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用法(20分@@)

2008-02-09 7:44 am
唔該!我想問文言文的虛詞用法!!!
虛詞:
其、以、之、也、而、則、夫、乎、矣........

回答 (3)

2008-02-09 6:07 pm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國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以及模仿這種書面語而創作的歷代作品。由於文言文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不同地區的文獻,在語法和詞彙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在20世紀之前,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文,在中國以及韓國、日本、越南,使用在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在韓國、日本和越南,這種書面語分別被稱為漢文(한문,Hanmun)、漢文(かんぶん,Kanbun)和儒字(亦或字儒,Chữ Nho)。20世紀之後,在中國,文言文的地位被普通話白話文取代,而其他國家則開始採用當地語言的書面語。




特點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和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比較而來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以下所述各項特點皆為舉例而未窮盡。)


語法特點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及詞序兩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象。
名詞用作動詞:
「驢不勝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名詞「蹄」在此做動詞「用蹄踢」。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名詞「王」在此做使動動詞「使……為王」。
名詞用作副詞,常與「然」(……的樣子)連用: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蒲松齡《聊齋誌異》),名詞「犬」在動詞「坐」前作副詞「像犬一樣」。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與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修《醉翁亭記》,「翼」在動詞「臨」前作副詞「像翼(翅膀)一樣」。
文言的特殊詞序也是顯著特點之一。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孰」、「何」、「悉」等置於動詞之前: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丘明《左傳》)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王曰:『縛者曷(通「何」)為者也?』」(《晏子春秋》)

與「以」連用的倒裝句: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全石以為底」即「以全石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文言文中常見通假字,出現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觀原因,如一時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觀原因,如避諱等。
「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陶淵明《桃花源記》,「要」,通「邀」,邀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說」,通「悅」,喜悅。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熙」,通「嬉」,開玩笑。

詞彙特點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彙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不過,有個特點可以概括性地觀察:文言文的詞彙較為簡潔,例如:相較於白話文的詞以雙音節為主,文言文中的詞以單音節為主。


文體分類

中國歷代學者對於文體都有不同的分類法。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文體分類研究的開始,相關著作有曹丕的《典論·論文》、李充的《翰林論》、摯虞的《文章流別志論》、劉勰的《文心雕龍》、昭明太子主導的《昭明文選》等。其中《典論·論文》將文體分為4類:

奏議
書論
銘誄
詩賦


而《昭明文選》是一本分類很繁雜的選集,將所選的文章分成37類之多。

明朝

明朝的吳訥著《文章辨體》、徐師曾著《文體明辨》,清朝姚鼐編《古文辭類纂》,都是討論文體的重要著作。其中《古文辭類纂》將文體分為13類:

論辨
序跋
奏議
書說
贈序
詔令
傳狀
碑誌
雜記
箴銘
頌贊
辭賦
哀祭


現代

由郭錫良等人編著的《古代漢語》修訂本中分析,文體分類有三種標準:依語言形式分、依內容分、依應用範圍分。依語言形式,《古代漢語》先將古代文體分為3大類:

散文
韻文:包括詩詞歌賦、銘箴頌贊
駢文:講究平仄對仗卻不押韻,不能歸於散文也不能歸於韻文,自成一類
在此分類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為4類:

史傳文
說理文
雜記文
應用文

發展

文言文的缺點在於難懂、不易普及,要讀懂文言文須經過適當的訓練才能夠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寫作文言文的難度更高,所以白話文運動後,中國文壇強調「我手寫我口」、「能識字便能讀文」的白話文漸漸的取代了文言文。

現代華文社會以白話文寫作為主,而文言文仍然受到相當的重視,文言文對白話文仍有一定的影響力,現在仍有許多人喜愛在寫作白話文時引用典故、詩、詞,以及華人社會普遍使用的對聯。而對於有志學習中國文學的人,文言文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

2008-02-09 10:08:55 補充:
常用文言虛詞大致分為以下幾類: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起組合作用的,如“以”“為”“於”;起連接作用的,如“乃”“則”“而”;起語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  常用的文言虛詞有二十多個,要重點掌握“之、其、者、而、則、乃、且、然、以、於、為、也、乎、夫、焉”這十五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要結合具體語境來理解其作用和意義,還應與現代漢語作比較,明確哪些作用保留下來了,那些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發生了變化;在解釋時,應準確運用現代漢語中與之相當的字詞代替,借助歸類進行比較,掌握各類虛詞的用法及意義。通過反復訓練,熟記各類虛詞的基本用法。
參考: me
2008-02-09 8:26 am
常用文言虛詞大致分為以下幾類: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起組合作用的,如“以”“為”“於”;起連接作用的,如“乃”“則”“而”;起語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焉”。
  常用的文言虛詞有二十多個,要重點掌握“之、其、者、而、則、乃、且、然、以、於、為、也、乎、夫、焉”這十五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要結合具體語境來理解其作用和意義,還應與現代漢語作比較,明確哪些作用保留下來了,那些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發生了變化;在解釋時,應準確運用現代漢語中與之相當的字詞代替,借助歸類進行比較,掌握各類虛詞的用法及意義。通過反復訓練,熟記各類虛詞的基本用法。
其 -- 置於句中或句末。用於彼﹑何之後。
以 -- 用。 仰賴、憑藉。 認為。 可、能夠。 令、使。
之 -- 的、底。於。諸、之於。與、及。而。若、如果。則。用於強調或補足語氣,無義。他、彼。其、他的。此、這個。往。至、到。是、為。
也--表示疑問的語氣。表示感嘆的語氣。用來引起下文。數事並舉而論時用。置於句中,以調整音節語氣。表示或者﹑還是。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語氣。
而--我。至、到。能、可以。之、的。以。才、始。猶。和、與。並且。則、就。如、若。因而、所以。然而、但是、卻。轉折之意。尚且。用於句末,相當於「兮」、「罷了」。用於句首,相當於「豈」、「難道」。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無義。
夫-- 古代稱成年男子為「夫」,後泛稱男子。 泛指一般人。 夫婿。從事某種勞動的人。
則-- 量詞。便、就。表示平列、對待的關係。只、僅。卻﹑而。如果。是﹑乃是。
乎-- 相當於「於」。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嗎」、「呢」。 用於句尾,表示反詰的語氣。 用於句尾,表示召喚的語氣。 用於句尾,表示推測的語氣。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 用於形容詞後,表示讚美的語氣。 表示感歎的語氣,相當於「啊」。
矣-- 表示已然的事。 表示肯定的語氣。 表示將然的事。 表示疑問的語氣;通「乎」。 表示命令的語氣。 表示語句的結束;通「耳」。 表示感嘆的語氣。

2008-02-09 00:33:48 補充:
夫-- 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这,那。(夫:一说作助词。)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source: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377/files/czwywfx/html/article_5304_1.shtml
參考: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140.111.34.46/
2008-02-09 7:52 am
文言文要以上文推下理 ,
我記得好似係lo~
參考: 本人


收錄日期: 2021-04-20 22:03: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08000051KK026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