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tennis

2008-02-08 5:31 am
table tennis

回答 (2)

2008-02-08 6:41 am
✔ 最佳答案
乒乓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它的英語官方名稱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網球」,自1900年開始,因其打擊時發出的聲音“Ping Pong”而又名乒乓球,在中國大陸,亦以「乒乓球」作為它的官方名稱。

歷史
正如它的英語官方名稱那樣,乒乓球由網球(tennis)發展而來。它起源於英國。19世紀末,歐洲網球運動盛行,但由於受到天氣和場地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植到室內,以餐桌為球台,書作球網,用羊皮紙作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第一屆世乒賽譜寫了乒乓球早期運動的歷史新篇章,為今後的世界錦標賽奠定了基礎。從1926年至1939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每年都舉行一次。後由於種種原因,經歷了多次變更。從2003年第47屆世乒賽開始,國際乒聯決定將把單項與團體比賽分開進行。多年的發展也使乒乓球的球拍、比賽用球和規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乒乓球運動於1988年夏季奧運會被首次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在中國,早期的乒乓球運動僅在上海、廣州、北京、天津等少數大城市開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項全民普及的運動,中國隊在世界大賽上也奪得一個又一個的冠軍。乒乓球在中國被譽為“國球”。

簡單規則
當今的世界比賽標準用球是一個具有高彈性的空心塑料球。球直徑40毫米,重2.7克。球台2.74米長,1.525米寬,76釐米高。臺面用高密度纖維板或者類似的加工木料做成,並被塗上了一層低摩擦的專用光滑塗料。 球台被一個高15.25釐米的球網分為兩部分。球員必須配備球拍。球拍由木製球板、海綿、以及橡膠皮組成。比賽的每一分由一方球員發球開始。發球員必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並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後上升不少於16釐米。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台區,然後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台區。然後接球員必須還擊,使球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或觸及球網裝置後,再觸及對方台區。然後雙方球員輪流擊球,如此反覆下去,直到有一方失分。

失分情況:

比賽中:

1.球在本方球台彈跳兩次而未擊球。
2.在球彈到本方球臺上之前就擊球。
3.未能在擊球後使球彈到對方的臺面上。(除非對方在球彈起來之前擊球)
4.連續擊球2次或以上

發球時:

1.發球失誤,未能擊到球或者球下網或者出界
2.發球違例

一方失分,則另一方得分。雙方球員輪換髮球,每人一次發兩球(兩分)。 國際比賽一般採用7局4勝制和5局3勝制。每局11分,先得到11分者贏得1局。每局結束交換場地。特別的,當比賽打至10比10平時,每一球均交換髮球權,同時一方球員必須凈勝對方兩球才能取得這一局的勝利。決勝局中,一方球員先得到5分交換場地

1875
英大學生以軟木球,糕皮紙粘成的球拍在餐桌上玩。當時稱為"弗利姆-弗拉姆"(Flim-Flam)或"高斯馬"(Goosima)。

1890
英人詹姆斯-吉布(Jame-Gibb)從美國帶回賽璐珞球代替軟木球。當時因使用糕皮紙作成的球拍,所以打起來類似"乒乓"的聲音,故又有了乒乓球的別名。

1891
英人Charles-baxter申請了乒乓球專用許可証,號碼為19070號。

1902
英人庫特(Goodea)發明了膠皮顆粒拍。聽說是從銀行得來的靈感。

1902
傳入日本,並命名為"TABLE TENNIS"。

1905
傳入維也納及布達佩斯。

1915
上海中國青年會倡導乒乓球運動。

1916
上海乒乓球聯盟成立。

1926
德國召開世界乒乓球聯合會議,訂定規則,並成立國際乒乓聯盟。

1927
在英國倫敦舉行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因由斯威司林先生捐贈獎盃故又稱為「斯威司林盃」。

1934
在法國舉辦第八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增設女團,由法乒協會長哥比倫先生捐贈獎盃,故又稱為哥比倫盃。

1935
海綿拍問世,球的旋轉、力量、速度大為提昇。

1937
第十一屆世乒賽,女單決賽進行了四個多小時未能分出勝負,後來才將球檯寬度由原來的146.4改為152.5公分。網高也由17.1改為15. 25公分。

1947
我國選手開始使用汽車輪胎皮當作膠皮用。

1952
所謂的「三明治」球拍出現,桌球技術更提昇。

1953
第二屆亞洲盃,我國選手陳寶貝勇奪女單金牌。

1958
第四屆亞洲盃我國女團冠軍。陳寶貝、江彩雲女雙冠軍。

1958
第三屆亞運會,我國李國定先生榮獲男單冠軍。

1959
第二十五屆世桌賽中國人第一個男單冠軍----容國團。

1961
第二十六屆世桌賽,日本選手採用了強烈上旋球,亦即加轉弧圈球。

1961
第二十六屆世桌賽中國人第一個女單冠軍----丘鍾惠。

1963
ITTF規定選手不得穿白色或淺色的衣服。膠皮不得為黃色或橙色。如為單面者,背面必須為原來的木板顏色。不得塗油漆。

1965
規定兩面膠皮必須同一顏色。

1971
出現了高拋發球法。

1975
發明了兩面異質拍(所謂的怪拍)。

1983
中華民國桌球協會正式獲准加入國際桌球總會(I T T F)。

1983
規定兩面必須為明顯的不同顏色。以木板面擊球無效。球員發球若跺腳,即為失分。

1993
修正為兩面必為黑色與鮮紅色。取消發球跺腳失分、及攔擊(volley)兩項規定。

乒乓球起源於英國,相信是由網球發展而來。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一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作球臺,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起"桌上的網球"(Table Tennis)。由於打球時發出「乒乓」的聲音,故將這種運動名為「乒乓」球。

1890年,英國運動員吉布從美國帶回一些作為玩具的賽璐珞球,用於乒乓球運動。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傳到歐洲和亞洲,並蓬勃開展起來。

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ITTF)。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進,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

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種類似網球的橡膠球。經過不斷的發展及改良,現代的乒乓器材變得更多元化,以配合各類不同打法的運動員發揮出他們的最高水平。

在眾多的乒乓球比賽中,最負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起初,各項世界冠軍銜頭幾乎全為來自匈牙利、捷克等東歐國家所囊括。

1950年代起,中國、日本奇兵突起,奪得世界乒乓球領先地位。當中國家隊名將容國團、莊則棟、郭躍華、江嘉良等都多次為我國揚威海外。

近年,由於各國的乒乓球水平都有所提升,中國隊與其他乒乓強國的實力大為拉近,比賽互有勝負,而且更加激烈。相信這對於乒乓球運動的未來發展絕對是一個好現象。
參考: kingkeeco [博士級 1 級]
2008-02-08 7:24 am
乒乓球起源於英國.歐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稱爲"桌上的網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網球發展而來.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爲球臺,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後被追認爲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

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進.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種類似網球的橡膠球,1890年,英國運動員吉布從美國帶回一些作爲玩具的賽璐珞球,用於乒乓球運動.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賽中,最負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起初每年舉行一次,1957年後改爲兩年舉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闆王道午從日本買回10套乒乓球器材.從此,乒乓球運動傳入中國.

國際乒聯2002年球例修訂


國際乒聯已通過下列的修訂球例,除有關40mm的比賽用球於2002年
10月1日開始實施外,其餘新例均於2002年9月1日起執行,詳情如下:

1. 球: 球的直徑為40mm,重2.7g。

2. 阻擋: 對方擊球後,若球正朝著比賽檯面方向移動,在尚未觸及本方檯區,
亦未越其端線前,觸及本方球員或其穿帶的任何物品,稱為「阻擋」。

3. 球拍: 在比賽中,球拍除因意外嚴重損壞致不能作賽,否則不得更換。

4. 球衣: 在球衣的前面及側面最多可以有三個廣告,其總面積不得超過
200cm2(現行160cm2)。

5. 教練: 若一名教練在一個賽事中被逐離場兩次,裁判長有權在餘下的賽事
取消其教練資格。

6 雙打: 在世界錦標賽的雙打項目,兩名球員均必須來自同一屬會。

2002年的世界排名:
001. 王勵勤
002. 薩姆索諾夫
003. 馬 琳
004. 劉國正
005. 孔令輝
006. 蔣澎龍
007. 金澤洙
008. 劉國梁
009. 華德納
010. 希拉格

011. 羅斯科夫
012. 克倫卡
012. 普里莫瑞茲
014. 波 爾
015. 賽 夫
016. 吳尚垠
016. 馬文革
018. 皮爾遜
019. 科貝爾
020. 布拉斯茲克



 

女子

001. 王 楠
002. 張怡寧
003. 柳智惠
004. Boros (CRO)
005. 李 菊
006. Steff (ROM)
007. 孫 晉
008. 陳 靜
009. 金英姬
010. 牛劍鋒

011. 林 菱
012. 楊 影
013. 郭 焱
014. 李 楠
015. 倪夏蓮
016. 李佳薇
017. 白 楊
018. 劉 佳
019. 金茂校
020. 井浚泓

選手介紹:

孔令輝
生日:1975年10月18日
籍貫:黑龍江
現效力俱樂部:黑龍江三精俱樂部
身高:1.74米
初始打球:6歲
技術打法:右手橫握球拍 弧圈結合快攻
球拍底板:蝴蝶
海綿膠皮:正手-蝴蝶 Tackifire 2.1,反手-蝴蝶 Tackifire

打球經歷:1986年進省市隊 1991年進國家隊

 

劉國梁
姓名:劉國梁
生日:1976年1月10日
籍貫:河南
現效力俱樂部:八一工商銀行俱樂部
身高:1.68米
初始打球:6歲
技術打法:右手直板快攻
球拍底板:斯底卡
海綿膠皮:正手TSP 反手斯底卡
打球經歷:1986年進省市隊 1991年進國家隊

 

王楠
姓名:王楠
生日:1978年10月23日
籍貫:遼寧撫順
現效力俱樂部:遼寧本鋼騰達
身高:1.62米
初始打球:7歲
技術打法:左手橫拍弧圈結合快攻
球拍底板:阿瓦拉
海綿膠皮:正手-天津729 反手-天津729
打球經歷:1991年省市隊 1993年進國家隊

 

李菊

姓名:李菊
生日:1976年1月22日
籍貫:江蘇
現效力俱樂部:江蘇無錫山禾俱樂部
身高:1.65米
初始打球:7歲
技術打法:右手橫板弧圈
球拍底板:蝴蝶
海綿膠皮:蝴蝶
打球經歷:1990年進省市隊 1992年進國家隊

握拍法: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橫拍握法两種,不同的握法各有其優點,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打法。

  一、 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點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線球時,拍面變化不大,對手難以判斷。

  二、 橫拍握拍法 橫拍握拍法的特點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握法變化小,反手攻球容易發力也以便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擊球時,需變換擊球拍面,攻斜、直線時調節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識破。

 (一) 無論哪種握法,握拍都不應過緊或過鬆。過緊會使手腕僵硬,影響發力時的手腕種作,過鬆則影響擊球力量和擊球的准確性。

 (二) 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構成的鉗形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免影響手腕動作的靈活性。

 (三) 在變換擊球的拍面、調節拍面角度時,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四) 不應經常變化握拍方法,否則會影響打法類型及風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學者,更應注意。


收錄日期: 2021-05-03 12:05: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07000051KK020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