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蘇軾

2008-02-10 1:01 am
呢個定風波嘅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點語譯呀???

回答 (2)

2008-02-10 2:07 am
✔ 最佳答案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寫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屬於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這種情懷,遇事便觸發了。《東坡志林》中說:“黃州東南三十裏為沙湖,亦曰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寫出這樣一首於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的詞來。



【全詞譯文】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是我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在往東南三十里的沙湖洽商買田事宜。途中遇雨,但雨具未隨,同行者皆感狼狽。我卻不覺。不久天已晴,所以寫下這詞章。
別聽那穿透樹林、打在樹葉上的風雨聲音!咱不妨一邊從容地趕路,一邊長嘯又歌吟。手拄竹杖,腳登草鞋;步履輕鬆,勝過騎馬。有誰害怕?任憑它風雨一輩子吹打,披一件蓑衣頂著它!

微寒的春風吹醒了我的酒意,還真有些侵人的涼意。但迎面的山頭上露出夕陽的餘光。回頭看看剛才風雨交加的地方:風雨沒有了,落日的餘輝也消失了。正好回家!

【言外之意】

作者用圖畫思維的表達方式,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向讀者表達了一個生活的真理:勇氣是戰勝困難、闖過磨難的最好武器。

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真不少,躲不了避不了。乾脆鼓足勇氣迎上去,從容向前走,樂觀地有說有唱又有笑,風雨很快就過去了。回頭再看,當初的害怕真可笑。

回家的路上風雨如磐,常有突然的磨難。心不動、膽自壯、勇往直前。怕心一出,躲躲閃閃,反而容易受熬煎。等到沒風沒雨再出來看看,早誤了回家的路程,追不上同行的伙伴。
2008-02-10 1:08 am
元豐五年(1082)三月七日,他到黃岡東南三十里的沙湖,路上遇雨,因為沒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狽不堪,獨有蘇軾從容不迫。不久天晴了。事後,他寫詞記述這次經歷。
參考: 網上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6: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09000051KK016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