廣孝傳》記載「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給事中胡濴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繫十餘年。」直到姚廣孝病危時請求朱棣釋放溥洽,溥洽才獲釋。
有野史記載,建文帝離宮後出家為僧,雲遊四方。有詩云:「閱罷楞言磐懶敲,笑看黃屋寄團瓢。南來嶂嶺千層迥,北望天門萬里遙。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百官此日知何處。唯有群鳥早晚朝。」傳言此詩作者是建文帝,但未証實。
另有一說建文帝逃到東南亞,野史傳聞鄭和下西洋其中任務之一便是尋找建文帝。
1999年,有人認為中國貴州省的紅崖天書是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後逃到貴州所作的聲討燕王朱棣的檄文,間接支持建文帝並未死在宮中的說法。
2006年6月,有學者發現懷疑是建文帝的蹤跡。新華網引述江西省學者官濤稱,建文帝在「靖難之變」後與隨從在江西三清山隱居,並化名為「詹碧雲」的全真道人,死後葬於其興建的三清宮內。
2007年1月,印尼傳媒報導,發現一群洪姓的華人,長期居於蘇門達臘島的一條偏僻小村落,依然保持古老濃厚的華人習俗,並有不少有明太祖朱元璋圖案和字樣的玉鐲出售,由此推斷他們可能是明惠帝的後人。
參考: wikipedia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7: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2000051KK019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