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糍歷史一問........40分(急!!!!)

2008-02-12 4:54 pm
糯米糍:據傳流傳民間已有很長日子,約二千多年,但真正的年代實無從考究。是採用糯米製作後加上配料包括:花生、芝麻、糖等混合一起,製成美味可口的民間小吃,因吃過之後齒蓬留香,故有“吃過翻尋味”之稱。

但是有人能給我它的歷史資料嗎??
它先前是什麼??
有來源典故??
或故事??
********重要*********它由什麼轉變?????

回答 (2)

2008-02-12 5:10 pm
✔ 最佳答案
現在提起糯米,人們自然會聯想到用糯米釀造的甜酒和各種名牌的黃酒,還有元宵節的湯圓和端午節的粽子,以及各式各樣用糯米製作的糕、糰、糍、餅、粥等點心。
至於糯米伴隨著中國人走過幾千年漫長光輝的道路,在中華飲食文化歷史中作出的豐富多采的貢獻,佔有獨特的地位,更還有其他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用途,恐怕現在知道的人已不多了。這是因為現在糯米的處境和地位已不斷下降,今非昔比。但是我們相信,糯米會有東山再起的發展前景。
一,糯米飲食文化圈的形成
近五十餘年來大量的考古發掘表明,中國的水稻栽培起源於距今約萬年前的長江流域,距今約四五千年前水稻已經陸續北上進入黃河流域。
中國文字的發明起源於黃河流域,有關水稻的文字記載也首先見諸商周時期。如《詩•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為酒為醴,烝畀祖妣。”醴即是用稌米釀的甜酒。古代黃河流域也稱稻為稌,那時的稌或稻,主要都指糯稻(詳後)。《詩經》裏還有《小雅•甫田》、《唐風•鴇羽》、《豳風• 七月》、《小雅• 白華》、《魯頌• 悶宮》等章,都有稻稌的詩句。
需要指出的是,《詩經》及其他古籍所記的“稻”詞,主要是指糯稻米,不是現在我們日常吃的非糯的秈米或粳米。古代非糯的秈稻或粳稻的栽培要比糯稻為少。這要從稻詞的來源說起,水稻既然是自南向北傳播,稻詞自然是從南方帶去,其語音也不是北方的夏言。最早的稻詞見諸《春秋• 襄公五年:會吳于善緩。”《榖粱傳》:“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緩”(nuan,同暖)和“糯”(nuo)是雙聲的音轉。秦滅楚越後,少部分越人東渡去了日本,同時帶去水稻栽培技術,是日本有水稻之始。日語稱水稻為“ィネ”,即是“善緩”音的保留。《說文》:“稬(即糯),沛國謂稻,糯。”沛國在今安徽宿縣一帶,春秋時屬吳國,吳和越語言風俗相同,吳越人就是以糯米為主食的,所以由吳越人帶到日本的也是糯稻。
“越”本來是國名,其族屬“閩”(蛇圖騰,龍的前身動物之一),但是後世習慣於以越為族稱。戰國以後,又出現“百越”的稱呼,是泛指古代東南沿海及嶺南地區的居民。百越族自秦漢後陸續向西南貴州、廣西、雲南、及泰、緬、寮國等地遷徙,他們仍保留以糯稻為主食的習慣,並非是他們遷到這些地方以後才改以糯米為主食。日本學者常常到現今雲南少數民族(如彝族、侗族等)地區進行風俗民情調查,以之與日本民間的風俗民情相對照,發現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如過年時,家家都要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裏,用木杵反復舂軟,做成年糕吃;又如侗族一種特殊的糯米加工方式,稱“糄”(bian)米的,在日本也同樣有,日文也作 “糄”。可見糯稻栽培圈在歷史上的範圍是東亞從西南向東北橫跨兩河流域,直到日本九州,要遠比現在為大。“糯稻栽培圏”是就農業生產的角度命名的,若從飲食文化的角度看,稱之為“糯米飲食文化圏”更為貼切(詳後)。
黃河流域幾千年來的氣候變化一直是向著乾旱化的方向發展,隨著氣候的轉旱,雨水減少,河流湖泊逐漸乾涸,水稻的種植面積也不斷縮小,旱地的小麥取而代之,並迅速發展,所以今天北方人過新年以包餃子吃為主,但還保留元宵節吃湯圓的傳統,糯米食品遠不及南方繁多了。
唐朝是南北稻麥消費的轉捩點,因為唐朝以後南方的稻作農業蒸蒸日上,趕超北方,唐王朝及此後歷代王朝都依賴運河漕運大米到長安、洛陽。唐玄宗(713~755)在端午節宴群臣詩云“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官宴雅臣。…” [1]筆者查檢《全唐詩》,共得稻詩263首,另粽詩 7 首,麥詩253首,通過詩歌也可以窺見稻麥消長的一斑。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回憶北宋首都開封的城裏各式各樣的豐富點心,種類十分繁多,但是提到的糯米食品只有端午的粽子、春社、秋社及重午、重九的社糕,還有最熱鬧的馬行街鋪席供應的糍團、糰子等數種。而南宋首都臨安(杭州)記錄的糯米點心,琳瑯滿目,有豐糖糕、乳糕、鏡面糕、重陽糕、棗糕、拍花糕、糖蜜糕、裹蒸粽子、栗粽、巧粽、金鋌裹蒸茭粽、蒸糍、元子、湯糰…等數十種之多[2]。
現在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保留的飲糯米酒和吃各種糯米食品的風俗,遠較漢族地區為豐富多采,這些吃法還吸引外地人成為旅遊品嘗的項目,如傣族的竹筒飯(又稱香竹飯),用糯米泡在香竹筒裏,在火灰中焐熟,劈開後食用,柔軟香甜,是待客佳品,被稱作“傣族風味”。海南黎族、台灣高山族等也都有做竹筒飯的傳統愛好。可是長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和江南一帶到處都有竹類生長,為什麼現在少見做竹筒飯?這是因為現在的兩湖和江南一帶的糯米栽培面積急速減少,日常飯食不是糯米之故。唐詩和晉代文獻如周處《風土記》裏都有用竹筒做粽子的記載,其道理同竹筒飯一樣。
現在我們日常生活裏接觸到的糯米食品,已經越來越少,蘇州的糕點老工人還知道糯米點心有近千來種之多,實際上它們中的絕大多數現在已失傳不會製作了。麥當勞和肯德基佔領了我們城市飲食市場的很大份額,這種單一化的快餐食品,脂肪過多,導致成人和兒童過分肥胖,卻打敗了歷史流傳下來的多樣化中式點心,而受到單一化衝擊的又何止糯米一樣。但是筆者認為,糯米深深融入中華飲食文化的情結,是不會輕易消退的。
二,糯米的起源與祭祀
栽培稻(Oryza sativa) 是從亞洲多年生野生稻(Oryza ruffipogon) 馴化而成,亞洲多年生野生稻群體中沒有現成的糯質野生稻,那末栽培稻中的糯稻從何而來?這是一個很饒興味的問題。可能是我們的先人在馴化野生稻的過程中發現了個別純合的(遺傳學上的隱性基因)糯質稻株,經過反復選擇種植,終於獲得栽培的糯稻,[3] 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和留給後人的寶貴遺產。
這種既好吃又可釀酒的糯米是怎麼來的,先人們無法解釋,於是歸因于上天的恩賜和祖先世世代代的種植。因此,每逢收穫季節,人們一定要把豐收的糯米釀成酒,煮成飯,做成點心,祭祀天地和祖宗,然後才開懷暢飲,進食糯米飯和點心。這個祭祀的儀式,當然是緊接著在水稻收穫後舉行,所以古代的“年”最初是慶祝收穫的節日,以後隨著天文觀察的進展,把一年分為四季,知道冬至是太陽光照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日照開始慢慢延長,意味著舊年的結束和新一年的開始,慶豐收的年慢慢同大地回春的冬至年合在一起了。
“年”字的小篆寫作“禾”下從“千”,故《說文》解釋:“年,五穀熟也。從禾,千聲。”漢時還沒有發現甲骨文,這個解釋代表漢時的觀念,並流行于後世。但在甲骨文裏,年是“禾”下從“人”,是個會意字。(古代狹義的“禾”,在南方指稻,在北方指粟,廣義的禾泛指五穀。)“年”象徵禾熟以後,人們背著收割下來的禾把,表示豐收喜悅的意思。這“禾”下從“人”的年字,在現今川東鄂西土家族的“茅谷斯”慶豐收舞蹈裏,有著生動的表達。土家族的茅谷斯舞一般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調年會”上舉行(調年指辭舊年換新年),先是祭祀天地和遠古的祖先,焚香敬酒,祈求穀物豐收。祭畢,開始各種表演,其中最突出的是茅谷斯舞,參加跳舞的人,全身周圍扎滿稻草,頭上戴的是稻草編的尖頂帽,帽頂上伸出五條稻草辮子,看起來整個人變成稻草人,這個古老的慶豐收儀式,真是禾下從人的“年”字最生動的詮釋了。[4]
筆者以為年字上半的禾,當是糯稻,因為祭祀和祭酒都必須用糯米(釀酒必用糯米的理由詳後)。《山海經• 南山經》說:“其祠之禮…糈用稌米。” 糈是祭神專用的精米,指定要用精選的糯米。這種精選米粒的傳統,從祭神延伸到後世皇室的食米,漢時設有專職的官員負責擇米,稱“導官”,屬大司農(導應作 “道”下從“禾”,字庫缺此字),唐宋設導官署。這種制度也傳到日本皇室,日本皇室的擇米是由女子擔任。祭神的酒,最初是不許人飲的,現今戲曲舞臺上表演的祭祀或盟誓,在祭畢後,把盞中的酒朝天轉向地上一灑,即是其遺風。所以稌酒、糯米飯等都是由祭神沿襲下來的飲料和糯食。
從上引《詩經》“豐年多黍多稌,…為酒為醴,烝畀祖妣。” 來看,表明早期的糯米以釀甜味的醴酒為主。《漢書• 楚元王交傳》:“元王毎置酒,常為穆生設醴。”顏師古注:“醴,甘酒也;少麹多米,一宿而成。”穆生不會飲酒,楚元王特地給他飲酒精含量甚低的甜酒。晉• 左思《魏都賦》:“蕙風如薫,甘露如醴。”與醴相似、並常常與醴連稱的有醪,《莊子• 盜跖》:“今富人耳餐鐘鼓筦籥之聲,口嗛于芻豢醪醴之味。”醴是去滓的清酒,不去滓則稱醪醴(醪音勞,liao,和醴音li ,是雙聲),或醪酒。醪醴是濁酒。醪糟即醪醩,就是現今的甜酒娘(釀)。後世醴取得泛指酒的含義,並不嚴格限于甜酒,醴是黃酒的前身。
參考資料:

http://blog.roodo.com/taiwancake/archives/2411579.html
2008-02-12 5:11 pm
現在提起糯米,人們自然會聯想到用糯米釀造的甜酒和各種名牌的黃酒,還有元宵節的湯圓和端午節的粽子,以及各式各樣用糯米製作的糕、糰、糍、餅、粥等點心。
至於糯米伴隨著中國人走過幾千年漫長光輝的道路,在中華飲食文化歷史中作出的豐富多采的貢獻,佔有獨特的地位,更還有其他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用途,恐怕現在知道的人已不多了。這是因為現在糯米的處境和地位已不斷下降,今非昔比。但是我們相信,糯米會有東山再起的發展前景。
一,糯米飲食文化圈的形成
近五十餘年來大量的考古發掘表明,中國的水稻栽培起源於距今約萬年前的長江流域,距今約四五千年前水稻已經陸續北上進入黃河流域。
中國文字的發明起源於黃河流域,有關水稻的文字記載也首先見諸商周時期。如《詩•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為酒為醴,烝畀祖妣。”醴即是用稌米釀的甜酒。古代黃河流域也稱稻為稌,那時的稌或稻,主要都指糯稻(詳後)。《詩經》裏還有《小雅•甫田》、《唐風•鴇羽》、《豳風• 七月》、《小雅• 白華》、《魯頌• 悶宮》等章,都有稻稌的詩句。
需要指出的是,《詩經》及其他古籍所記的“稻”詞,主要是指糯稻米,不是現在我們日常吃的非糯的秈米或粳米。古代非糯的秈稻或粳稻的栽培要比糯稻為少。這要從稻詞的來源說起,水稻既然是自南向北傳播,稻詞自然是從南方帶去,其語音也不是北方的夏言。最早的稻詞見諸《春秋• 襄公五年:會吳于善緩。”《榖粱傳》:“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緩”(nuan,同暖)和“糯”(nuo)是雙聲的音轉。秦滅楚越後,少部分越人東渡去了日本,同時帶去水稻栽培技術,是日本有水稻之始。日語稱水稻為“ィネ”,即是“善緩”音的保留。《說文》:“稬(即糯),沛國謂稻,糯。”沛國在今安徽宿縣一帶,春秋時屬吳國,吳和越語言風俗相同,吳越人就是以糯米為主食的,所以由吳越人帶到日本的也是糯稻。
“越”本來是國名,其族屬“閩”(蛇圖騰,龍的前身動物之一),但是後世習慣於以越為族稱。戰國以後,又出現“百越”的稱呼,是泛指古代東南沿海及嶺南地區的居民。百越族自秦漢後陸續向西南貴州、廣西、雲南、及泰、緬、寮國等地遷徙,他們仍保留以糯稻為主食的習慣,並非是他們遷到這些地方以後才改以糯米為主食。日本學者常常到現今雲南少數民族(如彝族、侗族等)地區進行風俗民情調查,以之與日本民間的風俗民情相對照,發現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如過年時,家家都要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裏,用木杵反復舂軟,做成年糕吃;又如侗族一種特殊的糯米加工方式,稱“糄”(bian)米的,在日本也同樣有,日文也作 “糄”。可見糯稻栽培圈在歷史上的範圍是東亞從西南向東北橫跨兩河流域,直到日本九州,要遠比現在為大。“糯稻栽培圏”是就農業生產的角度命名的,若從飲食文化的角度看,稱之為“糯米飲食文化圏”更為貼切(詳後)。
黃河流域幾千年來的氣候變化一直是向著乾旱化的方向發展,隨著氣候的轉旱,雨水減少,河流湖泊逐漸乾涸,水稻的種植面積也不斷縮小,旱地的小麥取而代之,並迅速發展,所以今天北方人過新年以包餃子吃為主,但還保留元宵節吃湯圓的傳統,糯米食品遠不及南方繁多了。
唐朝是南北稻麥消費的轉捩點,因為唐朝以後南方的稻作農業蒸蒸日上,趕超北方,唐王朝及此後歷代王朝都依賴運河漕運大米到長安、洛陽。唐玄宗(713~755)在端午節宴群臣詩云“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官宴雅臣。…” [1]筆者查檢《全唐詩》,共得稻詩263首,另粽詩 7 首,麥詩253首,通過詩歌也可以窺見稻麥消長的一斑。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回憶北宋首都開封的城裏各式各樣的豐富點心,種類十分繁多,但是提到的糯米食品只有端午的粽子、春社、秋社及重午、重九的社糕,還有最熱鬧的馬行街鋪席供應的糍團、糰子等數種。而南宋首都臨安(杭州)記錄的糯米點心,琳瑯滿目,有豐糖糕、乳糕、鏡面糕、重陽糕、棗糕、拍花糕、糖蜜糕、裹蒸粽子、栗粽、巧粽、金鋌裹蒸茭粽、蒸糍、元子、湯糰…等數十種之多[2]。
現在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保留的飲糯米酒和吃各種糯米食品的風俗,遠較漢族地區為豐富多采,這些吃法還吸引外地人成為旅遊品嘗的項目,如傣族的竹筒飯(又稱香竹飯),用糯米泡在香竹筒裏,在火灰中焐熟,劈開後食用,柔軟香甜,是待客佳品,被稱作“傣族風味”。海南黎族、台灣高山族等也都有做竹筒飯的傳統愛好。可是長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和江南一帶到處都有竹類生長,為什麼現在少見做竹筒飯?這是因為現在的兩湖和江南一帶的糯米栽培面積急速減少,日常飯食不是糯米之故。唐詩和晉代文獻如周處《風土記》裏都有用竹筒做粽子的記載,其道理同竹筒飯一樣。
現在我們日常生活裏接觸到的糯米食品,已經越來越少,蘇州的糕點老工人還知道糯米點心有近千來種之多,實際上它們中的絕大多數現在已失傳不會製作了。麥當勞和肯德基佔領了我們城市飲食市場的很大份額,這種單一化的快餐食品,脂肪過多,導致成人和兒童過分肥胖,卻打敗了歷史流傳下來的多樣化中式點心,而受到單一化衝擊的又何止糯米一樣。但是筆者認為,糯米深深融入中華飲食文化的情結,是不會輕易消退的。
二,糯米的起源與祭祀
栽培稻(Oryza sativa) 是從亞洲多年生野生稻(Oryza ruffipogon) 馴化而成,亞洲多年生野生稻群體中沒有現成的糯質野生稻,那末栽培稻中的糯稻從何而來?這是一個很饒興味的問題。可能是我們的先人在馴化野生稻的過程中發現了個別純合的(遺傳學上的隱性基因)糯質稻株,經過反復選擇種植,終於獲得栽培的糯稻,[3] 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和留給後人的寶貴遺產。
這種既好吃又可釀酒的糯米是怎麼來的,先人們無法解釋,於是歸因于上天的恩賜和祖先世世代代的種植。因此,每逢收穫季節,人們一定要把豐收的糯米釀成酒,煮成飯,做成點心,祭祀天地和祖宗,然後才開懷暢飲,進食糯米飯和點心。這個祭祀的儀式,當然是緊接著在水稻收穫後舉行,所以古代的“年”最初是慶祝收穫的節日,以後隨著天文觀察的進展,把一年分為四季,知道冬至是太陽光照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日照開始慢慢延長,意味著舊年的結束和新一年的開始,慶豐收的年慢慢同大地回春的冬至年合在一起了。
“年”字的小篆寫作“禾”下從“千”,故《說文》解釋:“年,五穀熟也。從禾,千聲。”漢時還沒有發現甲骨文,這個解釋代表漢時的觀念,並流行于後世。但在甲骨文裏,年是“禾”下從“人”,是個會意字。(古代狹義的“禾”,在南方指稻,在北方指粟,廣義的禾泛指五穀。)“年”象徵禾熟以後,人們背著收割下來的禾把,表示豐收喜悅的意思。這“禾”下從“人”的年字,在現今川東鄂西土家族的“茅谷斯”慶豐收舞蹈裏,有著生動的表達。土家族的茅谷斯舞一般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調年會”上舉行(調年指辭舊年換新年),先是祭祀天地和遠古的祖先,焚香敬酒,祈求穀物豐收。祭畢,開始各種表演,其中最突出的是茅谷斯舞,參加跳舞的人,全身周圍扎滿稻草,頭上戴的是稻草編的尖頂帽,帽頂上伸出五條稻草辮子,看起來整個人變成稻草人,這個古老的慶豐收儀式,真是禾下從人的“年”字最生動的詮釋了。[4]
筆者以為年字上半的禾,當是糯稻,因為祭祀和祭酒都必須用糯米(釀酒必用糯米的理由詳後)。《山海經• 南山經》說:“其祠之禮…糈用稌米。” 糈是祭神專用的精米,指定要用精選的糯米。這種精選米粒的傳統,從祭神延伸到後世皇室的食米,漢時設有專職的官員負責擇米,稱“導官”,屬大司農(導應作 “道”下從“禾”,字庫缺此字),唐宋設導官署。這種制度也傳到日本皇室,日本皇室的擇米是由女子擔任。祭神的酒,最初是不許人飲的,現今戲曲舞臺上表演的祭祀或盟誓,在祭畢後,把盞中的酒朝天轉向地上一灑,即是其遺風。所以稌酒、糯米飯等都是由祭神沿襲下來的飲料和糯食。
從上引《詩經》“豐年多黍多稌,…為酒為醴,烝畀祖妣。” 來看,表明早期的糯米以釀甜味的醴酒為主。《漢書• 楚元王交傳》:“元王毎置酒,常為穆生設醴。”顏師古注:“醴,甘酒也;少麹多米,一宿而成。”穆生不會飲酒,楚元王特地給他飲酒精含量甚低的甜酒。晉• 左思《魏都賦》:“蕙風如薫,甘露如醴。”與醴相似、並常常與醴連稱的有醪,《莊子• 盜跖》:“今富人耳餐鐘鼓筦籥之聲,口嗛于芻豢醪醴之味。”醴是去滓的清酒,不去滓則稱醪醴(醪音勞,liao,和醴音li ,是雙聲),或醪酒。醪醴是濁酒。醪糟即醪醩,就是現今的甜酒娘(釀)。後世醴取得泛指酒的含義,並不嚴格限于甜酒,醴是黃酒的前身。仲有好多字呀! type 5哂度呀! 你刀系上番呢個網址,, 睇下啦!http://blog.roodo.com/taiwancake/archives/2411579.html
希望幫到你啦~ x]]

2008-02-12 09:12:53 補充:
仲有好多字呀! type 5哂度呀! 你刀系上番呢個網址,, 睇下啦!http://blog.roodo.com/taiwancake/archives/2411579.html希望幫到你啦~ x]]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7: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2000051KK006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