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既主旨and段旨

2008-02-06 12:39 am
如題
20分

回答 (3)

2008-02-06 12:51 am
✔ 最佳答案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非常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人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裏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裏,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爲,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寶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於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麽人呢?對於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陸、陶淵明愛菊:

陶淵明特別愛菊花,他的詩中提到菊的很多。如(飲酒)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飲酒)之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又(九日閑居)詩序云:「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即餐菊),寄懷於言。」,其詩有云:「酒能袪百慮,菊解制頹齡。」;(和郭主簿)之二:「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本傳中也說他「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

 


柒、世人盛愛牡丹:

牡丹花非常艷麗,給人雍容華貴的感覺,世人視為「富貴」的象徵。古人寫牡丹的作品很多。如(群芳譜)曰:「唐宋時,洛陽之花為天下冠,故牡丹竟名洛陽花。」;白居易(買花)詩:「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又新樂府(牡丹芳):「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劉禹錫(賞牡丹):「庭中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皮日休詩:「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裴潾(長安牡丹)詩:「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新開紫 牡丹。」;宋歐陽修除作詩歌詠牡丹之外,又作(牡丹序)云:「花至牡丹則不名,直曰花。謂天下真花獨牡丹耳。」

 作者認為菊花是花中「隱士」,是因為:

(1) 菊花的顏色不鮮豔,而且在百花凋謝後才開放,不爭妍鬥麗。

(2) 菊花能抗寒霜,表現出節操。

愛菊代表品行清高,不問世事的隱士;愛蓮代表出淤泥而不染、不慕榮華、不求名利、恬靜寡慾、耿介孤高的君子;愛牡丹代表貪慕榮華富貴的社會大眾

作者選擇這兩種花作為襯托,因為這三種花所代表的人物,對「俗世」有不同的態度。菊花代表隱逸者,對「俗世」採取隔絕的態度;牡丹花代表富貴者,對「俗世」採取隨波逐流的態度;而蓮花代表君子,對「俗世」並不取離棄的態度,也不會隨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而能在「俗世」中保持高尚的情操。用這兩種各趨極端的花,正好襯托出蓮花(君子)的特質。
2008-02-06 1:53 am
主旨:
通過對蓮花的外形和生長習性的歌頌,說明蓮花是君子之花的理由,藉此以端品潔行自勉,並對重財而輕德的世風表達深沉的慨歎。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文:
文章先寫陶淵明愛菊和世人盛愛牡丹兩種情況,作為一正一反的襯托,然後才從容不迫地說出自己之 所以喜愛蓮花的原因,表面描寫蓮花的外形和生長特性,暗示當時的人注重權貴而不重視品德。


原文: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譯文:
作者巧妙地把借花喻人的用意點了出來,讚頌了像蓮花那樣的君子的高尚志節,而對追求富貴的世俗思想加以諷刺。
參考: 全部自己打
2008-02-06 12:50 am
<愛蓮說 >   作者:周敦頤   文體:論說文 

主旨:本文借蓮花表現自己不慕榮華、不求名利和耿介高尚的品格,
   同時諷刺社會上追求功名富貴的庸俗之輩。


收錄日期: 2021-04-12 01:44: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05000051KK022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