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簡介:
維生素C早在1907年即被發現具有預防及治療壞血病(Scurvy)之功效,故在藥學上稱為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 ,然其化學結構直到1932年才被鑑定出來。天然的維生素C 對平面偏極光成左旋性,而在藥學上可分為還原型的L-抗壞血酸(L-Dehydroascorbic acid)兩稱,但氧型化的維生素C極易被水解,破壞其環內酯(Lactone)結構而失去活性,所以,市售維生素C均為還原型的左旋維生素C。
二、原理:
還原型抗壞血酸能還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該染料在酸性中呈紅色,被還原後紅色消失。還原型抗壞血酸還原2.6-二氯酚靛酚後,本身被氧化成脫氫抗壞血酸。在沒有雜質干擾時,一定量的樣品提取液還原標準2.6-二氯酚靛酚的量與樣品中所含維生素C的量成正比。
三、試劑:
(1)2%草酸溶液:溶解20克草酸結晶於200毫升水中,然後稀釋至1000ml。
(2)1%草酸溶液:取上述2%草酸溶液500ml,用水稀釋至1000m1。
(3)抗壞血酸標準溶液:準確稱取20mg抗壞血酸,溶於1%草酸溶液中,移入10ml量瓶中,幷用1%草酸溶液稀釋至100毫升,混勻,置冰箱中保存。
使用時吸取上述抗壞血酸5ml,置於50毫升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之。此標準使用液每毫升含0.02mg維生素C。
標定:吸取標準使用液5m1於三角燒瓶中,加入6%碘化鉀溶液0.5ml,1%澱粉溶液3滴,再以0.001N碘酸鉀標準溶液滴定,終點爲淡藍色。
計算如下:
抗壞血酸濃度(mg/ml)=( V1×0.088)/V2
V1:滴定時所耗0.001N碘酸鉀標準溶液的量(ml)
V2:所取抗壞血酸的量(ml)
0.088:1ml 0.0001N碘酸鉀標準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的量(mg/m1)
(4)2.6:二氯靛酚溶液:稱取碳酸氫鈉52mg,溶於200ml沸水中,然後稱取2.6-二氯靛酚50mg,溶解在上述碳酸氫鈉的溶液中,待冷,置於冰箱中過夜,次日過濾置於25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此液應貯於棕色瓶中幷冷藏,每星期至少標定1次。
標定方法:取5m1已知濃度的抗壞血酸標準溶液,加入1%草酸溶液5ml,搖勻,用上述配製的染料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紅色於15秒不褪色爲止
每毫升染料溶液相當於Vc的毫克數=滴定度(T)=(C×V1)/V2
式中:
C;抗壞血酸(V)的濃度(mg/m1)
Vl:抗壞血酸的量(m1)
V2:消耗染料溶液量(m1)
(5)0.1N碘酸鉀溶液:精確取乾燥的碘酸鉀0.100ml。0.3567克用水稀釋至100ml.
(6)0.001N碘酸鉀溶液:吸取0.1N碘酸鉀溶液1ml,用水稀釋至100毫升。此溶液1ml相當於抗壞血酸0.088mg。
(7)1%澱粉溶液。
(8)6%碘化鉀溶液。
四、操作方法:
1、稱取適量(50.0-100.0克)樣品,加等量的2%草酸溶液,倒入組織搗碎機中搗成勻漿。稱取10.00-30.00克漿狀樣品(使其含有抗壞血酸1-5mg),置於小燒杯中,用1%草酸溶液將樣品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幷稀釋至刻度,搖勻。
2、將樣液過濾,弃去最初毫升濾液。若樣液具有顔色,用白陶土(應選擇脫色力强但對抗壞血酸無損失的白陶土)去色,然後迅速吸取5-lOml濾液,置於50ml三角燒瓶中,用標定的2.6-二氯靛酚染料溶液滴定之,直至溶液呈粉紅色於15秒內不褪色爲止。
計算:
每百克樣品中抗壞血酸毫克數=(V .T)/W×100
V:滴定時所耗去染料溶液的量(ml);
T:1ml染料溶液相當於抗壞血酸標準溶液的量(mg)
W:滴定時所取的濾液中含樣品量(g).
五、說明:
(1)所有試劑配製最好用重蒸餾水。
(2)樣品取樣後,應浸泡在已知量2%草酸溶液中使抗壞血酸受損失。以免發生氧化,使抗壞血酸受損失。
(3)對動性的樣品可用10%三氯醋酸代替2%草酸溶液提取;對含有大量Fe的樣品,如儲藏過久的罐頭食品可用8%醋酸溶液代替草酸溶液提取。
(4)整個操作過程要迅速,防止還原型抗壞血酸被氧化。
(5)若樣品濾液無色,可不加色陶土。須加白陶土的,要對每批新的白陶土測定回收率。加白陶土脫色過濾後,樣品要迅速滴定。
(6)滴定開始時,染料溶液要迅速加入,直至紅色不立即消失而後盡可能一滴一滴地加入,幷要不斷振動三角燒瓶,直至呈粉紅色於15秒內不消失爲止。樣品中可能有其他雜質也能還原2.6-二氯靛酚,但一般雜質還原該染料的速度均較抗壞血酸慢,所以滴定時以15秒鐘紅色不褪爲終點。
(7)測定樣品溶液時必須同時作一空白對照,樣品溶液滴定的毫升數須扣除空白液滴定的毫升數。
參考: GB 6195—86 水果、蔬菜維生素C含量測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