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漁業的歷史and介紹 20點

2008-02-10 6:47 am
大澳漁業的歷史and介紹 20點急爆

回答 (3)

2008-02-10 8:29 pm
✔ 最佳答案
The solution :

大澳這個遠離市區、位於大嶼山的西部,是香港具有多個特色的地方。走進大澳這個離島區後,便會發覺它仍然保留了香港惜日漁村風貌。要數大澳最大的特色,莫過於一間間在河邊興建的高架屋,這些高架屋印證了大澳曾有一段輝煌的漁業。現在大澳的高架屋雖然部分已經人去留空,不過於過往2006間,本網發現仍有不少大澳老一輩的居民,仍然生活在這些香港獨一無二的房屋。亦因如此,大澳亦被稱為香港的「威尼斯水鄉」。

大澳獨有的高架屋,建於河邊上,固有香港威尼斯之稱。

香港威尼斯水鄉這個美譽,皆因大澳是被一條河流貫穿,現在來往來岸可靠兩道小橋,取代過往的橫水渡。除了有水鄉別名外,大澳曾經也有一片鹽田。跟據記載,大澳居民利用海邊淺灘地勢,建造堤壩(護鹽圍),把圍起的部份分成不同的晒鹽區。不過鹽田時至今日已經荒廢了,但大家仍可看見鹽田遺址,懷念惜日大澳漁村風貌。

雖然大澳的漁業已大不如前,但仍有不少漁船停泊在大澳範圍內。

現在的大澳,漁業已經式微,日漸轉型為海產加工事業。所以今時今日踏進大澳,會看到大大小小的攤檔放著各式各樣的鹹魚、花膠(即魚肚)、蝦醬、蝦膏等等的食品。而且這些海產副食品,可以堪稱全港全高品質、最新鮮及最多類型。遊客除了要一嚐上述提及的食品外,大澳亦有很多關於海產的飾物、擺設,作為旅遊人士的手信也不錯。

大澳特產:鹹魚、蝦膏、花膠。

Website :

1 ) http://www.sightinhk.com/tc/index.php/191/
2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6%BE%B3&variant=zh-hk#.E7.89.B9.E8.89.B2
參考: Yahoo + Wikipedia
2008-02-11 2:24 am
>大澳的位置
-----------------------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村落部分位處大澳島上。大澳的水鄉風情獨特,故有「香港威尼斯」之譽。

大澳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香港十大勝景選舉」第七名。

>大澳的地理環境
-----------------------
在大嶼山的主要部分,一條水道朝西、北岔開,大澳島正位處岔口之上。大澳地形獨特,大部分位處河岸,靠兩道步行橋將兩岸連接。島上面向南中國海的西、北部是杳無人跡的。

>大澳的歷史
-----------------------
大澳附近的考古學遺址──鹽田遺址,可上溯至石器時代,但固定而可稽考的人類部落則只有三個世紀的歷史。一些不可能證實的傳聞如下:一、大澳是許多走私和海盜行動的基地;二、涌口能夠防禦暴風雨;三、這裏有一處隱藏的地方。在附近,分流有一道要塞早建於1729年,用以保衛珠江上的航運。走私鎗械、煙葉或毒品,以至偷運人蛇進出中國大陸,這些非法行動至今仍是一項屢見不鮮的。

16世紀,佛朗機人(今葡萄牙人)抵達中國南部沿海,曾佔領大澳一帶興建補給據點,後在屯門一帶被明朝軍隊擊退,史稱屯門海戰。當時的據點,被居民稱為「番鬼塘」(「番鬼」為粵語詞,以前指西洋或西洋人),一直留存至今。

英國人來港時,大澳稱作蜑家村。國共內戰及戰後,大澳成為從中國大陸逃難的非法移民的首要落腳點。移民當中,漢族一般會留在大澳。同時,大澳也吸引了香港的其他民系,包括鶴佬人和客家定居於此。

大澳的填海工程近年,大澳的漁業日漸式微,村民單靠捕魚難以維持生計,於是轉而從事海產加工,大澳亦以此聞名。島上只剩下一所公立學校辦學,大多數青年成年後都會離開大澳。

2000年7月2日,一場大火摧毀了大澳沙仔面90多間棚屋,對漁區而言,是一場大災難。有關方面致力恢復大澳的舊觀。現存的大多是臨時營房和破爛的棚屋。

>大澳的特色
-----------------------
大澳有「香港威尼斯」的美譽。大澳位處離島上,遠離煩囂的市區,較少受到都市化的影響,所以仍舊保留早期香港的漁村風貌。大澳風景秀麗盎然,水道上的高架屋──棚屋,是漁民的居所。河、涌有秩序地穿插於一排排的古老棚屋建築群,烘托出獨特的漁鄉風情。

大澳傳統的鹹魚、蝦醬和魚肚遠近馳名。踏足大澳,遊客會感受到濃烈的海味味道。

大澳和大嶼山本島之間曾建有橫水渡,亦是大澳特色之一,但現已被淘汰。

>大澳的旅遊業
-----------------------
儘管在2000年7月2日經歷大火,大澳至今仍是港人和遊客的旅遊熱點。水道上的棚屋,依然滲透著濃厚的漁村氣息。當地女性管理的橫水渡(又稱繩橋),過往頗受遊客歡迎,現已被鋼製的步行橋──橫水橋取代。

遊客來到大澳,鹹魚、茶果、蝦醬和魚肚是他們首選的手信,在店面和中心大街兩旁均有售賣。

只需數十元,便可租借小船。村民會駕駛小船,引領遊客縱橫水道,並往海中短途游覽。為了觀賞中華白海豚,許多遊客都會選擇前往大澳體驗水鄉之旅。值得一提的是,船行在海面,由於鄰近珠江,遊客的手機可收發中國大陸的訊號。

遊客還可欣賞當地的自然風貌,由於大澳位於鹹淡水交界位置,附近有大量的紅樹林生長。同時,還吸引不少招潮蟹及彈塗魚在附近生活。

>大澳的教育
-----------------------
中學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始建於1976年,1977年正式開學,為大嶼山第一所中學,為當時離島區失學或適齡的青少年,提供中學教育。該校是現任寶蓮禪寺方丈釋智慧大和尚,為紀念其師──筏可老和尚而籌建,以繼承其師「興學育材」的遺志。現在該寺亦為祖國大陸興建及籌辦了接近三百所「希望工程」中、小學。(詳細內容可詢問該校及寶蓮禪寺)

小學
.中華基督教會大澳小學
.永助學校(收生不足,已於2003年8月31日停辦)
.大澳公立學校(收生不足,已於1999年8月31日停辦)

幼稚園
.基督教宣道會大澳幼稚園
.佛教張梅桂幼稚園

武術學校
.少林寺武術學校於大澳公立學校舊址開辦

>大澳的交通
-----------------------
前往大澳,可乘搭以下地點的巴士(新大嶼山巴士):
.梅窩(路線:1,N1)
.東涌(路線:11)
.昂坪(路線:21)
大澳有渡輪碼頭,在大澳巴士站附近。碼頭每日開放,開往大澳的航線有:
.屯門
.東涌
.沙螺灣

>自己的感想:
-----------------------
我都去過大澳,大澳這一個漁村,小小的,但卻埋藏了一段光輝的歷史,還有「東方威尼斯」的稱號,有各式各樣的製品,也有海鮮,十分不錯!

-----------------------
>以上資料係我個人既編輯!希望可以揀我做最佳回答!
參考: 自己編輯
2008-02-10 9:41 pm
大澳介紹

大澳,一個水鄉,一個見證著本土普羅大眾文物古蹟的優雅地方,且匯集了棚屋、廟宇、石碑、堤圍、鹽田、漁具和鹽業生產工具於島,令人大開眼界。位於珠江出口東面,香港的西陲,南中國的邊緣,與澳門以伶仃洋一水之隔,海產資源豐富。據資料所得,伶仃洋曾經是一個理想的漁場,以出產黃花魚為揚名;除漁業,鹽業、農業,以及鹹魚、蝦膏、蠔油等海產品加工組成大澳的傳統工業。而且它的範圍包括一個小島及大嶼山的一塊沿海低地。大澳的人口大慨可分為兩半,民主要一半是陸上居住、另一半於棚屋及漁船居住。岸上居以經營小商店為主。而客家人遷到大澳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他們主要聚居南面及東面的山腳帶,二十多年前他們主要以種水稻為生。而大澳的鶴佬居民多是隨鹽業發展而來,來自海豊井汕尾和惠陽稔山。

大澳歷史

大澳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漁村。在一千年前,宋朝時代,鹽業生產已甚具規模。漁業方面曾經是香港海魚供應的主要基地。近幾百年來是珠江口一帶最繁盛的港灣。西班牙人第一次到達中國,便是在大澳的番鬼塘村登陸,取水修船。香港開埠初期,古樸的漁村面貌,在大澳仍然保留下來。南中國蛋族居民生活的習俗與居住棚屋的生活特色仍能在此找到。鹹淡水相匯的大澳沿海,是紅樹生長的合適地方,白鷺鳥在海邊悠然飛翔,美麗動人。珠江河海交匯的海面,中華白海豚穿梭騰躍。大嶼山西南海岸,現今已成為生態旅遊、行山人士喜歡遊覽的地方。

大澳是一個位於大嶼山西北面的小漁港, 有香港威尼斯之稱。它保留了中國傳統的棚屋, 居民不大喜歡住在陸上, 反而喜歡住在用木柱支撐的棚屋。大澳被三涌分為兩地, 一條可開合的新吊橋取代了有著86年歷史用繩拉的小艇。大澳市內廟宇林立, 計有關帝、楊侯、洪聖和天后等古廟。楊侯古廟對面的象山則有在1902年租借新界時所立的界碑。大澳所產的鹹魚和蝦膏頗為出名。


據說遠在漢代期間,大澳已有居民定居。但真正有文獻可稽考的,只能追溯到宋朝時候。早期的聚居者,來自深圳、東莞、寶安及惠州等地,聚居於「番鬼塘村」、「梁屋村」及「橫坑村」一帶,以務農或漁業為生。宋朝年間,當時大澳已開始成為漁民集居之地,但海盜猖獗,經常搶掠漁船,因此廣東水師曾派兵駐守大澳。明未之時,因為政府實行「散離」政策,中國沿岸五十哩的居民要內遷,大澳遂變成不願內遷者的暫居地,內遷帶來更多移居,「吉慶後街」因此而成。同時期,關帝廟建成,其後天后廟,楊侯古廟及洪聖廟等亦相繼建成。


大澳著名土產鹹魚、海味、蝦羔、蝦醬都是旅客必定選購的手信。大澳的蝦醬炒通菜、羌絲清蒸魚亦早已馳名中外,在茶樓酒家還可品嘗地道小菜—大澳鹹魚雞粒炒飯、新鮮鹽焗雞、蝦羔炒飯、蝦醬蒸腩肉、香煎墨魚鉼、羌絲沙白絲蒸蛋、酥炸黃花魚等。大澳還有很多地道小食—「雞屎騰」、「艾達」茶果等、鳳凰山天葵茶、麥芽糖餅乾、山水豆腐花、新鮮老婆餅,還有浴佛節的應節食品「芫荽餅」。

現今大澳區內廟宇林立,許多已經歷四、五百年,這些名山古剎,曲徑清幽,啟迪了幾許善信的心靈。許多市民慕名到來都是為了尋訪從前的生活點滴,懷念兒時的生活境裡。有些名士更在此小住、或是退休隱居,亨受純樸的漁村生活,海邊垂釣,欣賞落日晚霞,憩靜宜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物我兩忘,閒時與鄰里共話魚蝦,忘卻世俗的繁囂。大澳的日落景緻,美艷動人,氣氛浪漫,吸引許多情侶到海邊弄堤散步,是海誓山盟的好地方。
因地理環境的關係,大澳和珠江口一帶的地方也成為貿易發展的地方。同時因為漁業的興起,與之有關的造船業也隨之而開始發展,鹹魚業也是大澳日後一個重要的行業。到二次世界大戰,日軍佔領廣州時,與香港內陸交通樞紐,內地人往來香港,便多取道大澳。再者,鹽是主要的民食亦是戢時的必需品,因此特別矜貴。大澳盛產海鹽,而且運輸方便,所以便成為供應國內主要食鹽的地方。進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戢後香港和國內經濟蕭條,因此有些人便自1948年開始由大陸來港輾轉來到大澳生活,因大澳是一個鄉村地方,生活消費比香港低,所以便吸引一批希望在消費比市區低的環境下生活居民於五十年代初移居大澳。他們大多來自東莞、寶安、南頭、中山、太平、海豐、汕尾、石岐、惠東、也有些來自廣西、雲浮等地的人。


收錄日期: 2021-04-14 18:42: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09000051KK0295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