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詹天佑的生平資料和照片!急......10分!!!!!Thank You!

2008-02-10 7:50 pm
我想要詹天佑的生平資料和照片!急......10分!!!!!Thank You!
詳細D呀!
更新1:

(兩個回答以上, 將交付投票選出最佳回答)

更新2:

儘量唔好俾網頁我

更新3:

詳細D呀!

回答 (2)

2008-02-10 8:05 pm
✔ 最佳答案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出生於廣東南海。其家原是安徽婺源的一個大商戶,祖父詹世鸞繼承祖宗家業,繼續經商,常來往於安徽、廣東之間,進貨、運貨、買賣茶葉。
後來買賣越不好做,最後茶行被迫倒閉。到了父親詹興洪,其家境開始沒落,全家搬遷到南海縣的鄉下農村,靠種田謀生,生活很困難。
詹天佑是長子,另有弟弟一人,妹妹二人,其相處融洽和睦。
回第一頁

生平梗概:
1872年,容閎在香港主持選拔幼童工作,詹天佑趕到香港參加考試。容閎見詹天佑聰明敏捷,回答問題井然有序,當時立即予以錄取。同年四月,詹天佑跟隨容閎離開香港,先到上海幼童出洋肄業局所辦的預備學校學習。在上海經過大約四個月的學習,做好出國的必要準備。同年8月21日,在駐洋委員陳蘭彬的率領下,啟程前往美國。這次和詹天佑同去的共有三十名幼童,是中國第一批官費留美學生。
1878年,詹天佑以全優的成績,從美國紐海文中學畢業,他的學習成績名列全校第二名。同年,在大學入學考試中,被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錄取。當時土木工程系分為房屋、道路、鐵道、隧道、橋樑、河港和市政等專門科目,詹天佑則專攻鐵路。
1881年5月,以「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獲得大學畢業。當初,按容閎的計劃,幼童出洋留學分四批,共一百二十人,期限15年。但就在詹天佑從耶魯大學畢業的第一年,清政府藉故中止這項計劃的實施,決定撤回官費留學生。同年秋天,詹天佑等人返回中國。
回第一頁

代表著作─《中國鐵路建設》
1、灤河鐵橋工程:
1892年,鐵路修至灤河,必須架橋。詹天佑吸取 英、日、德工程師失敗的教訓,又親自傾聽參加 過施工的技術人員的意見,並考察灤河的地質土壤情況,取得第一手資料。詹天佑經過反覆比較英、日、德三國工程師的設計方案和打樁方法後,決定採用新的壓氣沉箱法修築橋墩。終於,戰勝灤河的急流和泥沙,建成灤河鐵橋。詹天佑在1894年獲選為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開始在國際上享有聲譽。
2、新易鐵路:
詹天佑擔任新易鐵路的總工程師,此條鐵路全長四十二多公里,要在四個月內完成,從測線、築路、鋪軌到通車,按經驗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動工的時候,正值隆冬季節,完成任務確實不容易。詹天佑帶領全體工作人員,設法完成,克服困難。1903年4月,新易鐵路按質按時完成通車。由於此條鐵路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建築,鼓舞中國人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建設鐵路的勇氣和信心,慈禧太后以道台官銜賞賜給詹天佑。
3京張鐵路:
詹天佑從事修建鐵路的歷程中,最艱巨且最著名的是京張鐵路。他組成一支工程技術隊,由北洋武備學堂附設鐵路工程班學員、山海關路學堂畢業生、關內外鐵路熟練工人組成,並加以嚴格培訓,後來投入鐵路建設工程的重要職務。由於居庸關、八達嶺兩處關鍵工程的正確設計和突破,1909年7月4日,京張鐵路鋪軌至張家口,9月19日竣工,9月24日全線通車,原定6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就提前完成,創造中外築路史上的一大成就。
4其他:
詹天佑從事中國鐵路建設,除主持京張鐵路外,還先後參加關內外津盧、西陵支線、洛潼、滬寧、道清、萍醴、津浦、潮汕、張綏、粵漢、川漢、中東等鐵路的籌建工作。
2008-02-21 9:10 am

圖片參考:http://baike.baidu.com/pic/1/11455600887213718_small.jpg


詹天佑 (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ne Tien Yow),号眷诚,字达潮,广东南海人,原籍江西婺源,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清咸丰帝十一年)出生于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少年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 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 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 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 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 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 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 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 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 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 “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 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 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 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 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 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 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 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 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 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 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 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 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 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 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 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 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 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 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 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 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 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 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 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 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a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a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 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 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 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 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在纪念京张铁路100周年之际,张家口人民永远缅怀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2005年在张家口南站广场,建起詹天佑塑像。


收錄日期: 2021-04-16 23:35: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10000051KK0078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