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李白 (公元七零一至七六二年)盛唐的最主要代表之一,一生中最菁華的歲月是在唐玄宗統治下度過的。從傳世的第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720以前)到最後一首《臨路(終)歌》(762),他的創作活動延續了四十多年,內容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封建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
李白的生平和他的詩歌,大致可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一、出蜀以前(701-725年)
二、循江東遊到離開安陸(725-735年)
三、移家東魯到離南陵入長安(736-742年)
四、在長安(742-744年)
五、離開長安到長流夜郎(745-757年)
六、巫山遇赦到病逝當塗(758-762年)
一、出蜀以前(701-725年)
李白出身豪商,自幼生長在今四川江油縣附近,舊彰明縣青蓮鄉。出峽前遊過成都和峨眉。下面所選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表明他思想上很早已有道家的烙印。
二、循江東遊到離開安陸(725-735年)
李白二十五歲出蜀,目的就是訪道、求友和遊覽山水。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夫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方之志,乃仗去國,辭親遠遊」,是很有抱負的。他離開長江三峽東下,經荊門、江夏、到潯陽登廬山;訪金陵,遊揚州,浪跡吳、會之間;再回舟上,由江夏泝漢水,過襄樊,走臨汝,其間曾與孟浩然相遇;又從臨汝到安陸(公元727年),娶故相許圉師孫女,開始“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的生活。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秋,曾應友人元之演之邀,同遊太原祠。次年春天返返安陸不久,就移家東魯。下面所選《江夏行》,抒寫他對平民如商人婦的同情;而《淮南臥病書懷寄南中趙蕤》可以找出他的縱橫家思想根源。
三、移家東魯到離南陵入長安(736-742年)
李白從安陸移居山東,在任城安家。又隱居徂徠山,與孔巢父等五人時時酣飲,號稱竹谿六逸。其間曾回漢、襄一次,並且北遊東都、南陽,返東魯不久,又南下吳越,遇到道士吳筠。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在南陵奉召入長安。下面所選《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可見他有信心從正道入仕;《南陵別兒童入京》更活現了奉召入京時的高與若狂,也反映了他對功名富貴的熱衷。
四、在長安(742-744年)
李白隨同道士吳筠到長安,又因玉真公主、賀知章等人的推薦,經唐玄宗親自召見,任為翰林供奉,以“布衣侍丹墀”,而沒有正式的官職。他以經世王佐之才自命,玄宗則以文學侍從看待,常常被召喚去做一些所謂“應制”之作。對這樣的遭遇,看來他並不滿意,再加縱酒狂放,目中無人,就難免開罪於一些小人,如高力士等,終於蒙讒出京。春風得意,不啻曇花一現。可惜長安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他在這裡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聞,對當時日趨朽沒落的朝政有了感性認識,他搜羅了大量的詩歌素材,豐富和充實了作品的內容。下面所選《古風第二十四首》─《大車揚飛塵》明目張膽地譏刺時政;《天馬歌》是以馬自喻,悲歎未遇知人的明主。而《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表明長安的十丈紅塵,沒能使他放棄對神仙的嚮往。
五、離開長安到長流夜郎(745-757年)
李白離開長安以後,漫遊南北,他從梁宋、齊魯而幽燕,又多次來往會稽、金陵、宜城之間。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在此初期,他和杜甫結下了不朽的友誼,兩人又一起和高適,李邑等詩人和大書法家登山臨水,詩酒往還。安祿山亂起,他正在宣城,此後輾轉溧陽、剡中,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避居廬山屏風,碰上永王璘過潯陽,相邀參加幕府。次年,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永王違抗肅宗的詔命東巡,兵敗丹陽,他受到牽累,下潯陽獄,定罪長流夜郎;以五十七歲的垂暮之年,拋別妻子,獨冒洞庭三峽的險惡風濤,登上生死莫卜的漫長道路。這一階段,李白的生活經驗最豐富,傳世詩歌也最多。下面所選的《將進酒》及《宣城見杜鵑花》反映了他對國事的關心,朝政的不滿,兩次進取功名失敗的懊惱,以及對家人、好友、山水、神仙的瞥戀。
六、巫山遇赦到病逝當塗(758-762年)
李白長流夜郎,行至巫山,遇赦東還,在江夏、巴陵、衡陽、零陵一帶稍事盤桓,就回到潯陽。以後又重遊金陵,來往宣城,歷陽等地。臨卒前一年,李光弼東鎮臨准,抗拒史朝義,他聞訊請纓,還想為國效力,不幸中途因病折回,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在當塗令李陽冰任所逝世,享年六十二歲。這一階段李白漸入淒涼老病的晚境,然而他的詩情酒興,還是不減當年。下面所選的《江夏別宋之悌》反映了暮年李白對國家無奈之情。 (右圖為李白手跡)
縱觀李白一生和傳世之作,可知他的思想主流是道家兼縱橫家,也摻雜了儒家的影響。他景慕傅說、呂尚、范蠡、魯連、張良、謝安等所謂“安邦定國”的大人物,也企羡專諸、侯嬴、荊軻等刺客、遊俠者流。他頗有一濟蒼生的宏願而未能牛刀小試,固然是客觀的社會條件限制了他,也是他自己主觀的性格感情限制了他。他熱愛袓國人民,痛恨邪惡奸偽的性格是不用懷疑的。
史家劃分四個唐朝時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
1.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侄孫.初唐四傑;
2.楊炯(公元650年-692年),隋朝宗室.初唐四傑;
3.盧照鄰(約632年-約695年),字升之,號幽憂子.東漢末名臣盧植後裔.初唐四傑;
4.駱賓王(640年-684年),字觀光.三國時孫吳大臣駱統後裔.初唐四傑;
5.王績,字無功,號東皋子,(585-644);
6.上官儀(約608年-664年);
7.王梵志(?—約670年),詩僧,原名梵天,唐初白話詩人;
8.陳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詩革新的先驅者;
9.崔融(653年-706年),字安成,「文章四友」;
10.杜審言(約645年-708年),字必簡,杜甫的祖父.「文章四友」;
11.李嶠,(645年-714年),字巨山.晚年被尊為「文章宿老」.「文章四友」;
12.蘇味道(648年-705年),「文章四友」;
13.上官婉兒(664年-710年),上官儀孫女;
14.宋之問(約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連.唐朝著名詩人.劉希夷的舅舅;
15.劉希夷(651年-679年),字延芝,一說名庭芝.宋之問之侄;
16.沈佺期(656或約650年-713或714或716年),字雲卿,唐朝著名詩人.與宋之問在文學上並稱「沈宋」;
17.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世稱虞永興.唐朝政治人物,文學家,詩人,書法家.唐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三國時孫吳名臣虞翻同族後裔.
盛唐:
18.岑參(715年-770年);
19.高適(706年-765年),字達夫;
20.崔顥(約704年-754年);
21.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朝現實主義詩人.西晉時滅孫吳大將杜預後裔.唐初詩人杜審言之孫.有「詩聖」,「詩史」之稱.世稱杜拾遺,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
22.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世稱「詩佛」,「王右丞」;
23.李頎(690年-751年);
24.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合稱「李杜」.
25.孟浩然(689年或691年-740年),唐代著名的詩人.字浩然,本名浩,世稱「孟襄陽」.孟浩然的詩與王維齊名,並稱「王孟」;
26.裴耀卿(681年-743年),字煥之;
27.張九齡(678年—740年),字子壽,唐代著名詩人,宰相.人稱「張曲江」;
28.張若虛(660年-約720年),「吳中四士」;
29.賀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號石窗,晚年號「四明狂客」.「吳中四士」;
30.張旭(658年-747年),字伯高,世稱「張長史」.「吳中四士」;
31.王昌齡(698年—756年),字少伯,世稱王江寧,王龍標.有「詩家天子」(或「詩家夫子」)的美譽;
32.王之渙(688年-742年),字季凌.
中唐:
33.李端(743年左右-782年左右),字正已,自號衡岳幽人.大曆十才子;
34.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世稱盧戶部.大曆十才子;
35.司空曙(約720年—約790年),字文明.大曆十才子;
36.錢起(710年-782年),字仲文.大曆十才子;
37.劉長卿(約709年-780年),字文房;
38.徐浩(703年——782年),字季海,唐宰相張九齡的外甥;
39.江採蘋(710年-756年),唐玄宗早期寵妃,女詩人.
晚唐:
40.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樊南生.唐朝遠房宗室.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41.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號樊川,世稱杜紫微.唐朝著名宰相杜佑之孫,與杜甫同為西晉名將杜預後裔........
還有好多好多,不再一一列舉出來.其實除了唐朝外,之後朝代(宋,明,清)都有詩人(如宋朝梅堯臣,清朝江湜等),當然他們的成就是超越不到唐朝的詩人.
參考: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