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蒲松齡幾歲開始作聊齋誌異呢★

2008-02-05 11:46 pm
十萬火急♂!!快呀!!thx♀唔該!!唔該

幫下手!!!㊣thx!!◇

回答 (3)

2008-02-06 12:10 am
✔ 最佳答案
正確的是間是沒有的, 但以下內容可作參考:
蒲松齡是山東淄川人。淄川離齊國故都臨淄數十裏,有很多優美的民間傳說。蒲松齡5歲的時候,改朝換代。滿清入關,在揚州屠城,在山東鎮壓農民起義,也産生了很多稀奇事,這些都影響到《聊齋志異》。蒲松齡大概在分家以後,做私塾教師時,就開始寫《聊齋志異》。他的好朋友張笃慶發現蒲松齡因爲寫《聊齋志異》影響到考舉人,就寫了一首詩勸他:“聊齋且莫競談空”,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麽奇聞轶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裏頭。
關于《聊齋志異》大家可能聽過傳得很廣的一個說法,說蒲松齡爲了寫《聊齋志異》,在他的家鄉柳泉旁邊擺茶攤,請過路人講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齋志異》。這個說法是《三借廬筆談》說的,魯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對,不會是這樣一回事。我們現在琢磨一下,蒲松齡窮到那種程度,45年在外邊當私塾老師,家裏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怎麽有閑空優哉遊哉擺上茶,擺上煙,你給我講故事,我寫小說?不可能。但是蒲松齡不管聽到什麽人說,聽到什麽稀奇的事,他都收集來寫小說,這是肯定的。他還有一個取材途徑,就是到古人的書裏邊找素材。《聊齋志異》裏大概有一百篇小說,都是改寫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時候記得非常簡單。比如說,在六朝小說和唐傳奇當中,記了三個小故事,叫《紙月》、《取月》、《留月》。紙月就是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另一個人取月,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裏,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第三個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裏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都很簡單,一百來個字,幾十個字。蒲松齡拿來寫了《勞山道士》。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齋故事。
我們再看蒲松齡的感情經曆是個什麽樣。蒲松齡的妻子非常賢惠,賢惠到什麽程度呢?蒲松齡外出給人當家庭教師的時候,他妻子在家裏上養老,下育小,住在荒涼的農場老屋裏面。夜裏狼都可能跑到院子裏,她就整夜不睡覺在那兒紡線,如果有一點好吃的,給蒲松齡留著,有時留的時間長了,都壞了。這麽好的一個妻子,但是個柴米油鹽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齡的專家就發現一個線索,說蒲松齡有第二夫人,什麽根據呢?蒲松齡文集裏有一篇《陳淑卿小像題辭》,這篇文章是說:文章的作者和陳淑卿自由戀愛,父母不同意,最後兩個人私奔了,然後是個悲劇。但是很快就有專家又考證出來了,陳淑卿是蒲松齡從南方歸來在淄川豐泉鄉王家坐館給一個叫王敏入的人代寫的文章,這樣一來蒲松齡的所謂第二夫人不複存在了。大家就要問了,那他爲什麽能夠寫這麽多這麽優美的愛情故事?台灣著名作家林語堂曾經推測過。我也推測過,我是這樣推測的:蒲松齡白天教完了學生,晚上自己坐在那個荒涼的書齋裏,外面是月色朦胧,樹葉在那兒嘩啦嘩啦響,遠處傳來狐狸的叫聲,那個時候狐狸很多。這時候蒲松齡就很容易産生幻想了。他就想象有一個書生,就和他一樣,是一個很窮困很不得志的,但是又很有才華,情感很豐富的書生,坐在一個荒齋裏面,這個時候有個美女推門而入。你在這兒讀書嗎?我和你一塊讀書,我和你一塊寫詩、填詞,我跟你下圍棋,我安慰你這個貧困、寂寞當中的書生,你需要功名嗎?我幫助你金榜題名。你家裏老婆不是不生孩子嗎?我給你生個傳宗接代的孩子,而且這個女的不需要父母之命,不需要媒妁之言,不要妻子的名分,也不要這個書生的金錢,甚至還倒過來給你錢。在蒲松齡生活的那個社會,男女結合那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這個什麽都不要的,對男人無條件奉獻的女人有嗎?不可能有,她只能是腦子裏想出來的,只能是作者的想象。她是從天上下來的,她是從海底出來的,她是從深山洞府過來的,她甚至是陰曹地府出來的;她可能是小鳥變的,她可能是鮮花變的,甚至可以是書本裏的。書生不是在那兒看書嗎?從書架上搬下一本《漢書》擺在這兒,翻開第八卷,裏邊夾著一個小美人,紗帛剪的,背後寫了四個小字,“天上織女”。突然,這個紗剪的小美人,折腰而起,飄然而下,來給書生當妻子,長得花容月貌,善解人意,跟書生自我介紹,我叫顔如玉,《漢書》出來的顔如玉,這真是“書中自有顔如玉”。
西方理論家弗洛伊德說,“夢是願望的達成”。《聊齋志異》裏面這些花妖狐魅變成的美女就是窮秀才蒲松齡的白日夢。他做這種夢,就是表達那種一廂情願的男性的幻想,窮秀才的幻想。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悲慘世界》的作者,他曾經說過,“想象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雖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但是更要靠他的想象,蒲松齡雖然那樣貧困,那樣不得志,他也寫了和自己生平有關的一些東西,但是他特別善于想象,《聊齋志異》就是一個作家天才的想象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咱們的大作家蒲松齡就這樣苦了一輩子,就這樣在貧困線上掙紮了一輩子,在科舉考試的路上落魄了一輩子,在寫小說的路上奮鬥了一輩子。到了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時,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齋的窗前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蒲松齡窮秀才出將入相飛黃騰達這個夢想終于成爲泡影,而用中國優秀的文化哺育起來的,又成爲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齋志異》光芒四射。曆史是公正的。
2008-02-13 1:04 am
蒲松齡( 1640-1715 ),他出身於一個世代書香的沒落家庭。從小就熱衷功名利祿,但屢試不第,直到七十一歲始成貢生。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畢生的精力傾注在鬼怪故事之中。

蒲松齡自言很喜歡搜集鬼怪事情和聽別人講鬼故事,有空的時候就提筆整理這些鬼故事材料。久而久之,朋友都知道他的喜好,就給他一些鬼怪奇聞,逐漸積聚日多。蒲松齡到50歲時把材料修訂為書,總共九卷四百三十一篇,初名<<鬼狐史>>,之後改稱為聊齋誌異。
參考: 白話 聊齋誌異
2008-02-05 11:59 pm
確定年份 我唔係好知 ,不過我聽人講佢好似死前3至6年寫的



羽毛球之子
參考: 個人意見


收錄日期: 2021-04-13 15:05: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205000051KK0203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