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幾多個島~急!急!急!

2008-02-12 1:52 am
上海有幾多個島~急!急!急!

回答 (3)

2008-02-15 11:26 pm
✔ 最佳答案
三個島即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

崇明島

崇明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定此島為中國僅次於臺灣島、海南島的第三大島嶼,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東瀕東海,南與上海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隔水相望,西、北以長江與江蘇省海門、啟東一衣帶水。全島面積1225平方公里,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島嶼地理位置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

目前崇明島大部分地區屬於上海市崇明縣管轄,縣城駐城橋鎮,但是有極少一部分約28平方公里分屬江蘇省海門市海永鄉和啟東市啟隆鄉管轄。

崇明島於唐武德元年(618年)露出水面,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由於長江攜帶的大量泥沙淤積,崇明島每年以143米的速度向東海延伸,增加土地約487公頃。崇明島大氣污染程度較輕微,水、土地也較淨化,加之氣候屬北亞熱帶,溫度適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崇明島有許多名、優、特、稀產品,如淡水河蟹(陽澄湖的大閘蟹就是崇明的蟹苗)、面丈魚、鳳尾魚、刀魚、甜蘆粟、包瓜、鰻魚、對蝦、白山羊、金瓜、甜蘆粟、蘆筍、食用菌、崇明大白菜等。

無數候鳥到島上沙棲息、覓食。崇明東灘已成為中國候鳥重點保護區和中國國家地質公園。


長興島


長興島是位於中國長江入海口處的沖積島,現面積8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約3.6萬人,原屬上海市寶山區管轄,現劃歸崇明縣管轄。全島即為崇明縣長興鄉。

長興島本來是有七個沖積島組成的,由於南側水流大而急,北側緩而慢,所以自形成以來,一直南側江灘受江流沖刷而日益坍塌,而北側泥沙則日益積累形成陸地。據當地老人介紹,目前的南側江灘在40~50年代的時候幾乎就是當時的北側江灘。當時的南側江灘離浦東高橋是很近的,天氣晴朗、無風之日時可以喊話交流。之後海塘管理部門一直在南側江灘沉放石頭鞏固江灘,每隔百米築一條石埂自岸延入江中,固沙以衛江堤。

長興島古稱鴨窩沙,清朝咸豐年間成島。目前該島經濟以農業為主,根據國家規劃,中國船舶集團江南造船廠將自上海市區整體搬遷至長興島,完成之後,長興島將成為中國最大的造船基地。2007年官方的宣傳已經將長興島定義為「海洋裝備產業島」

長興島50年代初設立人民公社,第一任主任是「秦寶良」,相當於現在的鄉長。後官至寶山區農業局局長,退休後於1997年病逝於顧村南黃村。(南黃村現已被開發為共富新村。) 長興島的人口大部分是在民國時期遷入,早期以漁民為主,靠打漁以及收割野生蘆葦為主要產業。後有部分已經生根的家族圍堤屯田,逐漸形成農業。49年以後,政府又將浦東部分漁民遷入,安置在今解放嶼附近,配置耕地,這部分人被當地稱為「新農民」。後由於浦東開發,新農民甚感不公,是2000年之前當地上訪的主要人群。

長興島的產業也歷經變化,從早期的漁業、天然作物收割到農漁、養殖業結合,接著又根據土壤氣候條件在80年代開發了柑桔特產和與之相關的觀光農業,到最近定義的海洋裝備產業。隨著滬崇蘇交通的貫通,長興島的農漁業將會進一步萎縮,土特產柑桔及觀光農業也將進入歷史,最終長興島的發展將是一個工業型島嶼(筆者個人分析)。截止到2007年底,長興島的外來人口已經超過8萬,是本地人口的兩倍多,而根據有關部門的規劃,還將進一步吸納外來務工人員,使人口總數達到15萬~18萬左右。

文革期間,長興島也有批鬥現象,但死人的事件不多,目前筆者打聽到一例,即當時長明村有個徐姓的村委主任因畏懼批鬥而自殺。

長興島民風淳樸,是公認的勤勞之島,相對於相鄰的橫沙島和崇明島,長興島居民更願意用頭腦和雙手創造財富,三島人均財富相比也是最高的。

截止至2007年元月,長興島的對外交通工具為船舶,客流量最大的船舶碼頭為位於島南側中部的馬家港碼頭。目前規劃中的上海地鐵九號線將隨著過江隧道延長到長興島。天氣晴好時,站在島南側海灘即可肉眼觀測到對岸的浦東新區。特產為柑橘和長江口流域水產。

儘管交通將會有很大的改變,但個人認為,長興島的主要交通工具仍將是船舶。軌道交通和過江隧道將有助於長興島的觀光業和經濟發展。

隨著經濟開發的逐步深入,長興島的地價也水漲船高。早期振華港機落戶時,每畝均價不到10萬,但2007年的一次商業住宅用地拍賣時,每畝均價已經超過180萬。這批土地的得主是曾經開發吳淞思致公寓的范姓開發商。


橫沙島


橫沙島是中國長江河口的一個沖積島,東臨東海,西與長興島相望,北鄰崇明島,西南鄰浦東新區。全島為橫沙鄉,原屬川沙縣,1958年劃歸寶山縣(今寶山區),2005年和長興島一起劃歸崇明縣。該島系長江泥沙沖積而成。因橫亙長江口,故名。清咸豐年間(1851年一1861年)始成沙洲,光緒十二年(1886年)開始圍墾。呈三角形,面積49平方公里。

地勢平坦.河渠縱橫。農業發達,淡水養殖業和海洋捕撈業亦著。島上田園景色美麗,擬建為國家旅遊度假區,並擬建設小型飛機場和過江隧道,以與市區相聯繫。








地理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正當中國海岸線中心點,是長江出海的門戶。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西與江蘇省和浙江省接壤。全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南北最長處約12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100公里。其中市轄區2,648.6平方千米。

上海市全境為沖積平原,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勢平坦,山脈少而低小。西部有佘山、天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點是位於杭州灣內海拔103米的大金山。

氣候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 正常年份7-8月份伏旱,天氣酷熱,每年有多個日子最高氣溫超過攝氏35度。夏天和初秋較容易受由太平洋向來的熱帶氣旋(颱風)吹襲。冬天很少下雪。

島嶼

在上海市區的北部,長江的出口處有三個島嶼和一些剛出水面的沙洲。三個島即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這是上海市最大的三個島嶼,另外還有南部的金山嘴,大金山等島,崇明島以東35公里有佘山島。此外位於上海市區東北部、黃浦江下游有一座上海唯一的內河島嶼—復興島。

崇明島是由長江攜帶下來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僅是長江中的兩個小沙洲,面積只有十餘平方公里。後幾經變遷,現在東西約80多公里,南北寬約10-15公里,面積為1041平方千米,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和最大的沖積島。

長興島和橫沙島位於崇明島以南的江口,將江水分為南北二水道。長興島俗稱鴨窩沙,露出水面不過百年左右,分為石頭沙、瑞豐沙、潘家沙、鴨窩沙、金帶沙五個部分。近40年來才逐漸成一島。與吳淞相對。橫沙島在長興島東面,由橫沙島和元沙島組成,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

河流

黃浦江及蘇州河(吳淞江)貫穿市區。黃浦江將上海分為浦東和浦西。澱浦河銜接澱山湖與黃浦江。大治河銜接黃浦江於長江出海口。

2008-02-15 15:31:37 補充:
氣候資料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汛期有春雨、梅雨、秋雨三個雨期。 夏天時天氣酷熱,每年有多個日子最高氣溫超過攝氏35度。 夏天和初秋較容易受由東海向來的颱風吹襲。地形上海市全境為沖積平原,僅西南部有部分火山岩丘。海拔平均高度在4米左右,地勢平坦,山脈少而低小。西部有佘山、天馬山等,但高度都在100米以下。上海市最高點是位於杭州灣內海拔103米的大金山。

2008-02-15 15:32:40 補充:
面積上海市全市面積6,340.5平方千米,南北最長處約120公里,東西最寬處約100公里。其中市轄區2,648.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14萬(上海戶籍1300萬)(2001年)。

2008-02-15 15:33:38 補充:
位置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正當中國海岸線中心點,是長江出海的門戶。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西與江蘇省和浙江省接壤。
2008-02-23 1:09 am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座落於中國東部長江沖積三角洲,瀕臨東海,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目前中國大陸發展最快和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它被認為是華東地區的商業和金融中心,而以人口數和人口密度的比較來看,上海為中國最大的城市。2006年最新數據,上海按常住人口(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計算的人均GDP已達7490美元[1]。上海港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僅次於新加坡和香港的世界第三大貨櫃港口,2006年全年吞吐量為2171萬標準貨櫃[2]。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
古代
春秋時屬吳國東境,戰國時屬楚國,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松江)。宋末置上海鎮。1292年(元),設上海縣。明興盛,1553年,為抵倭寇築上海城,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近代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照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海在1843年開闢為中國五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的1854年成立了自治機構工部局,正式演變成獨立於清朝政府行政與司法管轄權之外(國中之國)的租界。此後,在上海形成了2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上海市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四個區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為主),長寧區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盧灣、徐匯兩區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閘北區和原南市區兩片中國管理的區域(華界)則被租界分割為互不相連的兩塊。開埠後的近代上海迅速成為遠東最繁榮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是近代亞洲唯一的國際化大都市」,被稱為「十里洋場。」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戰火所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繫,帶來了近代上海的繁榮。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前後,清朝的舊勢力尚未徹底清除,民國的新勢力尚且稚嫩,從中央到地方,軍閥當道,政府幾近癱瘓,社會呈現出一片無序混亂的狀態。然而就在同時,上海的租界卻有如國中之國,獨享著一份特別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都進一步加快了其發展的速度,由1912年開始至1936年可謂上海租界高度繁榮的一個階段。民國初年,租界以外的閘北和南市(華界)屬江蘇省,1927年,中華民國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區設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同時併入江蘇省上海縣、寶山縣17市鄉。1930年7月,改稱上海市。

20世紀初,在上海陸續發生了一系列影響到中國命運的政治事件。1925年5月30日,由於日本內外棉紗廠廠主槍殺罷工工人,上海學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南京路上的老閘捕房門前進行抗議,英國巡捕開槍射擊,造成了五卅慘案,從而引發全國性的反英運動。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閘北發生了四·一二事件,國民革命軍第26軍對工人糾察隊強行繳械,造成大規模流血事件,開始了國共分裂。在事件的前夜,上海黑社會領袖杜月笙誘捕並殺害了上海總工會負責人汪壽華。此後,中國共產黨(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機關仍然隱藏在公共租界中區鬧市的雲南路達數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蘇區穩固後才遷往那裡。1931年6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三任最高領導人向忠發在上海被捕,隨即叛變並被殺。1932年1月28日,日本在東北製造九一八事變後,又在上海藉口5名日本僧人在三友實業社門前被中國工人毆打,而挑起一二八事變,中日兩國在上海閘北區激烈的軍事衝突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以至於南京國民政府也暫時遷移到洛陽。1937年8月13日,蔣中正調動大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銳部隊),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雖然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約當時全國三分之一軍隊兵員),但最終實力占優勢的日本軍隊擊敗了中國軍隊,武力佔領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日人並將上海改名為大道市,取自禮運大同篇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抗日組織鐵血鋤奸團也同時針對漢奸、日軍,展開一連串可歌可泣、熱血澎湃的偉烈抗日戰爭。在淞滬會戰期間,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半部,即今虹口、楊浦兩區作為日軍防區和日本勢力範圍,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則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時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隨即日軍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佔領。後日本將租界「交還」給其扶持的傀儡汪精衛政權,美英也放棄租界。1942年起,具有一個世紀歷史的租界便不復存在了。1945年上海由中華民國接管。此後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國民政府接管統治。


1932年,轟炸後的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年,國民政府統領的國民革命軍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間爆發大規模內戰(參見國共內戰)。1949年5月28日,解放軍擊敗國軍後控制上海全境,此間,許多與國民政府及海外機構有關的人員、財產和機構追隨國民黨撤離上海。
現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設上海為直轄市。後成為中國工業中心。文化大革命時期,上海是四人幫張春橋和王洪文活動的基地,在上海發生了很多重要事件。198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上海作為中國大陸經濟中心的地位受到南方許多城市,尤其是經濟特區的挑戰。在1989年六四,上海各界人民和學生也積极參加了反腐敗,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上海出版的世界經濟導報也因為發表激進文章,而被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下令關閉。進入1990年代後,上海重新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經濟,金融及貿易中心。1993年,浦東開發開放,加快了城市發展速度。目前保持年人均GDP10%以上的增長。目前,上海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

浦東與浦西連接通道的建造進程也標志著上海的發展進程,為浦江兩岸的共同繁榮奠定了基礎。1971年,松浦大橋建成,改寫了黃浦江無大橋的歷史,1991年12月1日,上海第二座跨黃浦江大橋南浦大橋通車,1993年10月,楊浦大橋竣工通車直到2003年6月28日盧浦大橋的建成,黃浦江上已經有了6座大橋;同時1970年9月,打浦路隧道建成;1989年10月24日延安東路越江隧道通車至2003年9月29日大連路隧道通車。越江通道的發展,使得處在市中心金融貿易區的陸家嘴發生著顯著的變化,1994年11月,東方明珠電視塔完工;1999年3月18日,金茂大廈正式開張營業;1999年8月,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業,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陸家嘴還正在興建將成為中國最高建築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上海自從浦東開放後承辦過許多重要國際會議,增加了其國際影響力,同時也顯示了中國大陸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2001年10月21日,上海承辦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六次會議在上海舉行。2010年,上海還將要承辦世界博覽會。此外,每年還有各種主題的大小展會在上海大量舉行。會展業已經成為上海的重要產業之一。 在版圖上,1949年上海面積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蘇省的上海、嘉定、寶山、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崇明10個縣劃歸上海市,上海市轄區範圍擴大到5910平方公里。到2003年末,上海面積6340.5平方公里。境內轄有崇明、長興、橫沙三個島嶼,其中崇明島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國的第三大島。

2006年,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違法挪用32億社會保障基金,借給民營企業家張榮坤旗下的福禧投資公司用於收購滬杭高速公路。因此北京中央政府100多名調查人員前往上海,調查非法挪用社會保障基金的大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此被撤職查辦。

島嶼
在上海市區的北部,長江的出口處有三個島嶼和一些剛出水面的沙洲。三個島即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這是上海市最大的三個島嶼,另外還有南部的金山嘴,大金山等島,崇明島以東35公里有佘山島。此外位於上海市區東北部、黃浦江下游有一座上海唯一的內河島嶼—復興島。

崇明島是由長江攜帶下來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僅是長江中的兩個小沙洲,面積只有十餘平方公里。後幾經變遷,現在東西約80多公里,南北寬約10-15公里,面積為1041平方千米,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和最大的沖積島。

長興島和橫沙島位於崇明島以南的江口,將江水分為南北二水道。長興島俗稱鴨窩沙,露出水面不過百年左右,分為石頭沙、瑞豐沙、潘家沙、鴨窩沙、金帶沙五個部分。近40年來才逐漸成一島。與吳淞相對。橫沙島在長興島東面,由橫沙島和元沙島組成,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
2008-02-12 6:21 am
上海有三個大島,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7: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1000051KK0293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