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John F. Kennedy - January 20th 1961
呢句野既成功, 在於當時美國文化,民族,經濟的不穩, 對外敵的恐懼, 和甘乃迪的風采.
1)時代背境, 人心趨向.
冷戰 ----- 二戰後, 共產主義漫延. 中, 蘇, 東歐, 南美……以基督信仰和資本主義為中心價值的美國, 自然感到恐懼. 美鈔上的是教會標誌, 上面印的是in god we trust. 行的是中間剝削. 而共產是無神的不計手法階級鬥爭. 目的是解放全球受剝削者. 是全球……故冷戰出現, 成為個隨時爆的炸旦. 美國人感到恐懼是必然的. 而美國本土亦出現左派學生組織. 黑人民權份子活躍.
思潮 ----- 戰後美國出現極大思潮. 出現影響後世非常深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反傳統, 甚或離經背道. 這對原以不安和保守的美國人來說, 亦是個令人更不安的衝激.
經濟 ----- 大選年亦出現了經濟萎縮.
面對各種憂慮, 美國人大部份願望的, 是個民族融和, 強大團結穩定, 能保衛既有價值, 能保護本身安全的美國.
2) 甘迺迪的風采.
甘乃迪本身有領袖魅力. 以五十以下的年輕, 天主教的信仰, (之前只有一個天主教徒能當選總統. ) 靠民主黨領導的原不太強的支持, 而仍能當選. 可顯其能力. 他的演講天份, 堅定和風度, 年青能幹, 來自民主黨, 加上美滿家庭 ( 當然, 中間有大話 )……像完人一般去回應大部美國人對未來的期望.
甘迺迪家族和本人, 有支持麥卡錫主義的記錄. (反共「十字軍運動」)
當年1954年12月2日,參議院以67:22的表決結果通過了譴責麥卡錫破壞參議院規則。而在民主黨中惟一一個沒有投票反對麥卡錫的是約翰·甘迺迪。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句子本身便包含效忠國家和團結的要求. 呼喚已整裝待發的國家主義. 回應人民的恐懼和希望……團結!反共!
再看看甘迺迪之後的實際行動:
1)源於與蘇聯冷戰的壓力, 開展太陽神計劃 (1961-1972)
2)由向西貢政府提供經濟及軍事援助, 而變為直接參與越戰 (1961~1975)
3)策動古巴反政府武裝佔領古巴之吉隆Giron灘,企圖推翻左派政府。
4)美國與各拉丁美洲國家簽訂《爭取進步同盟憲章》,推出一項名為「爭取進步同盟」的計劃,由美國向拉丁美洲各國提供各種援助,以防止共產主義在拉丁美洲蔓延。
就是以反共達到國家安全. 並以反共來團結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