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東漢外戚、宦官交替擅權之原因:
東漢中葉以後,外戚宦官交替擅權,互相傾軋,原因有以下數端:
光武帝時,事歸台閣,相權遭受削弱,伏下宦官及外戚日後擅權之機。
和帝以後,君主多幼即位,母后臨朝,援引外戚輔政。
及君主年長,即任用宦官打擊外戚,奪回政權。
及另一幼主嗣位,新外戚又隨之掌政;外戚宦官遂交替擅權。
東漢黨錮之禍的背景:
東漢戚宦相爭,先後出現了兩次黨錮之禍,對漢室政權打擊尤大,黨錮之禍發生的原因有下列各端:
東漢自光武帝獎勵氣節,士人多能敢言直諫。
東漢末年,宦官勢盛,朝政日非,為「清議」所不容。
外戚與宦官相爭,外戚多爭取太學生之聲援,及外戚失敗,遂成為士人與宦官間之衝突,黨錮之禍由此而起。
經過:
第一次:
東漢桓帝時,宦官黨羽遍布州郡,荼毒人民;當時京師太學生三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與朝臣李膺、陳蕃等結合,主持清議,批評朝政,攻擊宦官。
宦官使人上書告李膺專養太學游士,共為朋黨,誹議朝政。桓帝下詔捕李膺等二百餘人入獄,並罷黜陳蕃,後雖赦歸故里,乃禁錮終身。
第二次:
東漢靈帝繼位,實太后臨朝,由竇武、陳蕃共同輔政,謀誅宦官。
事為宦官曹節所聞,乃先發制人,誣稱竇武、陳蕃陰謀廢立,矯詔殺之。竇、陳之門生故吏皆免官禁錮。
翌年,宦官復羅織罪名、搜捕黨人,李膺、杜密等被殺、監禁、流徙者達六、七百人,連親屬、門生、故舊也一律免官禁錮。
黨錮之禍影響:
東漢兩次黨錮之禍對東漢政治、社會影響尤大,現就其影響分述如下:
兩次黨錮之禍後,朝政盡入宦官之手,各州郡遭受荼毒,民生困苦,遂引致黃巾之亂。
由於黨錮之禍,正直之士飽受摧殘,形成人才凋零,政治日趨腐敗。
黨錮之禍摧殘士風,士人不復重視名教,引致魏?南北朝士風墮落,開啟魏晉清談之風。
總言之,外戚與宦官爭權,使政治日益腐敗,民不聊生,終引發黃巾之亂,為平亂賦予地方軍政大權,造成州牧割據之局面,東漢遂覆亡。
東漢的政治自明、章以後,因外戚、宦官之爭,日益黑暗。一些士大夫對此痛心疾首。他們對於宦官的專橫尤其痛恨,並時加抨擊。宦官見自己的「尾巴」被踏,乃對士大夫作出反噬,遂釀成「黨錮之禍」。
東漢的「黨錮之禍」,是指專權的宦官藉皇帝之力,將反對他們的士大夫和太學生誣告為「黨人」而加以禁錮。大規模的「黨錮之禍」共有兩次,分別發生在桓帝、靈帝時。公元166年,朝臣李膺、陳蕃和太學生郭泰、賈彪等聯合,猛烈抨擊宦官亂政。操縱桓帝的宦官就矯詔以「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的罪名,把李膺等二百多名「黨人」關進監牢,後來雖赦歸故里,卻禁錮終身,不准為官。靈帝即位後,外戚竇武專政,起用「黨人」,並與太傅陳蕃合謀誅滅宦官。結果事洩,竇武、陳蕃被害,宦官再次大肆捕殺「黨人」,被囚監、殺戮及流放的達六、七百人,並且株連及五族、師生,全部免官禁錮。其波及之廣、殘害之深,比第一次「黨錮之禍」更厲害。
「黨錮之禍」在東漢後期的朝野間造成很大的震動。它使賢良忠義之士多受株連、慘遭迫害。士人目睹黨禍之慘烈,為之寒心,便不問政治,明哲保身。
如果說戚宦之爭是東漢政治的傷口,黨錮之禍則是在這個傷口上剜上一刀,使這個傷口更傷、更痛,把東漢進一步推上死亡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