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慈禧太后

2008-02-06 6:39 am
任何關於慈禧太后的資料都得
最多資料者有五分!!!!!!

回答 (5)

2008-02-06 7:03 am
✔ 最佳答案
慈禧太后---孝欽顯皇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咸豐二年(1852年)五月入宮,封蘭貴人,居儲秀宮。咸豐四年(1854年)晉封為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生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咸豐七年(1857年)又晉封為懿貴妃。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咸豐皇帝攜皇后鈕祜祿氏、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及皇子載淳等逃往熱河行宮。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皇帝病重。下詔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贊襄政務,稱「贊襄政務王大臣」。分別賜與皇后鈕祜祿氏及皇太子載淳「同道堂」、「御賞」璽,作為即位后下達聖諭的符信。
  咸豐皇帝病死熱河,載垣等八大臣輔政熱河行宮「煙波致爽」殿,載淳即位,改明年為祺祥元年。十月,又改明年為同治元年。皇后鈕祜祿氏晉封皇太后,稱母后皇太后,上徽號慈安;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以載淳生母身份晉封皇太后,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
慈禧太后為獨攬朝政大權,視載垣、端華、肅順等贊襄政務王大臣為敵,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北京政變,廢除了八大臣,授奕訢為議政王,慈安、慈禧開始垂簾聽政。因此年為農曆辛酉年,史稱「辛酉政變」。自此,慈禧大權在握,直至1908年死去,統治中國長達48年之久。
慈禧統治時期,朝內依靠親信,地方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等;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對外勾結外國侵略勢力,出賣中國主權,以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政權。同治十三年(1874年)底,同治帝載淳死于養心殿平安室,皇后阿魯特氏,因慈禧太后待之甚虐,亦吞金而死。同治帝無子,慈禧立醇親王奕 之子(即慈禧胞妹之子)載湉為皇帝,兩太后再次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慈禧獨攬大權。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慈禧以越事失機之由開去恭親王奕訢一切差使,撤去親王雙俸,僅保留世襲罔替親王。同時罷黜五軍機大臣,安排自己的親信進入軍機處及內閣。從此,清朝廷成了慈禧太后的獨家天下。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又正值慈禧太后六十歲生日,慈禧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致使戰敗,割地賠款。光緒皇帝親政,支持康梁變法。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复垂簾于便殿訓政」。囚光緒帝于瀛台,殺譚嗣同等六人于菜市口,取消一切新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俄、美、英、法、日、德、意、奧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佔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等逃往西安。《辛丑條約》簽訂后回到北京。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為抵制革命,慈禧太后又進行了假立憲,為期九年。但此時已74歲的慈禧太后,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在光緒帝含恨死于瀛台的次日,也死于西苑儀鸞殿。
謚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葬河北遵化定東陵。
2008-02-12 4:54 am
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滿洲鑲黃旗人;清文宗之貴妃,清穆宗之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訓政,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西太后」、「那拉太后」等稱之者;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死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慈禧太后出身葉赫部(今四平附近);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員。玉牒(皇族家譜)呼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有姓無名。 乳名那拉氏,故稱葉赫那拉,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故得「慈禧太后」之稱謂。清文宗駕崩於避暑山莊後,治喪期間,大行皇帝皇后「母後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聖母皇太后」分住煙波致爽殿之東、西暖閣,故得「西太后」之稱謂。

由於在其統治期間,中國內憂外患不斷,加上傳統對於女性執政的偏見,過去對慈禧皇太后的評價幾乎是完全負面的。近來,史學界逐漸開始有人從歷史條件侷限的觀點,對慈禧當政提出較為公平的評價。但她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負面人物。



1852年5月,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
1854年,晉懿嬪。(清制後宮地位共分九級,依序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宮女)
1856年,生皇子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當日晉懿妃。
1857年,晉懿貴妃。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咸豐皇帝率後妃宗室重臣等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與聯軍議和。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皇子載淳繼位,以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八月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殺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奪權。
1862年,同治皇帝對聖母皇太后晉徽號「慈禧」。
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因其無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光緒皇帝親政;甲午戰爭,中國戰敗。
1898年,因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皇太后與守舊派大臣恐影響其勢力,聯合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
1900年,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致列強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後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兩宮回鑾;皇太后及皇帝下詔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後四天,皇太后於11月15日下午五時病逝;大行皇帝無嗣,由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位(即後來的宣統皇帝)。





正面評價
慈禧皇太后是帝制時代中國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聰明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清廷的絕對權威。

慈禧皇太后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為因應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能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內部反抗勢力,在帝國體制下維繫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並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

在庚子年一場大禍之後,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其中熒熒大者包括:官制改定、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立憲準備。社會改革方面,顯著者有:廢除滿漢不通婚禁令,禁止婦女纏足等。

總結慈禧執政48年中,對於政務掌握相當嚴格,即使在病中亦然。在她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一直勉力維繫並且牢牢掌控著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中國因得免於陷入割據亂局。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並無家人能幹涉朝政。相對當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歪風,慈禧於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負面評價
個人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慈禧太后素有殘忍和狡詐之名。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甫成為皇太后的葉赫納拉氏,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皇帝,以及繼位皇帝光緒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極為高壓嚴峻。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並成功阻止法軍登陸台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慈禧皇太后的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允稱導致甲午戰爭戰敗的原因之一。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秩大壽,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貴族心態。

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因其本身的保守心態及攬權私欲,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終於,帝後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後黨政變成功。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嘎然中止;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皇太后排斥維新改革,並寵信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載漪之子溥俊因而被立為大阿哥, 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後。順此,朝中形勢乃 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仇外起家的「義和拳」 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京畿,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但出於本身對於外人 反感的心理,且認為「民氣可用」,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終於釀成拳民殘殺「教民」、攻擊外人、殺死德日外交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殘殺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並率爾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入京,禍及華北多省,帝後西狩,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俄軍隊長駐滿洲的局面,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帝國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均以個人權位為重,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
參考: me
2008-02-12 12:42 am
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葉赫那拉氏,名杏貞,滿洲鑲黃旗人;清文宗咸豐之貴妃,清穆宗同治之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訓政,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西太后」、「那拉太后」等稱之者;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死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慈禧太后出身葉赫部(今四平附近),那拉氏,父惠征,吏部筆帖式,曾任安徽徽寧池廣太道道員等。玉牒(皇族家譜)呼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故得「慈禧太后」之稱謂。清文宗駕崩於避暑山莊後,治喪期間,大行皇帝皇后「母后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聖母皇太后」分住煙波致爽殿之東、西暖閣,故得「西太后」之稱謂。

由於在其統治期間,中國內憂外患不斷,加上傳統對於女性執政的偏見,過去對慈禧皇太后的評價幾乎是完全負面的。近來,史學界逐漸開始有人從歷史條件侷限的觀點,對慈禧當政提出較為公平的評價。但她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負面人物。

大事記

* 1852年5月,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
* 1854年,晉懿嬪。(清制後宮地位共分九級,依序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宮女)
* 1856年,生皇子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當日晉懿妃。
* 1857年,晉懿貴妃。
*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咸豐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與聯軍議和。
*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皇子載淳繼位,以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八月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殺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奪權。
* 1862年,同治皇帝對聖母皇太后晉徽號「慈禧」。
* 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因其無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光緒皇帝親政;甲午戰爭,中國戰敗。
* 1898年,因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皇太后與守舊派大臣恐影響其勢力,聯合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
* 1900年,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致列強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后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
*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兩宮回鑾;皇太后及皇帝下詔罪己、行庚子新政。
* 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後一天,皇太后於11月15日下午五時病逝;大行皇帝無嗣,由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位(即後來的宣統皇帝)。

慈禧太后出殡
慈禧太后出殯

* 註:按東定陵神牌上記載,皇太后葉赫納拉氏生前死後得到的尊號全稱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共25字,為清代皇后中之最。
* 1928年,軍閥孫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了金碧輝煌,極盡奢華的慈禧定東陵。
2008-02-08 3:12 am
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 (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姓葉赫那拉氏,諱名杏貞[1]。滿洲鑲藍旗人;清文宗咸豐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為期僅次於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西太后」、「那拉太后」等稱之者;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死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慈禧太后出身葉赫部(今四平附近),那拉氏,父惠徵,吏部筆帖式,曾任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等。玉牒(皇族家譜)呼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徵之女」。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故得「慈禧太后」之稱謂。清文宗駕崩於避暑山庄後,治喪期間,大行皇帝皇后「母后皇太后」以及新皇帝生母「聖母皇太后」分住煙波致爽殿之東、西暖閣,故得「西太后」之稱謂。
由於在其48年的統治期間,中國內憂外患不斷,加上傳統對於女性執政的負面意見,過去對慈禧皇太后的評價幾乎是完全負面的。近來,史學界逐漸開始有人從歷史條件侷限的觀點,對慈禧當政提出多元化的評價。但她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依然是一位負面人物。





目錄

1 大事記
2 正面評價
3 負面評價

3.1 甲午戰敗之源
3.2 阻礙變法維新
3.3 辛丑和約之源
3.4 懸案:光緒之死
4 傳說軼事

4.1 滅國傳說
4.2 情感傳言
5 多媒體資料

5.1 照片
5.2 畫像
6 注釋
7 參考書目



大事記

1852年5月,選秀入宮,賜號懿貴人(但經常被稱作為蘭貴人)。
1854年,晉懿嬪。(清制後宮地位共分九級,依序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宮女)
1856年,生皇子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當日晉懿妃。
1857年,晉懿貴妃。
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咸豐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與聯軍議和。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皇子載淳繼位,以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八月,在恭親王奕訢支持下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殺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奪權。
1862年,同治皇帝對聖母皇太后晉徽號「慈禧」。
1865年,罷議政王奕訢職務,遭洋人、宗室、大臣疑問,旋又復職,但是對奕訢開始有所戒備。
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因其無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繼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1888年,光緒帝大婚,翌年親政;慈禧繼續「訓政」。
1894年,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致使在甲午戰爭戰敗。
1898年,因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皇太后與守舊派大臣恐影響其勢力,聯合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
1900年,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致列強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后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兩宮回鑾;皇太后及皇帝下詔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後一天,皇太后於11月15日下午五時病逝,後葬於定東陵;大行皇帝無嗣,由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位(即後來的宣統皇帝)。



按定東陵神牌上記載,皇太后葉赫納拉氏生前死後得到的諡號全稱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諡字23字,連皇后共25字,諡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及孝德與孝貞兩位正宮皇后,為清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軍閥孫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了金碧輝煌,極盡奢華的慈禧定東陵,並盜挖慈禧臨終時口含大如雞蛋夜明珠一粒(夜明珠在宮內是太監裝飾品)。

溥儀在回憶錄裡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盜事,並改餽贈給某位民初權貴夫人(宋美齡),讓他耿耿於懷。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f/The_Ci-Xi_Imperial_Dowager_Empress_%289.1%29.PNG/250px-The_Ci-Xi_Imperial_Dowager_Empress_%289.1%29.PNG


在位
1851年9月~1861年8月22日為咸豐帝的嬪妃與皇后的身份,之後為皇太后的身份直至1908年11月15日

頭銜
西太后
那拉太后
聖母皇太后

出生
1835年11月29日

去世
1908年11月15日

配偶
咸豐帝

子女
同治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5%88%E7%A6%A7%E5%A4%AA%E5%90%8E&variant=zh-tw
2008-02-06 7:09 am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f/The_Ci-Xi_Imperial_Dowager_Empress_%289.1%29.PNG/250px-The_Ci-Xi_Imperial_Dowager_Empress_%289.1%29.PNG


在位
1851年9月~1861年8月22日為咸豐帝的嬪妃與皇后的身份,之後為皇太后的身份直至1908年11月15日

头衔
西太后
那拉太后
聖母皇太后

出生
1835年11月29日

去世
1908年11月15日

配偶
咸豐帝

子女
同治帝
參考: 维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4 19:59: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05000051KK039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